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_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测试题
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对应训练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图一骨稆图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2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A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B春秋时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春秋时畜牧业发达D春秋时农业耕作技术提高4《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说明()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5《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人,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7黄梅戏《天仙配》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8“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80章)描绘的是()A小农经济下的民生状态B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C在奴隶主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D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9《唐六典》中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①当时仍以日中开市②当时的市仍有时间限制③有专人负责管理市场④市与坊分开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衔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12“会子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成之缗,一夫之力克到”。这则材料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反映了南宋时期()A纸币使用广泛B交通发达C商品交易量大D行业利润大14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15《宋史·食货志》载“宋自削平诸国,天下盐利皆归县官,官府通商,随州郡所宜,然亦变革不常,而尤重私贩盐之禁”。这段话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宋代地方政府权利较前代增大B国家重治贩卖私盐C盐业官营,实行垄断经营D宋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8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应是()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人我国并得到推广B大力促进垦荒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贵金属白银已成为普通流通的货币21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22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的历史条件有()①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出现新的社会分工②江浙地区自南宋以来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③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尤其是蚕丝和棉花④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A①③④B②③④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C①②④D①②③23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A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B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C保护本国于工工场D巩固封建统治25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理财的佳话。明清时期晋商的出现,最能说明()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B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C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D商业竞争的加剧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赵国)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三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图三《棉花图·收贩》图四《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材料四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本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善皆本者”。请回答:(1)材料二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请依据这两个材料加以说明(2)请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积极意义(3)依据图三、图四,指出与战国时期相比,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简述促进这些新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4)与吕不韦相比,黄宗羲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简单评价黄宗羲的这一观念27阅读材料和图片材料一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材料二佛山俗善鼓铸,其为镬(锅)……以轻杖敲之如木者良。良以质坚……以其薄而尤滑,既精,工法又熟也。――屈大钧《广东新语》材料三(雍正九年十二月)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准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违者,船户人等照例治罪……嗣后令海关监督详加稽查。一一一《清世宗皇帝实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冶铁的高超技术,简析我国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有何突出变化?(2)据材料二、三,归纳佛山铁器生产的特点?(3)据材料三,分析清政府对铁器出口的政策,并加以评论。(4)上述政策使中国的铁器制造业在鸦片战争后面临怎样的命运?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2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图一战国货币图二北宋的交子图三景德镇的瓷器工场(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特点?这种情况是怎样结束的?(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3)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情况,试简要分析其特点。(4)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阁三所反映的生产方式七彩教育网版教学资源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有什么内在联系?一选择题1C2D3B4A5C6B7B8A9C10D11D12A13C14D15C16D17A18C19B20D21B22D23D24D25B二非选择题26(1)现象:战国时期商业发达。表现:出现许多商业城市,如临淄、邯郸等;货币发展;出现许多大商人,并开始参与政治;经商意识增强,许多人弃文从商。(2)积极意义:商业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商业发展推动民族融合;力量壮大的商人通过买田置地等形式成为新兴地主(增强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3)新现象:农业商品化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有利因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国内市场的扩大等;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一条鞭法的实施。(4)变化:吕不韦认为经商不如从政;黄宗羲认为工商为本。评价:黄宗薯的观点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代表了新兴市民当时社会发展的进步观点。27(1)青铜铸造技术的促进;铁农具推广的需要;用水力鼓风冶铁等技术的进步。变化: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规模大,产量高,技术高超质量好,市场广。(3)反映出闭关自守和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它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对冶铸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和世界隔绝,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中国手工冶铁业走向衰落,因为它无法和外国的机器制造业竞争。28(1)货币不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货币。(2)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北宋时,商业空前繁荣,贸易更加频繁,为了便于交换,纸币产生了。(3)景德镇的制瓷业通过手工工场进行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4)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由金属货币逐渐向纸币演变。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从而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_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