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血压鉴别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继发性高血压:1.肾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等多种肾病引起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很少出现蛋白尿,血尿不明显,肾小球滤过功能仍可长期保持正常或增强,直到最后阶段才有肾小球滤过减低,血肌酐上升。2.肾血管性高血压: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体检时上腹部或背部肋脊部处可闻及杂音,肾动脉彩超、肾动脉CT及MRI检查有助于诊断。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上以长期高血压伴低血钾为特征,亦有部分患者血钾正常。由于电解质代谢障碍,本症可有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烦渴、多尿等症状。4.嗜络细胞瘤:临床典型发作为阵发性高血压伴心动过速,头痛、出汗、面色苍白。发作期间可测定血或尿儿茶酚胺或其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如有显著提高,提示嗜络细胞瘤。5.主动脉狭窄:临床表现为上臂血压增高,而下肢血压不高或降低,主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治疗方案:1.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2.降压药物治疗。基本技术操作:①病人检测血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用咖啡并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②医师将血压计汞柱开关打开,汞柱凸面水平应在零位;③病人可取仰卧位或坐位,肘部和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应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被测上肢(通常为右上肢)裸露、伸开并外展45度;④将血压计袖带缚于上臂:气囊中部应对准肱动脉,袖带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窝横纹2~3cm;⑤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轻压之(体件:不应塞于袖带与上臂之间);⑥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⑦松开气球上的充气旋钮使气囊缓慢放气,同时医师应水平注视缓慢下降的汞柱凸面水平,下降速度以2~4mm/秒为宜,心率缓慢者下降速度应慢;⑧确定血压数值:按柯氏分期法,汞柱下降过程中,当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时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收缩压(第一期),随着汞柱下降,搏动声音逐渐加强(第二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然后声音突然减弱而低沉(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第五期)。声音消失时汞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用同样的方法测血压二次,取两次检查值的平均值为血压值并记录。血压检测完毕,将气囊排气,卷好气袖并平整地放入血压计中。然后使玻璃管中汞柱完全进入水银槽后,关闭汞柱开关和血压计。心律失常1.心房颤动:鉴别诊断: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非自限性。治疗:1.抗凝治疗:房颤患者的栓塞发生率较高,对于合并瓣膜病患者,需应用华法林抗凝,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2.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3.控制心室率。2.心房扑动:介于房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1.药物治疗:减慢心室率包括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洋地黄制剂(地高辛或毛花苷c),转复房扑的药物包括IA(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如房扑患者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时,应用IA或IC类药物容易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此时应用胺碘酮。2.非药物治疗:直流电复律是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射频消融可根治房扑。3.抗凝治疗:同房颤。基本技术操作:心电图机十二导联操作。稳定性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鉴别诊断: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UA):UA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似,但发作的劳力性诱因不如稳定性心绞痛典型,常在休息或较轻微活动下即可诱发,稳定性心绞痛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UA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小时。2.肋间神经痛或肋软骨炎:前者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时局部有牵拉痛。后者肋软骨处有压痛。3.还需与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消化性溃疡等相鉴别。治疗:发作:1.休息2.药物治疗: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缓解期治疗:1.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①β受体拮抗剂②硝酸酯类③钙离子阻滞剂④其他:如曲美他嗪。2.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药物:①阿司匹林②氯吡格雷③β受体拮抗剂④他汀类药物⑤ACEI或ARB。3.血管重建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1.心绞痛。2.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超声心动图、X线、胸主动脉MRA有助于诊断。3.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2第二心音亢进等。4.急腹症。治疗方案:1.监护和一般治疗。2.解除疼痛:①吗啡②硝酸酯类③β受体拮抗剂3.抗血小板治疗。4.抗凝治疗。5.再灌注心肌治疗。6.ACEI及ARB。慢性心力衰竭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左心衰竭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称之为“心源性哮喘”,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前者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作时必须坐起,重症者肺部有干湿啰音,甚至咯粉红色泡沫痰;后者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典型哮鸣音。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3.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肿。治疗方案:1.生活方式管理、休息与活动。2.药物治疗:1.利尿剂2.RAAS抑制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肾素抑制剂3.β受体拮抗剂4.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药物5.扩血管药物。急性心力衰竭鉴别诊断:如慢性心衰。治疗方案:1.基本处理:1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2.吸氧3.静脉通道开放,导尿,心电监护。4.镇静:吗啡3-5mg静脉注射5.快速利尿6.氨茶碱7.洋地黄类药物2、血管活性药物:1.血管扩张剂2.正性肌力药物中医:心悸(心律失常)病证鉴别:惊悸与怔忡惊悸怔忡病因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病机忧思恼怒,悲哀过极过度紧张诱发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作症状呈阵发性,时作时止,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病性实证居多虚证居多,或虚中挟实病势病情较轻病情较重2.心悸与奔豚相同点——奔豚发作时,也有心胸躁动不安奔豚——上下冲逆,发自少腹心悸——心中剧烈跳动3.心悸与卑碟卑碟——为一种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病证,症见“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室,或依门后,见人则惊避,似矢志状。”一般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变化,其病因为心血不足所致心悸——以心跳不安,不能自主,但不避人,无情志异常三、证治分类1.心虚胆怯证症状——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如恐人将捕之—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心怯神伤,心神不能自主多梦易醒,恶闻声响—心主神志,心脏功能失常,心不藏神,心神不宁食少纳呆—脾气亏虚,健运失职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心胆气虚之征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代表方——安神定志丹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2.心血不足证症状——心悸气短—心脾亏虚,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失眠多梦—心失所养,神不守舍,神志动摇,不得安宁面色无华—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于脑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脾虚健运失司舌淡红,脉细弱—心脾气血不足之象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本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重在益气,意在生血,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证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五味子当归、龙眼肉—滋阴养血—熟地黄、麦冬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柏子仁、生龙牡、紫石英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3.阴虚火旺证明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肝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火扰神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阴虚于下,阳亢于上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阴虚火旺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之证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亢盛,惊悸怔忡,心烦神乱,失眠多梦等证常用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阴清热当归、丹参—补血养心天王人参、茯苓—益气补血补心朱砂、柏子仁、炒枣仁、远志—安神定志丹五味子—敛心气桔梗—载药上浮朱砂朱砂—重镇安神,清心安神黄连—清心火,除烦热丸当归、生地—补血养阴4.心阳不振证症状——心悸不安—久病体虚,损伤心阳,或胸中阳气不足,日久损及心阳,以致心失温养胸闷气短—胸中阳气不足动则尤甚—动则气耗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心阳不足,鼓动无力证机概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前方温补心阳,安神定悸。适用于心悸不安、自汗盗汗等症后方益心气,温心阳,适用于心悸气短、形寒肢冷等症常用药——桂枝、附子—温补心阳人参、黄芪—益气助阳麦冬、枸杞子—滋阴(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炙甘草—益气养心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定悸5.水饮凌心证症状——心悸—水饮上干、犯凌心,心阳被抑眩晕,胸闷痞满—饮停于中,清阳不升,气机阻滞恶心呕吐,流涎—饮邪上逆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水为阴邪,赖阳气以化,阳虚则不能化水,水邪内停形寒肢冷—阳虚不能达于四肢,充于肌表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阳虚水盛之象病机概要——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本方通阳利水,适用于痰饮为患,胸胁支满心悸目眩等症常用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水桂枝、炙甘草—通阳化气人参、白术、黄芪—健脾益气助阳远志、茯神、酸枣仁—养心安神6.瘀阻心脉证症状——心悸不安—淤血阻于心络,心失所养胸闷不舒—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心胸气机不畅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心血瘀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唇甲青紫—脉络瘀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心血瘀阻证机概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前方养血活血,理气通脉止痛,适用于心悸伴阵发性心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等症后方温通心阳,镇心安神,用于胸闷不舒,少寐多梦等症常用药——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桃仁香附、延胡索、青皮—行气和血,通脉止痛红花煎当归、生地—养血滋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以通心阳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琥珀粉、磁石7.痰火扰心证症状——心悸时作时止,受惊易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痰火互结,舍于心位,扰及心神痰多、胸闷、食少、泛恶—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痰火内郁,津液被灼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痰热内蕴之象证机概要——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本方清心降火,化痰安中,用于痰热内扰,心悸时作,胸闷烦躁,尿赤便秘,失眠多梦等症常用药——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栀子半夏—辛温,和胃降逆,燥湿化痰橘皮—理气和胃,化湿除痰生姜—祛痰和胃竹茹—涤痰开郁,清热化痰——胆南星、全栝楼、贝母枳实—下气行痰甘草—和中远志、石菖蒲、酸枣仁、生龙牡、珍珠母、石决明—宁心安神胸痹病证鉴别1.悬饮相同点——二者均有胸痛胸痹——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胸胁胀痛,持续不解2.胃脘痛近似点——心在胃上,胃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易于混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
本文标题:心内科知识小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8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