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摘要: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日渐普及,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这些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探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及对其成长的不良影响,提出措施建构良好媒介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关键字: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前言新媒体时代是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的,由手机、博客、播客、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掀起的规模空前的传媒革命,它所缔造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印刷类、电子类媒体而言,实现了不可比拟的飞跃。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已日趋显著。一、新媒体的概述1、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所谓新媒体,其实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除以上“四大媒体”之外的能够传递信息,并且使用者达到一定数量的载体都可以称之为新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界定莫衷一是,不但将网络、手机、户外电视广告等归为新媒体,还有的学者把博客、播客等也纳入新媒体行列,总体而言,“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不断扩大其外延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2、新媒体的主要特性新媒体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如果仔细观察现代人的生活,不难发现以下特点:生活节奏加快,移动时间增多,观念不断更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已经很难耐心地逗留在某一时空,被动地等待着大众媒体的传播辐射。在受众决定一切的时代,事实上,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博客、播客、手机报和手机电视等新的媒体形式已经相继涌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种需要,证实了新媒体作为媒介平台中的新型力量而拥有的巨大潜力。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极高。这与现代新媒体的一些特性具有很大的关系。(1)、首先,新媒体具有它的快捷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随时随地传播..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充满新奇,希望及时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以打破大学校园环境下信息封闭性的制约,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能够满足大学生需求..(2)、其次,新媒体的个性化比较突出。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个体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发布信息或接受信息,新媒体不断推出的个性化服务,如自由的BBS论坛,袒露心扉的博客日记,QQMSN交流,手机短信飞信彩铃等,而大学生向来追求个性,他们希望能够展示自己的风采,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新媒体的个性化服务出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舞台。(3)、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新媒体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由传播者主导的单一的线路,赋予了受众信息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且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后进行反馈与信息的再加工,形成了上下之间多方向的信息互动式传播,增加了信息传播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大学生渴望与人交往和沟通,并向外表达自我,新媒体的互动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往的空间..(4)、最后新媒体的娱乐性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方式。新媒体形式多样,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使得新媒体的内容丰富多彩,大学生在致力于学业的同时,需要放松身心,新媒体拥有的网络(手机)电视、网络(手机)游戏、网络(手机)文学等种种娱乐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发泄情绪逃离生活烦扰以及释放压力的渠道。综上所述,新媒体的“新”特性,是随着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媒体形态,它所具备的传播特性是以往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二、当代大学生受新媒体影响的表现。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指那些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新”既体现在技术上,比如互联网、手机,也会体现在形式上,比如手机电视、社区、博客。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已经广泛而深刻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当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和娱乐方面,新媒体传播在时效性、便捷性、互动性等方面较传统媒体时代都有质的突破,尤其是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对于开阔学生眼界、增长见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新媒体在扩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载体,手机铃声、QQ签名、个人空间、网络博客等。娱乐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音乐、视频、文学、游戏无不因为网络的外衣而更加丰富多彩。大学是一片承载自由与梦想的沃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课堂与书本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借助网络,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最先进的思想理念。其次是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带来颠覆性变化,在传统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式主要表现为校内的教学、文体活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更多地被赋予了符号化的内涵。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社交网站、手机短信等等已成为越来越普及的沟通方式,无论身处何方,也宛如天涯咫尺。可以说,大学生在虚拟世界投入的情感交流正日渐增多,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1、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偏失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新媒体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媒体娱乐应用水平,因此也是最有可能受到新媒体环境中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信息时代正在悄然间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一方面,为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意识理念,比如全球化意识、自主意识、效率意识、平等自由观念等,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中的信息既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同时也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比如垃圾短信、黄色信息,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也日益侵蚀着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复旦校长杨玉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经表示,“现在的大学精神有点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大学校园功利主义盛行。”可以说,新媒体在许多不良社会风气的传播方面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使得一些大学生长期“耳濡目染”,思想道德意识观念薄弱,在价值观问题上出现困惑和迷茫,甚至导致是非、善恶、美丑、荣辱混淆,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2、网络成瘾症等心理问题新媒体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和信息社会的集中体现,它的强大功能和高效便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触电”。网络消费过多。不论性别、年级和专业,大学生对网络的接触最为频繁,从了解新闻、休闲娱乐到获取新知识,网络吸引了多数大学生的眼球。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学习、娱乐,甚至购物、出行等都与网络等新媒体的使用息息相关,一些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因为过度使用和依赖新媒体而形成“新媒体依赖”心理,比如“网络成瘾”、“手机幻听”等。前者是一种由于网络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心理疾病,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病人的描述是:“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患者多沉湎于网上自由说谈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尔后可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①“手机幻听”则主要是源于对手机长时间使用和依赖所产生的强迫心理,大学生尤其容易陷入“拇指文化”不能自拔,来自南开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约有73.2%的受访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②3、滋生不良学术道德观念过分依赖新兴媒介。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其快捷、便利的特点使之取代传统媒体,迅速蹿红于大学校园。“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乃大学精神的真谛,也一直是高校所追求的理想和办学的基本理念,其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自觉的学术观念、永恒的道德追求以及敏锐的时代精神等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种精神的达成。网络的虚拟现实和跨界特性为人们自由创造和放飞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容易成为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温床。影响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获取既快捷又方便,过度依赖于新媒体环境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大学生容易产生较强的依赖感这样不仅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也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抄袭行为,势必影响到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互联网上信息共享与复制的便捷性,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准备论文的过程中,不是忙于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而是靠着“东拼西凑”、“复制粘贴”来完成,现在大学毕业生论文抄袭现象俨然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从学生到教授到校长,甚至到中科院的院士,从普通高校到最高学府清华、北大,无不涉嫌抄袭案例。众所周知,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沉浸于新媒体为高校提供知识创新源泉的喜悦的同时,也必须警惕这种便利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不良信息充斥其中,这些不健康的文化垃圾对大学生心理的毒害,甚至让有些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新闻报道中,由于青少年沉迷网络而在网吧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有手机铃声的幻听现象;新媒体的过多使用影响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身体健康;等等。4、大学校园新文化的影响(1)大学校园主流文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与大学办学理念精神和大学生行为特点相符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文化形式。当前它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理想信念、大学生价值观等文化形态。大学校园主流文化是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并在大学校园中应该积极提倡的文化形式。随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受到了冲击。一些学生利用网络任意的对社会主义制度妄加批判,把自己一些情绪上的不满,在BBS论坛或博客上以语言低毁国家形象的方式发泄出来。有的学生沉迷于新媒体的一些娱乐上,在虚拟的世界中放弃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自暴自弃,最终荒废学业。另外一些大学生在现代新媒体环境影响下,价值观也出现偏离,为了展示自我,大肆张扬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审美情趣也变得庸俗,低级趣味。(2)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并存,但存在与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形态。它一般表现为对个性的张扬,主要是一种个人的体验。而伴随着新媒体出现,大学校园中也产生了一批新的非主流文化现象。这些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但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㈠、消费、时尚文化。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手机消费文化,许多大学生频繁的更换手机以追求时尚,与此同时,伴随着手机新业务的出现,还不断的预订新的手机娱乐功能,从体验新的娱乐功能中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使得手机消费成为大学生消费的很重要的一方面。而随着网络发展,网购在大学生中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网上消费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网上产品众多,有的大学生没有节制,盲目的追求新颖时尚的产品,形成过度消费。这种消费主义的文化严重冲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滋生了同学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态,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㈡、短信、语言文化。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有手机,在大学校园里,低头发短信的学生随处可见,与人交流或在节日送去一句温馨的祝福本无可厚非,然而事实是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发短信,影响课堂秩序,在大学生之间,利用短信传播黄色的小段子更是家常便饭。现在在一些学生当中,甚至因为手机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同时,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和网络的不断应用,出现了许多新的语言文化,虽然一些语言增加了同学之间
本文标题: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0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