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运输等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
青藏公路沿线白昼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作者:裘丽,冯祚建作者单位:裘丽(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冯祚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刊名:动物学报英文刊名:ACTAZOOLOGICASINICA年,卷(期):2004,50(4)被引用次数:15次参考文献(5条)1.LiBY.GuGA.LiSDPhysicalEnvironmentofHohXilRegion,Qinghai19962.SchallerGBWildlifeoftheTibetanSteppe19983.WuSG.FengZJTheBiologyandHumanPhysiologyintheHohXilRegion,Qinghai19964.李炳元.顾国安.李树德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19965.武素功.冯祚建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生物与人体高山生理1996相似文献(9条)1.期刊论文GeorgeB.SCHALLER.康蔼黎.蔡新斌.刘炎林.GeorgeB.SCHALLER.KANGAili.CAIXinbin.LIUYanlin藏羚羊雌性种群的迁徙行为和产仔行为-兽类学报2006,26(2)2005年6~7月,我们在新疆昆仑山西部的一处藏羚羊繁殖地,对一个雌性藏羚羊的迁徙种群进行了研究.整个调查区域的海拔是4500~5000m,植被覆盖率小于5%,主要植被是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compacta).根据研究结果,我们估计在本产仔季节,共有4000~4500头雌性藏羚羊迁徙聚集到一个1200km2的区域内,集中产仔地面积约为350km2.产仔的高峰期是在6月18日~7月7日,其间只有40%的成年雌性产仔,这可能和2004年冬西藏阿鲁盆地的降雪量较大导致藏羚羊在交配期和怀孕期身体条件较弱有关.这个区域的雌性藏羚羊迁徙自西藏的西部,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到达该区域,然后在7月上旬开始返回.研究区域内的狼、赤狐和大型猛禽是主要的捕食者,但是出现的频次很少.研究区域内大部分藏羚羊成体和幼仔的死亡和天敌捕食没有关系.我们对藏羚羊主要采食的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没有发现这个区域和其南部其他区域的差异,所以食物可能不是藏羚羊迁徙的主要原因.躲避捕食者、躲避传播寄生虫病的昆虫干扰、或者是避开牧民和家畜,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藏羚羊雌性迁徙到这个区域产仔.基于本次研究,我们建议新疆和田地区能够对这个产仔地进行严格保护,禁止产仔期的人类干扰,同时有必要考虑建立一个大型保护区,或者和相邻保护区联合起来进行管理.2.期刊论文尕玛多吉藏羚羊繁育和迁徙路线基本没变-生态经济2003(7)野生动物专家证实:尽管人类在世界珍稀动物藏羚羊生活栖息的青藏高原活动有所增加,但藏羚羊的繁殖地和迁徙路线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在对藏羚羊种群进行了长达12年的科学考察后,西藏林勘院院长、野生动物专家刘务林与国际(纽约)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乔治夏勒博士得出了这一重要结论。……3.期刊论文周焰守护藏羚羊-中国西部2005(1)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有定期集群迁徙的习惯.每年5月底至6月底,怀孕的母羊集结在一起,由可可西里东部向西部迁徙,到达可可西里腹部的卓乃湖、太阳湖一带产羔.7月底至8月底,母藏羚羊带着小羊羔又向东迁徙,返回栖息地.在这两次的迁徙过程中,生活在青藏线东部的藏羚羊,均要通过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4.学位论文孔飞藏羚羊对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适应性及穿越通道时的行为学研究2009分布在可可西里的国家濒危Ⅰ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7月都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而青藏铁路设置的野生动物通道,是藏羚羊迁徙途中最主要的人为干扰因素。本文通过长期的观察并综合相关文献,介绍了藏羚羊的形态与分类、食性和取食行为、种群现状、繁殖和迁移行为、分布和数量、以及保护现状等,同时对野生动物通道的利用情况和藏羚羊穿越通道时的行为进行了研究。2004年至2007年,采用自动录像监测、动态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铁路设置的33处野生动物通道进行了全面调查监测。发现只有7处通道为藏羚羊所利用,所记录数据表明藏羚羊穿越通道的日期每年有所提前,穿越通道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说明藏羚羊对野生动物通道的利用率明显提升。2004至2007年每年8月初~9月初,在藏羚羊回迁期间,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和录像记录法在可可西里观察夏季回迁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动物通道时的行为。发现藏羚羊穿越动物通道时的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的行为时间分配:在穿越通道前与通道距离1000m以外时5种行为时间分配比例分别为59.0%、8.9%、19.6%、11.2%、1.6%,而距离通道在500m附近时分别为17.1%、20.1%、2.1%、59.0%、1.7%,距通道100m以内时则分别为10.5%、69.0%、0.7%、18.3%、1.5%,说明欲通过通道的藏羚羊的警戒和移动行为有极显著(P<0.01)的提升,觅食和卧息行为有极显著(P<0.01)下降,“其他”行为没有差异(P>0.05);在穿越通道后100m以内、500m附近以及1000m以外时的分析结果表明,藏羚羊的觅食、警戒和“其他”行为时间比例无差异(P>0.05),卧息和移动行为时间比例有显著(P<0.05)差异;分析显示穿越前后1000m以外的藏羚羊个体各行为时间分配无差异(P>0.05)。总的看来,藏羚羊通过自己的适应和行为调节,可以适应青藏铁路动物通道对该地区的环境带来的变化。5.期刊论文杨欣为藏羚羊守护红绿灯-大自然探索2004(10)每年6月中旬,藏羚羊就像装备了电子钟一样准时地出现在青藏铁路东南侧的山岗上,它们大都是6月怀胎的母羊,本能促使它们每年在这个季节都要朝着可可西里方向,经长途跋涉到卓乃湖、太阳湖、豹子峡等地集体产羔.它们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集中产羔?至今还是一个谜.千百年来,它们就这样遵循生命密码的编排,完成着种群的繁衍.但是,随着文明向青藏高原这块原本寂静的土地的推进,今天,铁路和公路已经延伸到了高原的深处,藏羚羊的迁徙面临着人类活动的干扰.6.期刊论文GeorgeB.Schaller.康蔼黎.哈西扎西多杰.蔡平.GeorgeB.Schaller.KANGAili.HASHITashi-Dorjie.CAIPing西藏羌塘北部和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冬季野生动物调查-兽类学报2007,27(4)2006年11月1~23日,我们在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北部和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进行了一次长达1692km的野生动物调查,此次调查所覆盖的区域均为无人区,海拔在4800~5200m之间.本次调查显示,冬季该荒漠/高山草原区域内,藏羚羊(Pantholopshodgsoni)是分布最多的有蹄类物种.在全长1692km,宽2km的样线上,共记录到5999只藏羚羊.在每个分区内的密度各不相同,从0.03/km2到9.21/km2,平均为1.77只/km2.在调查期间,明显的雄性个体群平均为6.3只/群,雌性个体群平均为6.4只/群,同时我们也记录到了100只以上的雌雄集合群.由此可见,藏羚羊正进入冬季的交配期,在一些区域出现了集中分布的现象.我们依然不清楚这些开始集中的雌性藏羚羊分别来自哪几个迁徙种群,和各个产仔地的明确关系,以及雄性藏羚羊又来自哪些区域.相比较而言,在同一纬度区域内其它有蹄类物种的密度相对较低,只有当向东进入可可西里之后才有所上升.其中,在可可西里保护区记录到的野牦牛(Bosgrunniens)占总数的73%(n=977),藏野驴(Equuskiang)占48%(n=527)以及藏原羚(Gazellapicticaudata)占95%(n=146).西藏的羌塘北部地区对于藏羚羊是重要的冬季分布区,而可可西里地区不仅是几个藏羚羊种群重要的产仔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野牦牛种群的避难所.另外,本文还讨论了青藏公路东部有人区内的野生动物和草场的情况.在该区域内,已出现多个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组织.7.期刊论文邓坷可可西里:拒绝人类的美丽少女-中国西部2006(7)我曾有幸成为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志愿工作者,在从事野生动物种群、水资源、垃圾的调查,守望护送藏羚羊迁徙以及环保宣传的志愿者工作中,得以走近可可西里,从而真切地认识它,感悟它.8.期刊论文答治华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野生动物保护-铁道知识2006(1)青藏铁路穿越的青藏高原腹地,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也是我国分布最高的原野地和特殊生物种群分布区.特别是大中型草原动物,如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岩羊、藏原羚等,是我国野生动物中最独特的类群,它们活动范围大,不同季节间觅食、饮水、繁殖配对、产仔等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长距离的迁徙.9.学位论文张喜悦小反刍兽疫(PPR)ELISA及PCR诊断方法的建立2008小反刍兽疫(PestedesPetits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或亚急性病毒病,临床上以高热、坏死性胃炎、胃肠炎和肺炎为特征。该病首次报道是在科特迪瓦,现发生在撒哈拉以南和赤道以北的多数非洲国家,中东到土耳其的几乎全部国家。近年来该病持续向东传播,我国周边的印度、尼泊尔等国家也先后爆发了小反刍兽疫。我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有很长的边境线,这些边境地区有高原、山地及荒地的存在,存在着多种野生小反刍兽,在周边国家感染PPRV后,经迁徙将PPRV存入我国的可能性很大。PPR爆发将会影响我国的养羊业,同时也会对包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的藏羚羊在内的多种濒危野生动物造成打击。为防范小反刍兽疫传入我国,应首先建立小反刍兽疫的诊断技术。PPR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诊断方法和病原学诊断方法。血清学诊断方法中应用最多的ELISA方法,而病原学诊断方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则是PCR方法。本论文先后建立了以PPRVN蛋白为抗原的ELISA试验和以N蛋白为靶蛋白的RT-PCR技术。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PPRVN基因的合成与N蛋白的表达从GenBank中下载多株PPRV病毒的N基因片断序列,用MegAlign软件分析它们的进化关系,选取PPRVTurkey2000株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号为AJ849636)作为模板,截取N基因CDS序列(108-1685);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调整密码子,并改变基因编码区内NcoⅠ和HindⅢ的酶切位点处的碱基组成。确定序列后经公司合成,获取了PUC-PPRV-N质粒:用NP1和NP2引物大量扩增PPRV-N基因,并提取pET32-H质粒。提取的pET32-H质粒和回收的PPRV-N基因PCR产物用NcoⅠ和HindⅢ酶进行双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纯化的PPRV-N基因和pET32-H载体进行连接反应,构建了含有PPRVN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2-PPRV-N;将pET32-PPRV-N大肠杆菌菌种接于含氨卞青霉素(AMP)的LB固体培养基上,经诱导后可以表达出分子量约65000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可鉴定为PPRVN蛋白。2、PPRVN蛋白的纯化与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菌种经37℃震荡培养后,测OD值,当OD值达到0.5-0.6时,加入IPTG终浓度为1mol/L,37℃经4h诱导表达。将菌液离心,菌体沉淀用1×bindingbuffer悬浮,超声波裂解,离心取上清,加入已处理好的层析柱,以每h10倍柱体积的流量过柱。随后分别用10倍体积1×BindingBuffer、6倍体积1×WashBuffer、6倍体积1×ELuteBuffer洗涤层析柱,收集1×ELuteBuffer的洗脱液,加入超滤管中进行浓缩与除盐,经蛋白核酸测定仪上进行浓度后将蛋白分装保存备用。制备免疫血清,用国际标准阳性血清进行标定,按照标定的梯度稀释后作为参考阳性血清。以PPRVN蛋白为抗原包被酶标板,形成了最终的ELISA程序。PBS稀释纯化好的PPRV-N蛋白,
本文标题:运输等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