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进展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进展【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即使有经验的外科医师,临床正确诊断率也只有70%~80%,延误诊断导致穿孔者高达16%~40%,阴性阑尾切除率高达20%~25%[1-5]。自从80年代中期(1986年)逐级加压超声探测法、90年代初期CT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以来,阴性阑尾切除率已下降至现在的4%~13%[4-7]。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的广泛使用,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取得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1正常阑尾的CT表现认识正常阑尾的CT表现,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关键。1.1阑尾的位置[4,7]CT断面图像上,阑尾多位于盲肠后内侧,右腰大肌的前方。OferBenjaminov等对100多名正常儿童的阑尾进行研究发现,回盲瓣的显示率为88%,阑尾根部位于回盲瓣下方者为96%,位于上方者为4%,盲肠下端高于升结肠最低点者为3.5%;阑尾根部在盲肠背侧者为91%,在内侧者为8%,在外侧者为1%,无1例位于前方;阑尾末端位于盲肠和升结肠周围者为62%,位于盆腔内为19%(1例内脏反位位于盆腔左侧),位于腹中线为9%,位于盲肠后为10%(1例位于右肝下)[4]。了解阑尾与回盲瓣、盲肠和回肠末端的位置关系,有助于阑尾的识别。1.2正常阑尾外径标准[1-5]通常认为正常阑尾外径≤6mm,外径>6mm是CT和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最近有人指出此正常值来源于逐级加压超声探查法,是在阑尾被压缩、塌陷、基本上不包括腔内容物时的测值[4],而且,正常阑尾外径平均为(6.6±1.0)mm,变动范围很大(2mm~11mm),约51%~54%的正常阑尾外径>6mm,所以正常阑尾炎外径≤6mm不适用于CT[4]。因此,有人把阑尾外径>7mm作为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标准之一,提出正常阑尾外径的上限应为10mm[4,5]。儿童阑尾外径范围为2mm~10mm,多为3mm~6mm,外径>6mm约占16%[5,7]。1.3正常阑尾壁厚度平均厚度为(1.8±0.4)mm,多为1mm~2mm,范围为1mm~3mm,2mm~3mm为可疑增厚,>3mm为异常增厚[1,3,4,9]。1.4阑尾腔通常是塌陷的,也可有液体、气体、造影剂等充盈。约44%~75%的正常阑尾腔内含有气体,阑尾腔内含有气体和外径在6mm~10mm之间是正常阑尾常见的CT表现,经直肠注入造影剂法约有15%~41%的正常阑尾可无造影剂充盈[1,7]。阑尾腔内造影剂、气体充盈良好和阑尾腔内部分造影剂、气体、液体充盈、阑尾外径≤6mm,均为正常阑尾的CT表现[1,7]。2影响正常阑尾显示的因素由于患者的年龄、体型、CT质量和检查方法不同,正常阑尾显示率也不同,约在48%~100%之间[3-5]。2.1患者因素2.1.1腹内脂肪多少是影响阑尾显示的重要因素,有人将100多名儿童腹内脂肪分为少量、中量和大量,正常阑尾的显示率分别为36.1%、68.8%和81.8%,平均为48.4%[4,5]。2.1.2年龄通常成人阑尾大于儿童、腹内脂肪多于儿童,所以成人阑尾显示率高于儿童,前者约为69%~100%[1-3,9,10],后者约为48.4%~53.0%[5,7]。2.1.3性别一般年轻女性阑尾显示率低于同年龄的男性。2.1.4阑尾的位置和大小异位阑尾、盲肠浆膜下阑尾和阑尾发育细小,均不易显示。2.1.5回盲部肠管充盈良好,显示率增高。2.2CT技术2.2.1扫描层厚WeltmanDI等报告,采用5mm层厚,正常和异常阑尾的显示率分别为75%和94%,采用10mm层厚,显示率分别为52%和69%[10]。2.2.2MSCT高于普通CT。2.2.3增强扫描或造影检查时,回盲部解剖结构清楚,阑尾显示率高;其中经直肠注入造影剂法显示率最高[3]。2.2.4阑尾3D重建可提高阑尾显示率。3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CT表现与阑尾的位置、炎症发生的时间、是否使用造影剂、腹内脂肪的多少和有无并发症有关。3.1阑尾肿大3.1.1阑尾外径增大(>6mm)[1,3-5,8]: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外径>6mm约占90%~96%[1,4,7,8],>10mm约占82%,范围在6mm~22mm之间[3,7]。阑尾外径大小是确定阑尾炎是否存在的主要依据之一,通常把阑尾外径>6mm作为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外径越大,阑尾炎的可能性越大,坏疽、穿孔的可能性也越大,穿孔性阑尾炎的外径约为(15±4.9)mm,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外径约为(12±3.3)mm[11]。由于正常阑尾外径变动范围很大(2mm~11mm),约51%~54%的正常阑尾外径>6mm,所以不能仅仅依据阑尾外径>6mm,即做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阑尾外径≤6mm的阑尾炎较少见,见于阑尾发育细小者和早期患者。当阑尾外径在6mm~10mm之间,如伴有阑尾周围炎,可确定诊断;如无阑尾周围炎时,可为正常阑尾也可为异常阑尾;管壁厚度<2mm,无强化和阑尾腔内造影剂、气体充盈良好,为正常阑尾的CT表现[1]。3.1.2阑尾壁管壁增厚>2mm并有强化,此征象有助于早期阑尾炎的诊断,发生率约为65%~96%;多为全周均匀性增厚和强化,也可呈靶环征(targetsign)[9],局部无强化,提示阑尾穿孔[3,7]。3.1.3阑尾腔管腔积液扩张,内径多>6mm;阑尾结石与急性阑炎有密切关系,且易引起阑尾坏死穿孔,结石多位于阑尾近端,阑尾炎患者结石发生率约为43%~65%[1-5,12];右下腹痛的非阑尾炎患者发生率约为14%;而正常人只有0%~7.7%[4,5,12],结石平均大小约为(4.3±2.5)mm,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炎并存,高度提示阑尾炎[2,4,5,12];阑尾腔内气体较少见,约0%~8.7%,而正常阑尾却高达75%左右[7];阑尾腔内无造影剂充盈。3.2阑尾周围炎性改变3.2.1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periappendicealstranding,periappendicealfatstranding)[1,5,8],表现为阑尾周围脂肪内斑点状及条纹状模糊影,发生率约为64.0%~98.5%[1,3,4,7-10]。发现阑尾肿大和阑尾周围炎性改变,是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CT征象。脂肪条纹征是CT诊断急性阑尾炎最有价值的间接征象。早期阑尾炎、腹内脂肪很少的消瘦患者,脂肪条纹征可不出现或不明显,此时诊断较困难。当阑尾未显示且无阑尾周围炎性改变时,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极小。但对发病时间短、极度消瘦的患者,排除诊断应慎重。无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的阑尾炎约占1.5%~36%,此时主要诊断依据是阑尾外径>6mm和管壁增厚>2mm并有强化[4]。3.2.2阑尾周围炎性肿块,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的软组织影,强化不明显,可与显著强化的阑尾壁区别,但有时阑尾很难辨认[2]。3.2.3阑尾周围脓肿。3.2.4腹腔少量积液,多位于右下腹阑尾周围或盆腔内[5]。3.2.5慧星尾征(comet-tailsign),在CT断面图像上,右侧侧锥筋膜增厚,称为彗星尾征。3.2.6腰大肌征右腰大肌前缘模糊不清,约占43%,多见于盲肠后阑尾炎。3.2.7局部淋巴结肿大。3.2.8阑尾腔外气体和腔外结石。3.2.9肾周筋膜增厚。3.3盲肠改变[1,5]3.3.1局限性盲肠壁增厚,当增强扫描时,可出现管壁增强。3.3.2阑尾基底部的盲肠壁对称性增厚,在CT图像上肠道内的造影剂呈漏斗状或箭头状,尖端指向狭窄闭塞的阑尾根部,此征象称为箭头征(arrowheadsign),发生率约为15%~30%,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1,5,7,8]。3.3.3由于阑尾根部炎性肿胀、阑尾结石,导致阑尾腔狭窄、梗阻,使盲肠内的造影剂不能进入阑尾腔,此征象国外文献称为cecalbar或cecalbarsign[1,5,7,8]。3.4小肠、乙状结肠改变:回肠末端和乙状结肠管壁增厚和强化、小肠低位梗阻。4诊断4.1正常阑尾的CT诊断标准[1,3]4.1.1阑尾外径≤6mm。4.1.2薄层扫描,阑尾未显示且无其它异常CT征象[1,3]。4.1.3阑尾腔内造影剂、气体充盈良好[1]。4.1.4阑尾腔内无或有少量造影剂、气体显示,阑尾外径≤6mm[1]。4.1.5阑尾周围无炎性改变[1]。4.1.6阑尾壁厚<2mm,无强化效应[1]。4.2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3,8,11]4.2.1阑尾肿大,外径>6mm,腔内积液,管壁增厚>2mm且均匀强化。4.2.2阑尾周围脂肪轻度炎性改变。4.3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3,11]4.3.1阑尾周围蜂窝织炎。4.3.2阑尾周围脓肿。4.3.3阑尾腔外积气。4.3.4阑尾腔外结石。4.3.5增强扫描时局部阑尾壁无强化。5鉴别诊断5.1假阳性阑尾炎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假阳性率约为2%~6%[1]。5.1.1很多疾病可引起阑尾异常,如盲肠肿瘤、阑尾癌、类癌、分泌粘液的阑尾肿瘤、阑尾粘液囊肿、粘膜息肉等[2]。当CT显示阑尾异常和/或阑尾结石,伴有阑尾周围脂肪炎性改变或局限性积液,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否则,应与上述疾病鉴别。5.1.2回肠末端、盲肠和升结肠小憩室及阑尾本身发育粗大易误诊为肿大的阑尾,特别是并发憩室炎时,是误诊的常见原因[3]。5.1.3引起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的其它疾病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盲肠、升结肠憩室炎、Crhon病、结肠炎、盆腔炎、异位妊娠、消化道穿孔、急性胆囊炎和胰腺炎、小肠梗阻、盲肠梗阻和缺血、肠脂垂炎、Meckel憩室炎、局限性网膜梗死等。鉴别上述疾病的关键是显示阑尾,阑尾正常可排除阑尾炎;如阑尾外径在6mm~10mm之间,确定诊断有一定困难,因为大约51%~54%的正常阑尾外径>6mm;密切结合临床、观察阑尾壁的厚度和强化程度有助于鉴别诊断。5.2假阴性阑尾炎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假阴性率约为2%~9%[1-3,5]。5.2.1单纯性阑尾炎多见于检查时间过早,尤其是消瘦患者,据GEge等报告,4例假阴性均为早期阑尾炎[3]。增强扫描有助于早期诊断,而CT复查可避免漏诊。5.2.2异位阑尾炎多见于局部扫描。5.2.3阑尾未显示多见于非薄层扫描和腹腔内脂肪过少的消瘦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2,4,5]。5.2.4阑尾发育细小即使发炎,其外径尚在正常范围时。5.2.5远端阑尾炎(distalappendicitis,tipappendicitis)发生率约为3%~10%,只显示近段正常阑尾时,不能排除阑尾炎[1,7]。5.2.6阑尾残株炎或残端阑尾炎(Stumpappendicitis),有阑尾炎手术史。5.2.7充满结石的阑尾误认为充满造影剂的阑尾。5.2.8当阑尾穿孔,形成阑尾周围蜂窝织炎、脓肿,阑尾不能辨认时[1,2]。5.2.9消瘦患者[1]。5.2.10肿胀的阑尾误认为回肠末端。5.2.11满足于发现引起右下腹痛的其它疾病,而忽视了阑尾炎的存在[2]。综上所述,CT可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做出正确诊断,对右下腹痛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儿童、育龄妇女和消瘦患者外,CT可作为急性阑尾炎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本文标题: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5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