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口语测试设计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口语测试设计研究姓名:霍晓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孔德惠20051001第一章口语测试的理论基础我国是利用考试方法选拔人才最早的国家,但是对测试理论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TOEFL,GRE、剑桥英语水平测试等外语考试的引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语测试的研究。近二十年来,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测试交际能力为宗旨的交际性测试对传统的测试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对当代语言测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语语言测试进入了活跃发展时期,开始了测试交际能力的探索性考试—口语测试。托福考试于1981年推出了托福口试,每年施考4次;雅思IELTS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口试BEC、全国英语等级考试CET于1999年增加了CET-SET口语考试,每年施考2次;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也于2002年加入口语测试。中学高中阶段的口试,近年来由上海、广东等经济教育发达省市率先进入实验阶段。本章将介绍语言测试及其历史发展、交际性口试的理论基础、口试特点以及不同的口试分类。1.1语言测试及其历史发展外语测试是通过对各种外语考试的内容、方法、命题技巧和对测试成绩的评估的研究,探讨外语测试规律的一门学科。外语测试到了60年代初才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它与语言学、心理学与教学法、教育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种语言测试,语言是所要测定的对象。因此,外语考试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究竟什么叫语言。不同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对语言的本质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根据不同的语言学与心理学理论,目前广为使用的外语测试可分为分离式测试、综合性测试和交际性测试三大类;根据考试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外语测试可分为学业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能力倾向测试和诊断性测试;不同的评分方法把外语测试又分为客观性测试和主观性测试:根据解释成绩时所采用的不同参照体系,外语测试可分为常模参照测试和目标参照测试。不同类型的外语考试有不同的特点,并服务于不同的考试目的与要求,根据考试要求选用适当的考试类型是编好外语测试的基本要求。回顾国外外语测试发展的历史,语言测试受语言学、语言教学和心理测量学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以教什么就测什么为特征的前科学语言测试阶段;强调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阶段(Lado1961);以及80年代以后流行的以测试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交际语言测试阶段(Carroll1980;Bachman1990;Bachman&Palmer1996)01.1.1前科学测试阶段口re-scientificPeriod—1940s)这一时期的测试受机械语言学影响,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语法规则体系,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测试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如语法分析、双语互译、外语作文、阅读等。只有笔试,没有口试。l.1.2结构主义测试阶段住hePeriodofStructuralLinguistics,1950s-1960s)20世纪4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出语言是由一套结构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意义不存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存在于结构关系之中。结构主义测试深受当时同期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是外语测试科学的开始,并有该体系的标志性著作,拉多(Lado)于1961年出版的《语言测试》详细地介绍了结构主义测试的原则和实践。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提倡客观题。结构主义口试以测试说的技能以及与说相关的分项技能为宗旨。口试题型比较机械,脱离语言环境,缺少信息交流。典型的题型有朗读、复述、补全对话、看图说话、口头报告和问答。所采用的交际模式为单项表达和双向单回合。评分方法采用分项打分的方法,总分为各项分数之和。评分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准确性和技能的熟练性。虽然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既有口语测试,又有书面语测试,但口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大规模的考试只考听、读技能以及语法、词汇。因为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崇尚测试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而口试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和可靠。1.1.3交际测试阶段((CommunicativeTestingPeriod,1970s—)20世纪70年代初,以海默斯(Hymes)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乔姆斯基那种脱离交际环境的语言能力远不能满足有效交际的需要。为此,海默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同一时期,魏多逊(Widdowso劝、威金斯(Wilkins)等对交际能力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交际法。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交际能力。因此,交际测试测量的不是某个语言技能或某个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是学生完成某个交际任务的能力。交际口试更加重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语言的得体性和有效性。根据李筱菊(1997)、贾志高(1998)、和徐强(1992)的观点交际法GI试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真实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和综合性。口试题型有大约20种(Underhill2003:46-76),典型的有角色扮演(roleplay)、面试(interview)和讨论(discussion)等。口试模式有两种:双向交互式和多项交互式。评分方法一般采用等级评分。比较交际口试和结构主义口试,从测试的目和内容来看,交际口试覆盖面要比结构主义口试广得多;从题型和交际模式来看,交际口试更能体现交际的真实性和交互性;从评分方法来看,交际口试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交际能力。然而在具体实施口试时,命题和评分方法并不容易实施。结构主义口试最大的优点是:命题容易,对考官本身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评分相对客观,可靠。虽然外语测试的历史有上百年,但外语口试的历史却比较短。前科学测试体系只测量书面语,不测量口语。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兴起,口试才成为外语学习评估的一部分。因此只有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和交际测试体系包含了口试。1.2交际性口试的理论基础传统的语言考试只需要考虑如何衡量考生的语法能力,而交际性测试则是全面考虑如何衡量考生的交际语言能力。交际语言能力模式是交际英语考试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交际法英语考试内容选择的参照依据。1.2.1交际语言能力1972年海姆斯(Hymes)首次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可能、可行性、确当性、有效性。(Hymes1972)1980年卡内尔和斯魏恩((Canale&Swain1980)提出交际能力由三部分组成,1983年内尔又把它扩展为四部分: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alinguistic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ompetence).海姆斯的学说比较抽象、内容比较广泛,卡内尔和斯魏恩的学说则比较具体,具有常具体的指导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的作用。1990年巴克曼(Bacman)在卡内尔和斯魏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交能力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三大部分: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策略能(strategiccompetence)以及心理一生理语言机制((psychophysilogicalmechanisms)。该模中的语言能力与其他研究者所用的交际能力很相近,既包括组织能力(语法与语篇能),又包括语用能力。其中语法能力指句法、词法、语音、拼写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篇能力指篇章水平上的技能,如衔接、连贯、组织;语用能力包括表达和实施语言的力以及掌握语言使用规则的能力。这里的策略能力与某些学习策略研究者提出的元认策略很相近,包括评价、计划和执行三个部分。交际者通过策略能力将语言、语篇知和语用能力联系到一起。1.2.2语言使用Bachman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对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作用。Bachman和Palmer进一步将语言使用定义为:语言使用的某一个体或多个体间将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某场景结合起来,通过语篇创造或解释特定意义的过程。他们出,语言使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互动过程,即语言使用者个体特征的各组成因素,以语言使用场景和测试环境中各组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图1语言使用图1展示了语言使用涉及的主要互动过程。其中,.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语言使用者个体特征的各组成因素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它还通过认知这一环节,使与语言使用的场景和任务连接起来。图中的个体特征(personalcharacteristics)主要包括龄、性别、外语语言能力、性格和民族等因素,不属于受试者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可能影响受试者的语言使用或测试表现。背景知识((topicalknowledge)主要是指受试个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知识结构。在某一特定的语言任务中,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受试者测试中的表现通常优于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受试者。情感因素(affe哟是指语言使用者根以往在相似情景下的情感经历,对特定的语言人物及其场景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评。在任何场景下使用语言,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无先后之分。因此,语言能力不只是听、说、读、写这几个孤立的语言技能,而是较层次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3交际性口试的特点交际能力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交际性语言测试既要考查受试者的语言知识,又考查其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而测试的重点是要考查“在社会言场景中轻松和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Weir1981:26)。也可以说,交际性测试的目就是要评价语言学习者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从测试的内容来看,交际性测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3.1真实性(authenticity)真实性是交际性测试的核心。它要求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情,从而有效地考察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交际性口语测试测量的不是某个语言能力或某个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是考生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其设计原则是:以信息为纲,提供正式的交际情景,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所谓真实语境是指考试任务必须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情景相适应,应体现他们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可能遇到的活动,如讨论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就一般话题表现态度等,使考生有话可说,尽可能表现其语言能力。真实的语境不仅能给考生认同感和亲切感,而且还能判断交际双方对交流对象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否根据交流对象的身份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了解考生的语言是否得体。1.3.2互动性((interactivity)互动是指考生与考生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考生与考试任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双方的主要方为考生。交流双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语言的产出者。英语口试试题运用画面或文字形式对不同的考生输入不完全相同的信息,使得交际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考生必须不断地交换听说角色去获得和处理新的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一过程使考生有机会表现其语言交际的独立性、进行语段分析的策略能力和对交流有效性的自我检测能力,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1.3.3直接性(directness)直接性要求测试直接和全面地考察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口语测试是典型的直接性测试。交际性测试的形式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两种。信息传递是指交际的一方向另一方传递信息,彼此间不需要回应。信息交流是指交际的双方在存在信息差的前提下交换信息,彼此回应对方以获取信息,如采访、问路、购物等。交际性测试时要将评判标准明确化,这种标准的形式是对语言交际行为的一套描述系统。交际性测试与交际教学思想紧密相连。随着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测试模式正经历着从传统测试向交际性测试的过渡,英语测试更加注重对语言运用及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1.4口语测试的分类从测试的组织形式来看,目前英语口试可分为三种:直接面试、半直接面试和间接口试。1.4.1直接面试直接面试是一种传统的口语能力测试方式,需要考官与考
本文标题: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口语测试设计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6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