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修复班级:渔科1211学号:201221033020姓名:苏桐燊摘要: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中国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省区。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防浪护岸、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等诸方面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但由于其直接的经济价值不高,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被低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红树林资源及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合理评估红树林湿地生态效价,完善红树林保护区制度,推进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红树林湿地保护网络系统,是中国红树林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可行对策。关键词: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引言: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防浪护岸、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等诸方面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有效管理、保护红树林资源及环境,对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中国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省区[1]。红树林(Mangrove)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和湿地木本生物群落[2]。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由于树木富含单宁,木质显红色,因而称为“红树”。红树林与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并称近海三大生态系统。我国红树林共有37种,根据其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演替特征,可分为7个植物群系,即木榄群系、红树群系、秋茄群系、桐花树群系、白骨壤群系、海桑群系和水椰群系。其中木榄群系和红树群系主要分布于海南、雷州半岛和广西钦州地区,海桑群系和水椰群系仅分布于海南;秋茄群系、桐花树群系和白骨壤群系分布最广,我国东南沿海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随着纬度的提高,红树植物种类减少,矮化现象极为明显。在福建厦门以北地区,只有秋茄一种存在,福鼎是我国红树林自然分布的北界。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南界为海南三亚(18°12′N),北界为福建福鼎(27°20′N)(人工引种北界为浙江乐清28°25′N)。中国红树林区系有红树植物20科26属37种。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是中国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地区。近50年来,红树林面积先是锐减(1950年,48266hm2;1997年,14877hm2),2000年后略有回升(2002年,22024.9hm2;2008年,23081.5hm2)。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防浪护岸、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等诸方面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但由于其直接的经济价值不高,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被低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红树林资源及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1960年代以来的毁林围海造田,毁林围塘养殖,毁林围海造地等不合理开发活动,使中国红树林面积剧减,其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能力逐渐变弱。有效管理、保护红树林资源及环境,对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红树林资源日趋衰退和大量适宜种植红树林滩涂急待绿化的现状,以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红树林造林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红树林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只能生长在平均海平面(或稍上)与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或大潮高潮位)之间的潮滩面,潮水浸淹频率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红树林退化、死亡或难自然更新[4]。由于修筑海堤与人工围垦时,为了多占地造陆,多围到中低潮带,使得原先适合红树林生长的中高潮带滩涂损失殆尽,目前的红树林造林多为中低潮带滩涂造林,人工造林恢复难度很大[5]。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6]。我国东南沿海尚有58848.2hm2潮间滩涂适宜红树林繁衍与生长,现有18841hm2红树林多为较低矮的次生林,因此,实施大规模次生林改造,同时进行潮间滩涂造林是快速恢复我国红树林资源的最重要途径[7]。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红树林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在分类学、形态学、形态解剖学、群落学、生态学、生理学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对于红树林身体恢复技术依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现有的技术仅是造林效果的调查总结或经验总结。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如:截断红树林胚轴进行萌发和生根试验[8,9],把秋茄(Kandeleacandel(L.)Druce)胚轴切成长度为1、2、3、5、10cm,结果表明,胚轴切成越短,成苗率越低,越靠近胚轴顶端部分,成苗率越高(63.3-93.8%);对个别树种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即(LagunculariaracemosaGaertnf.)和美国大红树(RhizophoramangleL.)进行了插枝试验,但仅有拉关木可生根发芽;Terrados等(1998)研究了改变底质淤泥对正红树(RhizophoraapiculataBlume)幼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表明苗木的死亡率与底泥的淤积成正相关,苗木的生长与底泥的淤积成负相关;Komiyama等(1996)研究了在废弃矿区中微地形、土壤硬度与正红树造林保存率的关系,第3年保存率为54.9%,第4年为53.2%,地势越高、土壤越硬,保存率和生长率均越低,即微地形的变化对正红树的造林保存率有较大影响;干旱的热带沿海滩涂,由于立地条件恶劣,难于造林,因此,Toledo等人(2001)在营造萌芽白骨壤(AvicenniagerminanaL.)时,采用营养袋苗、以双株丛栽方法种植,2年保存率仍可达74%。我国红树林造林技术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起才有人涉足,较早的有广西钦州林业局陈建华(1986)[10],根据钦州市1982~1984年4年来的造林生产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红树林滩涂宜林临界线的确定,是红树林造林成败的关键,认为可用广西沿海群众描述潮汐变化的小半眼、半眼子、一眼子的方法划为滩地宜林地。莫竹承(1995)[11]和何斌源等(1995)[12]对广西的红树林造林技术作了一些初步研究,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和滩位等因子将广西的宜红树林滩涂划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2个类型,指出滩位的变化引起土壤机械组成及盐度、养分含量的变化,造林时要注意树种的适应性;对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Griff.)海上育苗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为育苗袋幼苗的存活率比直播的幼苗存活率高30%。2000年以来,随着人们对红树林价值与生态功能的逐步认识,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法制的健全,直接的、大规模的破坏已经很少发生,大部分红树林大部分被纳入保护区范围,得到了中国红树林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1年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红树林面积约2.2万hm2,这些红树林大部分被纳入保护区范围,得到了良好保护。近10多年来,在中国先后建立了国家级(5个)、省级(3个)、县级(10个)红树林保护区20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把红树林留给子孙后代,今天的保护刻不容缓。国家林业局正式将红树林纳入沿海防护林体系,2005年年10月制定并实施《红树林保护与发展工程规划(2006-2015)》,这将极大推动红树林的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展望:由于大量的围垦造田、围海养殖和道路码头的建设,大量红树林受到破坏。目前,政府和人民群众开始重视红树林。经过2001年的全国红树林普查后还必须大力开展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工程,必须做到事先有可行性研究。根据红树林种类的适应性,进行物种特性、宜林地勘测、潮汐、海流和土壤性质、海水盐度的综合调查和试验,达到红树林生态恢复的健康发展,达到生态学原理、工程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的最佳统一。通过大力的生态恢复工作,我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是可以得到顺利发展的。参考文献:[1]赵晟,洪华生,张珞平,等.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值价值[J].资源科学,2007,29(1):147-154.[2]OngJE.Theecologyofmangroveconservationandmanagement[J].Hydrobiologia,1995,295:343-351.[3]傅秀梅.王亚楠.邵长伦.等.中国红树林资源状况及其药用研究调查[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7):39(4):705~711[4]范航清,黎广钊.海堤对广西沿海红树林的数量、群落特征和恢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7,8(3):240-244.[5]王文卿,赵萌莉,邓传远,等.福建沿岸地区红树林的种类与分布[J].台湾海峡,2000,19(4):534-540.[6]任海,彭少麟.2001.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7]范航清,梁士楚.1995.中国红树林研究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8]KomiyamaA,TanapermpoolP,HavanondS,etal.1998.Mortalityandgrowthofcutpiecesofviviparousmangrove(RhizophoraapiculataandR.mucronata)seedlingsinthefieldcondition[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112(3):227-231.[9]OhnishiT,KomiyamaA.1998.Shootandrootformationoncutpiecesofviviparousseedlingsofamangrove,Kandeliacandel(L.)druce[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102(2):173-178.[10]陈建华.1986.红树林人工造林经验初报[J].钦州林业科技,(2):22-27.[11]莫竹承,梁士楚,范航清.1995.广西红树林造林技术的初步研究[A].见范航清,梁士楚主编,中国红树林研究与管理[C].北京:科学出版社.164-172.[12]范航清,梁士楚.1995.中国红树林研究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本文标题:恢复生态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6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