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5)—必修三模块(A)
沉钟苑(语文资源)万份语文资源完全免费欢迎您来到沉钟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新课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5)—必修三模块(A)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42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的误的一组是()A.骸.(hái)骨生机盎.(àng)然万卉.(huì)争荣峨冠.(guān)博带B.纰.缪(pī)隽.(juàn)秀茕茕.(qióng)孑立命运多舛.(chuǎn)C.徇.私(xùn)婀娜.(nuó)文采斐.然(fěi)责无旁贷.(dài)D.肖.(xiào)像发酵.(jiào)越俎代庖.(páo)吃里扒.外(p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弛观摩蓬头垢面顾名思意B.拖沓狼藉省吃减用未雨绸缪C.矜持渲泄连篇累牍莫衷一是D.遒劲黯淡瑕不掩瑜计日程功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别跑!小祖宗。”小刚的奶奶在后面一边着急地跟着,一边扯着嗓子大喊,“前面车多,危险啊!”B.围棋的魅力,在于它斗智斗力,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博弈技巧;围棋的魅力,还在于它历史悠久,完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说围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C.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的空间处理方式。D.德国外长菲舍尔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的联大特别会议上坦言,大屠杀给他的国家烙上了“永远无法去掉的记号”,“这种野蛮的犯罪永远成为了德国历史的一部沉钟苑(语文资源)万份语文资源完全免费欢迎您来到沉钟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分。”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它不仅仅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是伟大艺术家的摇篮。②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故乡的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③我们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的黄河。A.而曚胧一泄千里B.而曚胧一泻千里C.而且朦胧一泄千里D.而且朦胧一泻千里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我去北京旅游,竟与十年不见的老同学在颐和园萍水相逢....,我们高兴极了。B.去年试制工作遇上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许总指点,才渡过难关。C.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自律,公正清廉,别人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起来。D.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舟”五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地监测。C.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出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从“格致”到“科学”西学中源,这个词的意思是,西方学问源自中国。Science(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就遇到这种情况。中国士大夫问,Science是什么?洋人说,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中国士大夫说,这种学问,中国自古有之,叫做“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四书集注》的作者朱熹先生解释说,“格”就是“到”,“格物致知”就是“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这不是你们的Science吗?洋人一听,大为叹服,从此Science便译为“格致”,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使用了半个世纪。朱熹先生教诲我们,从自身到万物,一草一木都要“格”(研究),今日格一物,得到一点知识,明日再格一物,又得到一点知识,积累多了,万物之理,豁然贯通。这套“格致”学问,表面上看,很像搞科研,却只是假象。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而是瞅着那物想问题;“格物”不是研究那物,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达到圣贤境界。在朱熹先生看来,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那叫“玩物丧志”;沉钟苑(语文资源)万份语文资源完全免费欢迎您来到沉钟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让你观察外物,为的是内省,好像参禅,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有一位朋友姓钱,想成为圣贤,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钱先生面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个道理。我就自己去试,‘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对此,胡适先生说,“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建立科学。”《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终演变为“科学”。读《四书五经》,遇到“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否则,《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遇到“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1866年,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为学生编译《格致入门》,放在今天,与《科学入门》同义。1874年,徐寿和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英文译作“上海综合工学院”,又创办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刊名为《格致汇编》,英文称作“中国科学杂志”,发行23种,译介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等等,都有了对应的中文译名,但“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却步履维艰。日本学者岛尾永康考证,日本最早将英文的Science译为“科学”的时间在1874年;中国科技史家樊洪业先生考证,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学者是康有为先生,他在1897年11月前编写的《日本书目志》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两本书:“《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樊先生说,“虽然中日两国的‘科学’在写法上没有差别,但中文从前无此词,康有为的书目志意味着把日文的‘科学’译为中文,是中文第一次出现‘科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其特殊意义。”同一年,严复先生开始翻译《原富》,将“格致”与“科学”并用。但直到十年后的民国初年,“科学”才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2005年12月《中国青年报》)7.关于中国古代“格致”之学的实质,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A.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B.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C.从自身到万物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万物之理豁然贯通。D.通过研究事物来反照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从而达到圣贤境界。8.关于中国近代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和使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科学”一词是康有为首次从日本借用过来的。B.中文“科学”一词的含义与英文Science的含义完全是一致的。C.《四书五经》里的“格致”不能理解为“科学”,但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里的“格致”却与“科学”的含义完全一致。D.中国近代科技史上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都有对应的中文译名,但“科学”一词却一直未得到确认。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的“科学”,强调实验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规律,求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沉钟苑(语文资源)万份语文资源完全免费欢迎您来到沉钟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西方的“科学”,经中国士大夫依据朱熹的言论,译为“格致”,让人大为叹服。C.中国古代的“格致”之学,不是真正研究事物,所以,“格致”最终没有成为“科学”的代名词。D.由“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其实质上是由主观臆想向实证研究的过渡。10.下面对导致“‘格致’向‘科学’的过渡”“步履维艰”的直接原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中国人思想保守、落后,不愿接受任何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B.中国士大夫饱读圣贤之书,却没有“科学”的观念,错将“格致”之学理解为西方的“科]学”。C.近代有些进步的知识分子,赞同西学中源说,乐意以中国的“格致”指称西方的“科学”。D.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格致”与“科学”的认识是模糊的。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蚊对(明)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囋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谮,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本文有删节)[注]①翣(shà):扇子1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凌:欺凌沉钟苑(语文资源)万份语文资源完全免费欢迎您来到沉钟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B.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
本文标题:新课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5)—必修三模块(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7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