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标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新课标人教版]选修一1~6单元内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所说雅典“险入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险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自然灾害的威胁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阶级基础的改革措施是()A.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鼓励发展工商业C.以财产多寡划分雅典公民的等级D.颁布“解负令3.梭伦在他的诗中曾写道,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不使他们失去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收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①着眼点在于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③没有触动贵族的利益④梭伦过多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4.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它反映了其政治理念是()A.中庸原则.节制思想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平均主义5.商鞅变法中废除了许多旧制度,实行了社会性质的转变,其中得以保留的是()A.井田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6.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和商鞅变法实施的“为田开阡陌封疆”的相同作用在于()A.维护贵族土地所有制B.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土地私有C.保证了平民获取了大量土地D.法律上否认了土地国有制7.恩格斯说:“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商鞅变法中能够说明上述这种观点的是()A.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努力耕织的人C.奖励征战中立军功的人D.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8.“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所描述的改革是()A.楚国吴起改革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元忽必烈改革9.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B.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10.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措施()A.均田制B.三长制C.新租调制D.汉化政策11.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主要说明孝文帝()A.个人文化知识丰富B.喜欢读诗辞汉赋文章C.精通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D.重视汉族文化12.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有()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3.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A.政府中的贪官B.拥护变法的人C.反对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14.解读右图漫画,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有()北魏孝文帝改革改20080927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③15.下列涉及到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是()①管仲改革②王安石变法③商鞅变法④梭伦改革A.①②B.②C.③④D.③16.右图是16世纪的著名画作《路德焚烧教皇令》。这一历史()现象所反映的重要信息是A.路德主张“因行称义”说B.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C.宗教改革旨在推翻天主教D.路德反对天主教思想禁锢17.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18.“决定一切宗教的辩论,审查一切会议的教令、古代作者的意见、世人的教训和私人的灵感,并下最后断言的至上裁判者,除在圣经中说话的圣灵以外,别无其他。”这说明西欧宗教改革者认为人们唯一的神圣权威是()A.上帝B.教会C.《圣经》D.教皇19.西欧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有独特之处,最独特的表现是()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C.最激进符合资产阶级利益D.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20.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21.“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A.加强中央集权B保护民族工业C发展机器生产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22.近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这里的“灭弄权之骁骑”是指()A.消灭了马木路克集团B.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击退了英法殖民者的侵略D.镇压了开罗人民的三次起义2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4.商鞅变法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土地制度措施方面的共同作用是()A.消除了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基础B.促使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C.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促使了社会性质的转变25.史学家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埃及的阿里改革客观上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都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B.都引进了西方机器大生产C.都创办了近代新式军队D.都开创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先河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题15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1分,第29题9分。)26.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商鞅舌战图图2梭伦改革前的辩论材料二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20080927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三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1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图2中展开论战的是雅典贵族中的一派?图1图2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概括材料二、三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3分)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3)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27.“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的焦点问题。在古代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大改革都包含着有关“三农”的内容。这些改革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材料三(1069年)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宋史》卷三百二十七(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上述三次改革重视“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6分)(2)材料一、二、材料三的改革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的措施分别有何历史作用?(5分)(3)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公平与公正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的动荡。试以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说明古代改革者是如何协调社会不公平现象,追求人类公平与公正的?(4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阻碍德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尽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教廷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四分五裂的德国身上……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由于教会的经济实力和特权禁锢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在要求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强烈要求改革教会。——以上材料出自《基督教史》材料二我日思夜想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的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材料三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神助我,阿门。”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马丁路德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的主要原因。(2分)(2)概括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分)?(3)材料三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指出“不能收回”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4)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从改革家身上可以学到怎样的精神?(3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梭伦材料二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2分)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3分)(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BDCCBACAADBB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ADCBABCB二、非选择题26.(1)图1是指守旧的奴隶主贵族;图2是雅典贵族中的平原派。说明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守旧势力或者反对势力的反对或阻挠。(4分)(2)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3分)目的: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4分)(3)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27.(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北魏孝文帝:君田制。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等。(6分)(2)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使无地农民获取了一定土地,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发赋役,促进北方经
本文标题:新课标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7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