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教育概论概念及简答论述题
教育概论概念:1.教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2.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4.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5.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6.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在实质上,它是活动课程的发展。核心课程论者认为:编制课程既要照顾儿童的发展阶段,又要反映人类的基本活动。主要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不同年级学习的核心主题。核心主题可以避免学科课程距离生活过远,能对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给予必要的引导;还可避免活动课程内容过分零散的缺点。核心课程在高年级的推广价值不大,因为仍然很难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巩固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生产、生活和大学生物专业、农业专业所需要的。[1]8.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9.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任务的学校为主体而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教育行政机构来制定学历与学位相关规范与标准,并且统筹、规划、监督、落实统一的教育政策,使得求学者能够在统一的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中,整体达到国家要求的一定水平,从而在各级学校之间升学和转换。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的,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10.教学设计: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时间如流水,日月不饶人。老教师桃李满天下,卸甲归田,荣归故里。新教师不断加入教育教学的队伍中来。对于教学中常规性的工作,需要进行反复地强调、要求、规范和检查。一个教师基础的、本质的工作就是备课、讲课。11.课程即学习经验:在泰勒看来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而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他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这种观点强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决定于学生而不是课程,强调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教师的职责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简答:1.传统上,人们一般称教育对象为“受教育者”或“学生”,现在则称为“学习者”。请谈谈对这一称呼转变的理解。A:1.“受教育者”这个概念毫无疑问地讲教育对象看成是比较被动的存在,看成是纯粹“接受教育”或“被教育者教育”的人。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发生在教育对象身外并由教育者施加于教育对象身心的某种事情。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2.“学生”这个概念尽管也有“学习者”的含义,但是它所指称的“学习者”主要是那些在身心两方面都还没有成熟的人,这是由构成“学生”这个生字所决定的。2.简要谈谈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A: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行程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3.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是: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2.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3.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任务的能力和本领。4.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系符合自己志趣、能力和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4.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辈群体生活与社会文化生活各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A: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它是一种建立在父母对子女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之上的,具有亲情权威,深厚情感的特殊个别化的生活。家庭生活是孩子的第一生活世界。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是一种规范的生活。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最大差别是强制性。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这种强制至少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强制与同龄学生共同生活。二是强制遵守家庭中所没有的行为规则;三是强制把学习活动与游戏及娱乐活动截然区分,在学校中,学生不感兴趣的要学,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却不能自由地学习;四是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评价,这种不断进行的评价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辈群体生活: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社会文化生活: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尽管属于间接的生活环境,但由于其活动形式方面的丰富,感官,煽情等特点,使得社会文化生活表现出广泛性,灵活性,多元性的特征,而相对应的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严肃,抽象与理性,特别是当学校生活更多地强调学习活动时,这种对比尤为明显。其结果往往使学生感受到校外的生活世界十分丰富多彩,从而不自觉或自觉地接受各种影响。5.如何理解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方面相耦合的过程?A: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行程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无论是促进个体个性化,还是个体社会化,都不能割裂两者的关系。必须以二者的统一为基点。一方面,个性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缺乏社会化的个性只能是原始的自然性,表现出来的只是个人的任性和怪癖,而不是健全良好的个性;另一方面,也只有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化,才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化,才是健全意义的社会化。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决定了教育必须在促进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平衡两者的关系。6.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信息科学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手段。作为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者——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正受到信息化的强烈冲击,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1.学校将发生一系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7.简述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A:1.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形成怎样的态度和认识?要求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述学习目标,这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2.进行任务分析。确定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之间所需获得的能力和子能力及其层次关系。3.选用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形式、媒体、活动等方面的选择与设计。4.开展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为修正教学系统设计提供实际依据。上述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其他环节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构架上建立起来的。8.简述班级组织对学生社会化形成具有什么样的功能。A:其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为: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9.简述教学目标设计的五个步骤。A: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3.确定教学目标分类4.列出综合性目标5.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10.有人说: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你是否认同?为什么?A:不认同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学习经验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综合。11.为什么说学校生活具有强制性?A:一是强制与同龄学生共同生活。二是强制遵守家庭中所没有的行为规则;三是强制把学习活动与游戏及娱乐活动截然区分,在学校中,学生不感兴趣的要学,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却不能自由地学习;四是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评价,这种不断进行的评价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12.有人说: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你是否认同?为什么?A: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资格证是国家颁给个人,允许其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资格凭证。从事教师职业首先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不等于成了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化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13.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A:1.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2.要面对学生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方面而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立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有助于澄清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使各门课程不仅注意到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课程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陈述,但就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应该明确而又清晰。论述1.1.请结合下例谈谈教育可能对儿童发展具有的负向功能:“有一次,女儿的语文作业出了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一个题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了“齐心协力”,老师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另一个题目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老师又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语文教学变得如此僵化和教条,语言和文学的“神”怎么能存在呢!A;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精神的最大凶手。这种标准化的做法虽然有助于管理,有助于提高教
本文标题:教育概论概念及简答论述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4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