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后进生”的转化调查研究报告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上课时不能够专心听讲,经常无意识地做些小动作;课后作业潦草,不能认真书写,应付了事,甚至抄袭别人作业,或干脆不写。然而,培优容易补差难,但“后进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决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一个班级的管理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进生”的管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将直接影响班风甚至校风。针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后进生”现状,对实习所在高一(4)班期中考成绩后25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通过谈话法、现场调查法进行调研、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后进生”工作提出转化设想。二、调查结果分析:1、从学生的主观意愿来看,想学好的人数最多,这为我们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奠定了基础。2、成绩不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听不懂课”以及“不善于表达”。3、从学生最喜爱的学科分布来看主要是其他科目,对语文数学兴趣一般,对英语兴趣弱。4、学生难以做到独立完成作业,须有人指导才能完成的学生居多。5、课堂作业时间不足,练习的完成大部分留在课外,对后进生来说非常困难。6、认为作业多的学生人数反而少,原因可能是作业的布置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无所谓多少。7、听课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学生偶尔听课,学生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习惯不良。8、作业面批未能充分关注后进生。三、原因分析(一)学生自身的原因1、有些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逐渐形成的成人感又使他们极要自尊,极要“面子”,因此他们就会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喜悦,反而使自己“丢人现眼”,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这会让他们容易感到苦、累,心理上不堪重负,这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也是不可避免的。2.他们到学校念书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或是为了寻找玩伴,或是把学校当作避难所,而非求学的地方,对自己的前途迷惘不清,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自我约束力差,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3、后进生自学能力差,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4、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致使学习成绩逐渐被拉下,进而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5、此外,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足方面也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之一。如:有的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有的学生本身性格有缺陷,构成人格障碍,逆反心理严重,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智力低下,难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所接触的第一环境,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然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1、父母的不良言行。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2、有的家庭受“金钱热”的影响,认为“知识不值钱,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于社会”,因此,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任其发展,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出现滑坡;3、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一味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孩子物质消费超前,追求享受,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下降、落后;4、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稍一出错,就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导致孩子惧怕心理,丧失信心;5、家庭离异。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由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中的“后进学生”。6、大部分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没有时间过问子女学习情况。于是,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在缺少家长管教的情况下,养成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作风。由于父母极少与孩子沟通,偶而通电话也都是询问孩子生活情况。甚至有家长用零花钱来补尝自己对孩子的爱,导致这部分学生贪图物质享受,没有半点刻苦精神,对学习也没有了动力。(三)学校方面的原因1、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教师思想教育不力,教师整天追求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校的生活圈子单调、枯燥乏味,整天泡在作业当中,无娱乐时间,爱好兴趣长期被抑制,得不到充分发挥。校园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压力困扰着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学心理。2、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低年级学习的知识不扎实、底子薄弱。现在学习有些吃力,学习活动中会跟不上。部分没有耐心的教师课外很少给这些孩子辅导或者是辅导不得其法。他们不能发现这些学生的特长和亮点,让这些“后进生”长期生活在被遗忘的角落。3、教师精力有限,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任教2~3个班,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即便上课结束后还要面临那么多的作业要批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后进生。4、另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反而增添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恶化了师生关系。教师对“后进生”弃之不管,不能与优等生一视同仁,优等生犯了错误一再宽容,差等生犯了错误有意孤立,或用尖刻的语言批评,学生由惧怕、压抑过渡到对抗,长此以往,产生厌学,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继而失去学习动力。师生间的良好的行为关系也遭到破坏。四、转化后进生相应对策(一)教师要做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工作教师要与学生经常沟通,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遇到困难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直接地从老师这里得到解答。减少了学习困难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挫伤,让他们对学习始终保持了无比的信心。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坚持用因势利导的原则,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学生做错了事,老师在批评或处理时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极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他们,这样既损害教师的崇高形象,又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教师从思想上必须树立起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的观念,要给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批评教育时注意场合、方式、措词,尽量减少逆反心理。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这样往往是事半功倍,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温暖。教师要遵循学习规律,狠抓后进生的学习常规教育。任课教师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有优、中、差之分,更不能歧视学生,体罚学生。对待差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转变。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由于“后进生”基础较差,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了解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待他们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学习毅力。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在“后进生”转化中要坚持“低起点、低要求、严要求、小步走、多活动、勤辅导、长积累、善总结、勤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待后进生要制定出补差计划,多训练,逐步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另外,教师要善于“用其所长”。“后进生”,并不是他们什么都不好,只不过是学业上的落后和一些不良行为掩盖了埋藏在他们深处的那些进步的“火种”和“光源”,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总而言之,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应了解学生,赋予爱心;创造机会,给予信心;奉献真诚,主动关心;平等相待,成为知心;改变厌学,形成热心;正面教育,投入耐心。(二)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进生”的帮扶有赖于父母的悉心培养和点滴积累。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本、微信群、电话联系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了解“后进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解决好后进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让家长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孩子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上,他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他们重视并能够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每天与孩子交流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孩子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科家庭作业。家校形成合力。从“后进生”的实际出发,找出形成原因,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对症下药、及时引导,消除影响“后进生”转化的不利因素。“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强烈责任感和家长深厚感情的密切配合,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家长对他们的爱。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家访,与教师共同分析孩子后进的原因,找到转化措施,相互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总之,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都很棘手。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至理名言。根据他们个人学习的实际情况及认知情况,注重分层教学、因人施教,适当降低各方面的要求,分步达到教育目标。坚信:只要坚定信心,常抓不懈,方法得当,以崇高的师德感化他们,以慈母般的情怀去关爱他们,就一定会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做好。
本文标题:“后进生”的转化调查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5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