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山西财经大学 《金融学》 第三章 利率
第三章利率理论第一节利息和利息率一、利息的含义及计算(一)利息的定义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债权人)由于贷出货币而从借款者(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被当做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二)利息的计算利息计算中有两种方法:单利和复利1、单利: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本利和:2、复利:在借贷资本到期之前按规定的期限计算利息,将本金所生利息转入本金,在下一计息期再计算利息本利和:利息:(1)nSPrCSP(1)CPrnSPrn例子:本金100元,利率10%单利:=100*10%=10;=100*10%=10……=100+10=110;=100+10+10=120…复利:=100*10%=10;=(100+10)*10%=11.1….=100+100*10%=100*(1+10%)=110=100*(1+10%)+100*(1+10%)*10%1c2c1s2s1c2c1s2s二、利率的概念及表示(一)利率的定义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率,用来表示利息水平的高低。一般利率的构成: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其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由无风险利率来表示;在此基础上,由于风险的大小不同,风险溢价(风险报酬)的程度也不同。(二)利率指标——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恰好使债权工具带来的回报的现值与其现在的价值相等的利率。1、现值:现期贴现值100(1)nr现在未来100美元未来1美元的现值=1/(1)nr/(1)nPSr2、终值:即本金加利息得到的本利和。(1)CPrnSPrn现在年份年份年份…100110121133…假设:P=100美元r=10%3、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对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信用工具(以债券为例)的现价与利率是负相关的,即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1)nPSr由:能够推导出到期收益率r的值。(三)其他利率指标1、当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近似值,之所以经常使用它,是因为与到期收益率相比,它比较容易计算。2、贴现收益率:距到期日天数/360/)(FPFrr=贴现收益率;F=贴现债券的面值;P=贴现债券的贴现付款额(四)利率的表示方法按照计算利息的时间把利率表示为三种: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1、年利率: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用本金的百分之几来表示;2、月利率: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用千分之几来表示;3、日利率:以日为单位来计算利息,用万分之几来表示。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月利率/30第二节利率的种类一、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一)含义: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二)它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一般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水平二、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一)含义: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它能更精确地反映真实筹资成本的利率。2、名义利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名义利率无论是政府管制还是由市场自发调节,都要随物价水平变化而变化。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均为名义利率。对于名义利率来说,在利率可以自由变动的市场经济中,取决于对实际利率的预期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二)公式表示:i=r—p*r:名义利率P*:预期的通货膨胀率;i:准确的说法为事前真实利率,它对经济决策至关重要,经济学家通常提及的就是这种“实际利率”,而根据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动调整的利率成为事后真实利率。如果名义利率为6%,预期通货膨胀率为4%,则事前实际利率为6%-4%=2%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一)含义:1、固定利率:指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2、浮动利率: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二)利弊:使用固定利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和收益十分方便,是传统采用的方式。采用浮动利率可以避免通货膨胀风险,但手续麻烦,多用于三年以上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借贷。四、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一)含义:1、市场利率是市场机制下可以自由变动的利率(市场上资金供>求,则利率下降,反之,供<求,则上升。2、官定利率(官方利率、法定利率)是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央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3、行业利率(公定利率)是非政府金融组织为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属于行业自律性质的利率,这种利率对其会员银行具有约束性(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各国都属于官定利率,至于商业银行对于企业、个人的存贷款利率,情况较复杂。官定利率和行业公定利率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非市场的强制力对利率形成的干预。五、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一)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指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的利率,它一般提供给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并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借款人。(二)我国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是同国家产业政策相联系,一般提供给国家认为有必要重点扶植的行业、部门、企业。20世纪80年代的“贴息贷款”六、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以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为划分标准:1、长期利率是指一年以上的资金借贷的利率。2、短期利率是指一年以下的资金借贷的利率。第二节利率理论一、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从利息的本质及其来源展开分析:借贷资本完整的运动公式为:G——G——W……P……W’——G’——G’贷和还的统一便是:GG’=(G+g)那么增值的部分g是从哪里来的,即利息的真正来源是什么?贷出归还产业资本的运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资本使用权的让渡:即G——G2、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是资本的增值过程:G——W——P——W’——G’3、货币本金和利息的回流,即G’G’马克思认为,利息在本质上同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率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二)西方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利率理论: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被称为实际利率理论,这种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他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古典利率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中。基本观点是:利率由投资需求和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是资金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I’ISS’r2r0r10r该理论的特点:(1)古典利率理论是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只注重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对于利率的作用。(2)认为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它变量。(3)采用的是流量分析法,是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储蓄量与投资量的变动进行分析。2、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凯恩斯完全抛弃了实际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其利率决定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货币供给有货币当局决定,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1)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利率本质理论的批评:凯恩斯认为:将利息看作是等待或延期消费的报酬是错误的,因为等待或延期消费不一定能带来利息收入。如果储蓄者仅仅是以持有货币的方式持有他对未来消费支配权的话,他就不能获得任何利息收入,只有当他愿意将手中的货币换成债券,从而在一定时期丧失对这笔货币的灵活控制权时他才能获得利息收入。因此,利息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基本观点是: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若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则利率下降。该理论的特点:•是完全的货币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纯粹是货币现象,与实际因素无关。•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但只是在它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之内。若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坦部分相交,则利率不再发生变动,即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流动性陷阱”。凯恩斯的利率理论是一种存量理论,认为利率是由某一时点的货币供求量所决定的。MsMdMs与MdMs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系,Md与利率负相关,它们共同决定均衡利率。注:Ms与Md的区别:Ms是一定时点上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量,Md是一定收入水平下人们想持有的货币量;凯恩斯从微观Md入手,推导出了Md宏观总量。i3、可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提出的可贷资金理论一方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另一方面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观点。S+MSI+MD(1)投资加货币需求改变量构成一定时期内可以用于待放的资金需求,它们与利率负相关;储蓄加货币供给改变量构成一定时期内可以用于贷放的资金供给,它们与利率正相关。这两者共同决定均衡利率。(2)特点:它是对前面两种理论的总和,既有对产品市场的分析,也有对货币市场的分析。它是一种流量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对利率的实证研究和预测分析。4、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希克斯—汉森模型的利率决定理论(IS—LM模型)将储蓄投资利率理论和货币供求利率理论中提出的各种影响利率的因素综合起来,并放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研究各因素对利率的影响。IS曲线上所有各点均表示储蓄与投资相等,表明产品市场上供求相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LM曲线上各点均表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表明货币市场上供求相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交点上所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所决定的收入为均衡收入。reLMISEYerY均衡产出水平均衡利率水平5、影响利率的两个重要因素:风险、管制风险因素:包括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政策风险等。利率管制: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对利率实行的政府干预。实施利率管制的客观原因是资金严重不足,主观原因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现阶段正在放松利率管制。第三节利率的作用一、利率与储蓄1、收入效应(负效应):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收入=消费+储蓄)收入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利率的增加使人们的收入增加,导致人们增加当前消费以及未来消费,减少储蓄。收入效应反映出人们在收入水平由于利率提高而提高时进一步改善生活的偏好。2、替代效应(正效应):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利率的增加也使得储蓄更具有吸引力,人们愿意增加未来的消费来代替当前的消费。替代效应反映出人们有较强的增加利息收入而增加财富积累的偏好。由此可见:利率对储蓄的净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尽管在实际中好像利率的增加对储蓄有轻微的正效应。一般来说,一个社会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利率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相互抵消和相互对比的结果。相互抵消时,则储蓄对利率无弹性。在收入水平很低时,在高的利率也很难增加储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我国79年以前),一般情况下,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二、利率与投资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是通过厂商对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形成的。利率与投资呈现负相关关系。1、资本边际效益大于市场利率,诱使厂商增加投资。2、资本边际效益小于市场利率,则厂商会减少投资。但是同样幅度的利率变化以及利率与资本边际收益率的对比对不同厂商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工资)不会随利率变化,所以投资的利率弹性就小;而资本密集型企业,资金成本(利息)会随着利率变化而变化,所以投资的利率弹性就大。三、利率与通货膨胀1、利率调节可以抑制通胀,稳定物价。2、调节过程:调节货币供给量利息率(上升)银行信贷规模(下降)货币供应量(下降)调节需求总量与结构四、利率与金融机构1、利率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有影响。存款利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的经营成本从而决定着银行的利润2、利率对调节信贷规模有一些影响。
本文标题:山西财经大学 《金融学》 第三章 利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