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高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练习1温故知新1、①[译]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②[译](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③[译](再)靠近一点,经过驴的前后,(但)始终不敢扑击(驴)。2、庞然大物、黔驴技穷。3、蔽、窥、稍。4、[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5、【黔驴技穷】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6、[答]略(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并持之有据即可。)先睹为快1.春天:耕耘,播种;夏天:期待,选择;秋天:收获人生;冬天:回顾四季。2.(1)说明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地块即人生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出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2)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而无愧,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他的一生也就不会有什么人生的遗憾和哀叹,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在生活里如果一个人真的这么走过了他的人生四季,人们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评判这人的人生得失的。3.本文表现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和收获,这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艰难跋涉,是处于生活困境中左冲右突的沉重感,是人生阅历的高度浓缩。4.(1)全文用比喻,将生命的过程比作四季,生动而形象;(2)语言富有哲理,通过许多简明的语句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语法链接1、一个语素的有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两个语素的有:④2、略3、(A)古诗鉴赏1.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名著阅读1、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2、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练习2温故知新1.①交错相通②更不用说③妻子儿子④隔绝2.C3.①甚异之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豁然开朗④不想被外面的战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4.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生活先睹为快先睹为快1.如“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这些意象都带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有了这些意象,使诗歌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以及独特的诗美空间。2.“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则“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3.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情感,在情感表达上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语法链接短、长、无、有古诗鉴赏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名著阅读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练习3温故知新1.①从②枝蔓③亲近而不庄重④多⑤认为⑥应当2.D3.C4.①出淤泥而不染②香远益清5.莲,花之君子者也6.托物言志先睹为快1、作者把“成熟”、“独立”这两个词加上了引号,更加体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人年轻时追求成熟、独立的那种盲目性。2、①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父与子”时常被看作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②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父母在思想上老旧得追不上年轻人的时代。③子女的盲目与急躁。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④两代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和理解。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不能有时像朋友般的把问题摊出来谈谈。3、作者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使“父与子”之间不断的交流与了解。4、略语法链接1、D2、A诗歌鉴赏:诗歌前后两联的情感分成两步递进: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夕阳下山的景物唤起迟暮之“惊”,引发时间不再,青春易失,显示出情绪的产生、深化。通过落晶前后景物的分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名著阅读1、答: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2、答:王熙风、史湘云、李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秦可卿、妙玉、巧姐。练习4温故知新《陋室铭》1.①出名,著名②品德高尚③大④官府的公文2.D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惟吾德馨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5.C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先睹为快一、1.满江秋天2.看3.山、林、江、舸、鹰、鱼4.万类霜天竞自由。二、1.失意、恼恨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2.升沉盛衰3.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三、1.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大军阀、大官僚。2.视……为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3.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四、1.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阻止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古诗鉴赏: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名著阅读1、答:《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主次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围绕争取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宝、黛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展开情节,以宝、黛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惨结局而告终。(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这一线索展现了残酷的阶级压迫、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贵族荒淫糜烂的生活,以贾府及其亲族的相继衰败为结局,构成了主线的社会背景。2、答:木石前盟: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的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练习5温故知新《与朱元思书》1.A2.C3.①青白色②高;远③美丽④筹划、治理4.①奇山异,天下独绝。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D先睹为快1.C(例句中的“备”是具备的意思。A.完备;B.准备;D.防备。)2.⑴排比⑵对偶⑶对比3.B4.⑴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⑵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河。⑶(却能)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古诗鉴赏:1.湖山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初夏景色的幽美。2.以动衬托(下鹭)以声衬托(鸣蛙)名著阅读1、答:桑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都毫不气馁,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他虽然失败,但仍然是英雄,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2、答:①第一条鲨鱼飞速逼近船艄,袭击大马林鱼。老人使出全身力气,用鱼叉猛扎鲨鱼的脑袋,鲨鱼翻了几个身,自己缠上了老人准备好的绳子,老人知道鲨鱼快不行了,它越挣扎绳子绷得越紧直到断裂。鲨鱼在水面上静静躺丁片刻,老人盯着它,然后它慢慢沉人海底。②两条鲨鱼一道来到跟前,他看见离得近的一条张开大嘴插进死鱼的肚皮时,他把短棍高高举起,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劈去。短棍落下的当儿,他觉得好像碰到了一块坚韧的橡皮。鲨鱼从死鱼身上滑下的时候,他又朝它鼻尖上狠狠地揍了一棍。③那条鲨鱼正在帆船下用嘴拉扯死鱼。老人放松帆脚索,船横过来时鲨鱼从船底暴露出来,他一看见鲨鱼就一桨戳进去。但只刺到肉,老人手受伤了,鲨鱼迅速浮上来,露出脑袋,老人对准脑袋正中扎了两次,又戳进左眼,鲨鱼还是吊着,老人又扎了一刀在脊髓和脑子中间,鲨鱼的肋骨断了,老人把桨片插进鲨鱼两颚间,鲨鱼松了嘴溜开了。练习6温故知新1.C2.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其真不知马也③祗死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A4.“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先睹为快1.在阅读中产生爱和生命的情感体验,能够尊重知识,能够获得的教养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2.读书人必须具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没有个性或人格,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就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3.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4.因为流行文学只是快餐文化,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杰作”即“经典”能够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变得高尚,能够留给读者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古诗鉴赏1.菊花(1分)。作者用雨后荒园的凄凉肃杀来反衬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展现它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神态。(答“用典”或“对比”也可。作者巧用陶渊明和屈原的典故表现菊花的高洁,“到而今”三句写菊花凋零衰败,与开头它的娇艳形成对比)(答出表现手法得2分,分析准确得2分)2.①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的愿望,他看到凄风苦雨中“此花能保,英英鲜质”,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和屈原,为菊花生不逢时却能自保而欣慰;②同时,从下阕中“汝身孤特应难立”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③作者还有“堂上客,须空白”等句感叹岁月匆匆,功名未就,对已逝黄金年华无限怀念和遗憾
本文标题:新高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7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