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慢性颈椎病西医认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软骨板开始逐渐骨化,通透性下降,使纤维环变性,弹性减退,周围膨出或者破裂,髓核脱水、纤维化。从而使椎间盘变薄,造成椎间隙狭窄,关节囊和前后纵韧带松弛,脊柱稳定性下降,促使椎体发生代偿性增生,可以发生在椎体、钩椎关节或后关节,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这些变化在活动范围大、易于遭受外力损伤,肌肉长期劳损下颈椎更容易发生,例如,经常习惯性落枕,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加速肌肉韧带的老化。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必然导致颈椎管或椎间孔的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血管影响血运行使颈部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颈型颈椎病症状:颈项疼痛强直,就是颈项活动屈伸受限,整个肩背部疼痛,僵硬感,头部屈曲、转动受限。呈斜颈姿势。回头时,颈项和躯干必须共同旋转。少数病人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部疼痛,以及胀麻等症状,但咳嗽或喷嚏时无上肢放射性加剧。2、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又分为急性、慢性两种。症状:以持续性紧臂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为主。患侧上肢可出现明显根性症状,如手指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当咳嗽、深呼吸时,均可诱发患肢症状阵发性加剧。体征:(1)颈部运动受限,病变棘突旁压痛伴患者放射痛。(2)椎间孔挤压试验、神经牵拉试验阳性。(3)腱反射改变:C4-5病变——肱二头肌反射;C5-6病变——桡骨膜反射;C6-7病变——肱三头肌反射。(4)皮肤知觉改变:C4-5病变——三头肌、上臂外侧皮肤感觉减退;C5-6病变——前臂桡侧、手拇指侧皮肤感觉减退;C6-7病变——中指皮肤感觉减退;C7-T1病变——前臂尺侧、小指处皮肤感觉减退。(5)肌力:C5——肩关节外展力量减弱;C6——伸腕力量减弱;C7——曲腕及伸指力量减弱;C8——屈指力量减弱;T1——指外展和内收力量减弱。(6)肌萎缩:脊神经支配肌肉萎缩。此型致残率高。轻者可丧失部分劳动能力,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完全丧失劳动力。其特点是疾病初期颈部仅有轻微异常感觉甚至完全没有症状,而四肢症状又缺乏神经定位体征,所以往往被认为是神经官能症,而未正确治疗,使患者失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良机;到后期出现了肢体痉挛性瘫痪及病理反射,再治疗已为时过晚。3、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寰枢关节、钩椎关节(脑袋与颈椎连接的关节,第一节颈椎与第二节颈椎之间的关节)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全;或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所致。症状:(1)眩晕:颈项转动时可诱发本症。(2)猝倒发作和意识障碍:这是椎动脉急性缺血的特殊表现。发病前往往无任何预兆,患者常在行走或站立时,因头颈转动,下肢张力突然消失而跌倒。(3)耳鸣、耳聋。(4)头痛:常与眩晕交替出现,头痛多为单侧,常局限于枕部或顶枕部。头痛性质以跳痛、胀痛为主。(5)植物神经与内脏功能紊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多汗或无汗、心率失常、颈背部烧灼感、蚁行感、胸闷、呼吸节律不均匀等。体征:旋颈试验阳性。5、交感型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1)颈枕痛或偏头痛、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咽部不适或有异物感、耳鸣、听力下降,可出现共济失调症。(2)心率不正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部分病人有心前区疼痛而误诊为冠心病,但心电图检查往往正常,血压欠稳定。(3)多汗、少汗,肢体麻木疼痛。(4)胃肠功能紊乱:腹泻或便秘。干预手段:目的:1、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尤其是颈伸(颈后部)肌群,改善力学特性,阻断疼痛-肌紧张-疼痛恶习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2、调整颈椎节段异常位移或成角,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程,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有效空间,改善颈椎管内外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跟张力,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操作:1、先进行汗蒸或者进行热疗30分钟,达到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细胞修复的作用。2、使用放松手法在放松的情况下用轻缓柔和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弹拨法、拇指按揉法在颈背肌肉群(斜方肌、竖脊肌、棘上韧带)操作,刺激关键穴位(风池穴、阿是穴、肩井穴、颈夹脊、风门穴)及部位,并在手法刺激的同时,轻巧地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颈部。3、采用拿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诸夹脊穴及两侧肩井穴。4、使用肘部滚法推拿两侧肩井穴附近,以及两侧风门穴附近,两侧天宗穴附近。推拿手法加减1、颈型颈椎病:若常规推拿操作后,肩胛骨内上角或内侧缘仍感到酸痛牵紧,为椎间盘退变后膨出的纤维环组织刺激窦椎神经感觉纤维,引起肩胛提肌及斜方肌发射性紧张所致。可从病变节段所在的横突后结节开始,以轻柔的拇指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循序逐渐向下推移到主观酸痛所在,使该紧张的肌纤维松弛,即可阻断肌紧张-疼痛-肌紧张病理循环链,使症状缓解。2、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注意使用轻柔手法解除或减轻软组织炎性肿胀,为神经根所在位置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空间尺度,可进行人工牵引实现。再以轻柔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拇指按揉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序推移,以消除因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神经干炎性反应和由运动神经受刺激、肌肉发射性紧张引起的应力性筋膜劳损,并对椎管内的损伤性炎症的消散起到促进作用。3、椎动脉型颈椎病:据临床观察,多数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生在第3颈椎以上的椎骨错位或脱位(以寰枕关节半脱位居多),在进行治理上,先应以轻柔的一指禅手法放松斜方肌、前斜角肌的起点,以缓解斜角肌的持续痉挛,达到缓解头晕,眼部紧绷感的效果。颈椎病预后颈椎病患者在发病后,如果能到合理恰当的治疗,配合相应功能锻炼,并注意自我保护,一般情况下预后尚可。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椎疾病如未治理而由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标题:慢性颈椎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7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