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找次品》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实际生活生产中的“次品”可谓五花八门。本节课中要找的次品是表面与合格品完全雷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别,或轻或重,且事先已经知,并且在全部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一个。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的统筹思想,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体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可能性的大小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接触过。而且对于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经验。三、设计特色1、关注学生亲自体验自主生发。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主动择优。在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3、充分利用直观演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4、精心选择数据整体回顾本课,2的选择为了明确天平的工作原理,3的选择通过第一次体验感悟次品或在天平左盘,或在天平右盘,还可能在天平外面。三个位置出现次品的可能各占三分之一。4的选择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要想保证找到次品,要从最不理想的处着手。做最坏的打算。同时为后面体会1次与2次的最多数量节点做准备。8的选择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让学生感到随着数量的不断加大称量的方法也不断增加,但是其中有最优的选择。通过体验、汇报、交流,感悟到尽量让左盘,右盘,天平外所分的数量最接近时最优。9、10作为发现的及时体验,同时认识到能够均分3份的就均分3份。对比8、10,当余下1时放外面,当余下的是2时放盘上。同时为后面体会2次与3次的数量节点做准备。27、28的目的是为学生想发现规律做铺垫。二、不足为了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某些环节进行了取舍。如化繁为简,学生抽象表达的多样性。总之,这次教学优质活动给我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找到自身的不足,方可对症下药!我深信,只要我们想方设法摸清学生的学情,找到他们的现有知识起点,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使他们乐学、爱学、好学,定会为学生和自身成长辅垫出一条坚实之路!
本文标题:找次品教学设计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6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