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与学的基本原理(整理)试题
1、教育:(广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社会活动,凡是他人和自我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和实现自我的人。广义的教育是泛指非制度化和制度化、无目的无组织和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的总和而言;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制度化的学校影响而言,有时也特指思想品德教育。2、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影响人的发展的四个因素: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发展主体的能动性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体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所具有的高度组织性、对环境影响所具有的可控性、对遗传素质所具有的针对性等,都对确保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二、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可以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二)、教育服务于政治经济:1、通过培养人服务于政治经济。2、通过宣传思想意识和和制造社会舆论服务于政治经济。3、影响人的发展的四个因素: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发展主体的能动性。4、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中的规范化、制度化最严格的教育活动;5、教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或任务):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质量;2、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3、使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健康成长;4、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5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6、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1、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2、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7、教学活动:是由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授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构成的复杂过程。8、巴甫洛夫为代表的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柯勒的顿悟说、莱温的力场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赫尔的习惯形成说、老夫卡的就学习分为记忆问题与成就问题的论述。20世纪20年代,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兴起,刺激反应为S-R。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代表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学说。斯金纳强调研究对象的自发行为,提出操作条件学说。托尔曼首次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把行为主义的刺激于反应得联结公式S-R变为S-O-R的形式,其中O代表中介变量,表明内部过程。理论为学习目的论。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皮亚杰。10、学生如何成为意义的主动构建者?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构建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给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地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11、教师如何成为学生学习意义的构建者?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11、试述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使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使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话”:对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意义建构”:这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谓建构的“意义”,指事物得到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概念解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在大脑中知识的结构不是直线型的层次结构,而是围绕着一些关键概念所构成的网络。知识建构的社会性:知识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建构而激起的,这种社会性的建构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从事持续的谈话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情境性学习与真实性任务:学校教学应该尽可能根据自然情境来建立其教学模式。社会建构主义的学者们强调情境性学习、情境性和认知。然而,情境性认知的重要意义在于,自觉地向学生指出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意义,讨论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方法。建设支架并将管理学习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所谓支架,即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从现有能力提高一步的支持的形式。教师应逐渐撤去指甲,使管理学习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这些新发展,对教育实际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给予特别重视。13、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的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皮亚杰的“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同化: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是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过程。平衡: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14、元认知:简单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项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15、夸美纽斯的泛智论。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他指出教育的三大任务是:1、熟悉万物,2、具有能力去管束万物和自己,3、使自己和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夸美纽斯的教学过程模式:感知-记忆-理解。16、课程论代表人物:布鲁纳、赞可夫、斯宾塞、杜威。布鲁纳、赞可夫认为一般发展是教学论的核心,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头,促进发展。斯宾塞(英国)、杜威的观点:思维起于疑难是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学习种族经验应始于个体经验;教学方法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17、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模式:清楚-联合-系统-方法。18、燕国材的智力五因素论: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吴福元的智力三亚结构论。19、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需要:认知需要、自我提高需要、附属需要。20、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21、布卢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达到的三个目标分成三个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理论。22、布鲁纳关于教学学科基本结构的作用。1、有利于学科内容的理解;2、有助于学习内容的记忆;3、有助于增进学习中的迁移;4、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差距。23、传统看法认为教学过程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2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个别教学—班组教学—导生制—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以班级教学为基础的能力分组—开放教育(教学)—小队教学—自学(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25、学与教的原理构成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26、课程论主要回答的是: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按怎样的程序教、如何评价。27、人的心理由注意、意志、记忆、知觉、想象、推理、判断组成。28、学习的定义:是个体以经验的获得去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或生活条件的活动。29、学习:(广义)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凡是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发生的个体对环境或生活的适应,都是学习。(狭义)学生在学校教育情景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形成品德的过程。30、学习的特点:社会性和意识性。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31、学生的学习特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3、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2、加涅学习活动的要素:1、学习者(包括人和动物);2、刺激情境;3、从学习者的记忆中重新恢复的内容(这是是学习的结果);4、反应(从上述输入及其以后的转换所产生的动作称为反应)。33、加涅学与教的八个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反馈。1、动机。这是引起学习者的动机以影响学习的始动阶段,它为学习指明方向。2、了解。这一阶段包括学习者对刺激的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学与教的重要阶段,提供编码指导,使编码后的信息存入长时记忆中,还可鼓励学习者提出自己的编码方案。4、保持。属于信息的贮存,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变化被贮存在长时记忆中。5、回忆。指习得材料得恢复,它是搜寻得过程。6、概括。这一阶段是使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应用于一个新的情境或新的问题中,涉及到学习的迁移。7、动作。学习者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反应,把习得的东西体现在动作上。教学要提供时机,使学习者用表现他们新学会的动作来做出反应。8、反馈。反馈是学习者对其动作效果的观察所提供的。34、加涅五种学习结果:1、智力技能:主要是指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它有助于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做事和解决问题。(包含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等附属范畴)。2、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以调节他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考过程的内在组织的技能。3、言语信息的能力(是指运用言语表达事实或思想的能力,它是以命题的形式表达的。4、运动技能;5、态度:是获得的倾向,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制约着个人对于某类事物、事件或人物采取某些行动。35、学习的分类(美国):1、布鲁姆从教育目标分类:把学习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三类,把认知学习分为六级: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加涅按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锁、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3、奥苏泊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我国):潘菽按学习内容和结果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苏联)彼得罗夫斯基根据学习水平的不同分类: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36、简述布卢姆学习的分类:布卢姆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把学习分为认识的、情感的和动作技能三类。这三类目标的每一类又可由低到高分为水平不同若干级。其中认识学习的目标分为六级:(1)知识。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等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2)领会。一种最低层次的理解。(3)运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能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原理和规则等。(4)分析。将交流内容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5)综合。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6)评价。为了特定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做出判断。37、根据学习任务,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代表什么,故又称代表学习也有称之为词汇学习。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由符号所代表的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命题学习:掌握句子所表达的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38、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可分为: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当新知识在包摄和概括的水平上低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时,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构成的一种类属
本文标题:教与学的基本原理(整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