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教学设计--毕业论文
1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活动设计)(2012届本科毕业生)题目:指数函数学生姓名:杨庆云学生学号:08304009学院名称: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教师:王伟杰于江波2011年12月10日2沈阳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评审书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08级2班作者杨庆云学号08304009指导教师姓名王伟杰指导教师职称高级教师题目指数函数摘要指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使学生掌握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和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以及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指数函数的性质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共分两课时,我所讲授的是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育,本堂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折纸问题和《庄子-天下篇》中的名句的讲述,创设情境,进而引出新知。给出指数函数的概念,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定义,深化概念。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为了深入探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安排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画图,并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学生总结和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加以总结和指导。设置典型例题强化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的学习。最后由小组汇报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教师评语(含观点、内容、文字表达方面的评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设计(教学设计)成绩:备注:3毕业设计承诺书我是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08级学生。本人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并按照《沈阳师范大学授予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要求撰写毕业设计。本人承诺该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存在抄袭他人成果内容,本人承担由学术不端行为所导致的相应责任。承诺人:年月日4一、设计基本信息课题指数函数授课人姓名杨庆云年级高一学号08304009授课时间2011-10-13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实践学校沈阳市第四十中学沈阳市重点中学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指数运算的法则.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掌握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和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以及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体现在生物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等方面,因此学习本节课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通过初中阶段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2.活动技能“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学生已基本掌握,这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打下良好基础。3.学习能力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4困难分析本节内容对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的要求较高,对于刚步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此外高一九班是文科班,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应急加强启发性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简单应用,掌握研究函数的基本规律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观察猜测、总结归纳等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5自主探究,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过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通过动手实践,互动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培养的创新意识,提高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掌握指数底数的大小与对函数图像的关系。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主,在讲课过程中,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问提问参与讨论,板演,并及时做出评价。教具、媒体、资源、环境多媒体、电子白板、一张正方形白纸做教具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一)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设置情景,引出新知1.设置情景教师活动:提出折纸问题,即让学生动手折纸,观察对折的次数x与所得的层数y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y=x2;对折的次数x与折后面积y之间的关系(折前纸张面积为1),得出结论y=(1/2)x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并派代表作答。〖设计意图〗让学生情景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入两种常见的指数函数:①a1②0a1,感受生活中指数函数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的形式。2.引出新知教师活动:讲授指数函数概念,即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定义域为x∈R。提问为什么指数函数要a0且a≠1?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并派代表作答。第二环节:精读定义,深化概念教师活动:讲授例题。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1)y=-4x(2)y=41/x(3)y=41+x(4)y=(-4)x(5)y=4-x6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五道题由小组抢答。〖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判断以上五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深化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转换能力。采取小组抢答的提问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活动:帮助学生落实掌握指数函数概念,提出例2和例3两道题,并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加以补充和强调。例2:若函数y=ax-3a+3是指数函数,求a值。例3:指数函数f(x)=ax(a0且a≠1)的图像经过点(3,9),求f(x)、f(0)、f(4)的值。用待定系数法求指数函数解析式(只需一个方程)。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两道例题由小组抢答。〖设计意图〗再次加强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的理解及根据定义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研究图像,理解性质教师活动:让学生根据函数作图的描点法画出函数y=2x、y=3x、y=(1/2)x以及y=(1/3)x的图像并观察规律。学生活动:四个小组分别画出相应函数的图像,派代表作答发现的规律。教师活动:总结和补充。〖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总结a1,0a1图像上的差异,观察y=2x与y=2-x,y=3x与y=3-x图像关于y轴对称。进而研究指数函数对称问题以及经过(0,1)点图像位置变化。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即去掉底数换成字母,根据图像比较底数的大小。(图一)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作答。教师活动: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通过设定底数a的不同值来观察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特征,归纳总结y=ax的图像与性质。学生活动:上台演示,并汇报猜想结果。7教师活动;列表,让学生作答,教师给予强调和补充。为帮助学生记忆,用一句精彩的口诀结束性质的探究,即:左右无限上冲天,永与横轴不沾边;大1增,小1减,图像恒过(0,1)点。(图二)〖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体验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较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第四阶段:强化训练,加强掌握教师活动:以y=2x为例,让学生用单调性的定义加以证明;学生活动:上台板眼证明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由初中的“看图说话”的水平,提升到高中的严格推理的层面上来。学习用做商法比较大小,为讲解指数大小比较问题做铺垫。教师活动:强化指数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作答以下几道练习题。练习1: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1)(5/3)-0.23与(5/3)-0.25;(2)(0.7)2.5与(0.7)3。方法指导:同底指数不同,构造指数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3)(4/5)2/3与(5/6)2/3;(4)(-2.0)3/7与(-2.1)3/7方法指导:底不同但指数相同,结合函数图像进行比较。(4)“-”是学生的易错易混点。(5)(0.3)-3与(2.3)2/3;(6)1.60.3与0.83.1。方法指导: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采用①估算(与常见数值比较如(6))②中间量如(5)(10/3)3〔(10/3)2/3或(2.3)3〕(2.3)2/3。〖设计意图〗8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建立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图像的能力,强化指数大小比较方法。第五阶段:归纳总结,拓展深化教师活动:请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上谈谈对这一节课的认识与收获。(1)知识上: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及其应用,要抓住两种情况下即底数a1和1a0时函数图像的不同特征和性质。(2)方法上:经历从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从观察中获得总结归纳知识,同时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和和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学生活动:学生自由作答。〖设计意图〗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进而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完成学案P1/题型1及教材课后题。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再次重温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里,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处理数学中指数的习题,达到巩固知识、深化概念和性质的效果。(二)板书设计指数函数1.指数函数的概念例1:2.指数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例2:(2)值域(3)单调性(4)奇偶性例3:(5)定点投影区9(三)教学流程设置情景,引出新知精读定义,深化概念研究图像,理解性质强化训练,加强掌握归纳总结,拓展深化10三、对比分析对比项目本教案对比教案A对比教案B教学目标本教案按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清晰,层次鲜明,符合新课改的教育要求。该教案虽然没有按照新课标下教学的三维目标来写,但教学目的却很明确,教案详细,对学生的情况把握的也很准确。课堂侧重点突出。该教案按照设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明确的写出教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内容过于空洞,对学生现阶段状况的把握略显模糊。教学内容在原有书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变了一些做法,特别是在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愉悦,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结构清晰,有层次感。教学内容完全按照书上的顺序。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知识讲授方面无可厚非,但课堂氛围却显得压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巧设情境引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更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知识讲授贴近生活,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例题典型,层次鲜明,课堂结构设置较为合理。手段与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亲自动手,分组合作。教师活动采用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上,既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归纳的能力,又注重老师的启发式教学。尤其是在定义的讲述部分,老师和学生配合,效果良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通过多媒体来授课,这样虽然在形式上很直观,但缺乏了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影响了教学效果。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组织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两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符合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环节设置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活动通过两个实验的动手操作,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并能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的就能发现出问题,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分组来讨论,最后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充分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与言语表达的能力。测验与评价通过总结与反思,使同学们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以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改正。经过小组合作的过程,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达标测试,来验证本节课掌握的情况,形式虽然很传统,但效果却很好。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使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增进彼此的友谊。。课件内容准确,且展示了指数函数的变化过程,起到了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展示探索实践过程,指数定义以及课堂例题,以此来辅助教学。演示探索过程,指数定义以及课堂例题,以此来辅助教学。11其他最后布置作业时,既使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有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布置作业使学生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起到检验课堂效果的作用.采用分层次的教学,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四、教学反思(一)他人评价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