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广西省桂林中学2015届高三11月月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1-页共17页桂林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11月月考理科综合测试题(2014.11.8)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生物1—6小题,化学7—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入答题卡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Cu-64Na-23H-1O-16C-12Ba-137Cl-35.51.下列物质或结构具有相同化学本质的是:A.肾上腺素、胰岛素B.噬菌体遗传物质、HIV遗传物质C.生长素、生长激素D.DNA探针、大肠杆菌质粒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B.在蓝藻细胞中,由叶绿体完成其光合作用C.在浆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特别发达D.在癌变的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3.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表面带有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A.该病毒RNA的复制在宿主细胞中完成B.该病毒RNA发生变异会导致糖蛋白的改变C.H、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决定病毒的特异性D.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不能被B淋巴细胞识别4.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雌蝇3100雄蝇3131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A.AaXBXb、AaXBYB.BbXAXa、BbXAYC.AaBb、AaBbD.AABb、AaBB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a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缍体的形成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C.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原因相同第-2-页共17页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的传述,正确的是:A.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细胞器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掩盖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用健那绿染色的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两层膜,每层膜都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蘸浓盐酸的棉花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肥皂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经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D.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0.1NA个阴离子的Na2O2和CO2完全反应,转移0.2mol电子B.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D.自然界中含有大量游离态的硅,纯净的硅晶体可用于计算机芯片9、将足量的气体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或分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通入足量SO2:Na+、S2—、OH—、AlO2—B.通入足量CO2:K+、Ca2+、Cl—、NO3—C.通入足量Cl2:SO2、Ba2+、Cl—、K+D.通入足量NH3:Fe3+、Cl—、Ba2+、Al3+10、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相溶解且沸点相差30℃以上的液态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H3D.装置④可用于Cu和浓H2SO4制取少量的SO2气体11、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M、N均为单质,则M可能是:A.NaB.FeC.O2D.H212、为使Fe2+、Fe3+、Zn2+较完全地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的酸碱度分别为pH7.7、pH4.5、pH6.6。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2+、Fe3+杂质离子,为除去这些离子制得纯净的ZnSO4,第-3-页共17页应加入的试剂是:A.H2O2、ZnOB.氨水C.KMnO4、ZnCO3D.NaOH溶液13、设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SO42—)+c(NO3—)=2.5mol/L。。取200mL该混合酸,则能溶解铜的最大质量为:A.12.8gB.19.2gC.32.0gD.38.4g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物理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物理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比值法等.以下关于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比值法B.合力与分力、合速度与分速度等概念的建立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C.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等效替代法D.当△t很小时,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1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m/s向右B.0.25m/s向左C.1m/s向右D.1m/s向左16.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B.d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17.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A.普通光源即可B.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4sC.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14sD.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2s18.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第-4-页共17页19.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B与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20.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A.物体的速度B.斜面的倾角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2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对上述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B.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C.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5-页共17页T=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vc=m/s.23.(9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2)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B.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C.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D.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3)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24.(14分)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静止着两个质量均为m,电量均为+Q的物体A和B(A、B均可视为质点),它们间的距离为r,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静电力常数为K.求:(1)A受的摩擦力为多大?(2)如果将A的电量增至+4Q,B的电量不变,两物体开始运动,当它们的加速度第一次为零时,A、B各运动了多少距离?25.(18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定滑第-6-页共17页轮,轻质弹簧和轻质细绳相连,一端接质量为m2的物块B,物块B放在地面上且使滑轮和物块间的细绳竖直,一端连接质量为m1的物块A,物块A放在光滑斜面上的P点保持静止,弹簧和斜面平行,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不计定滑轮、细绳、弹簧的质量,不计斜面、滑轮的摩擦,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P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为L.现将物块A缓慢斜向上移动,直到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的位置,并由静止释放物块A,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速度即变为零,求:(1)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加速度;(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A最大速度的大小.26、(13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②ClO2的沸点为283K,纯ClO2易分解爆炸,③HClO2在25℃时的电离程度与硫酸的第二步电离程度相当,可视为强酸.如图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1)C1O2发生器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1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1O2(2)在该实验中用质量浓度来表示NaOH溶液的组成,若实验时需要450mLl60g/L的NaOH溶液,则在精确配制时,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是g,所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3)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所需要的试剂是。(4)在吸收塔中,可代替H2O2的试剂是(填序号)。A.Na2O2B.Na2SC.FeCl2D.KMnO4(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填操作名称)。27、(16分)(1)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图1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①该反应从开始至达平衡时,所释放的热量是;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由图2信息,计算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填“a”、“b”、“c”或“d”)。③图3中a、
本文标题:广西省桂林中学2015届高三11月月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2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