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教学设计方案(欧姆)6-22
-1-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课题:14-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一课时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欢城镇第一中学备课人:龙瑞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会观察、会收集实验数据,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感悟“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正确评估,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培养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教学难点】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实验结果;给出正确的结论。【教学关键】: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学准备】教具:实物展台;课题引入实验装置(干电池6节,两块演示用电流表,开关两只,10Ω、20Ω电阻各一只,导线若干)教师用实验数据表格。学具:电源(干电池4节,学生电源)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定值电阻两只(5Ω、10Ω),滑动变阻器(10Ω、2A)一只,电压表一只(0~3V、10~15V),电流表一只(0~0.6A、0~3A)【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来自生活的启迪(我质疑,我思考):1、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中,如果发生短路,危害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2、为什么不能湿手触摸电器?导入新课: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了解电、掌握电的规律非常重要。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下面的问题吗?1、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中,如果发生短路,危害是非常积极思考,各抒已见,交流对各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将实验中得出的感性认知升华到-2-二、走进物理的殿堂(自信自己行)引入:趣味小实验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做出猜测。提出问题:电流跟电压和电阻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新授:(一)设计实验:1、思考探讨:(1)怎样用控制电量法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关系?请说出你的基本思路。(2)怎样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他的电流?阅读课文设计实验部分结合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填写如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实验步骤:2、组织交流:各小组准备展示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评价,你准备选用哪种设计方案?请说明理由。大的,为什么呢?2、为什么不能湿手触摸电器?进行新课:演示趣味小实验:请大家读出这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并比较大小,你认为电流表后面的电路是怎样的?解开谜底:展示电流表后面的电路,如图:设计实验:1.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由课题出发设计实验方案。阅读课文设计实验部分,结合已学过的仪器,写出实验的初步构想并填写学案。目的→器材→电路图→操作2.组织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取长补短,力争从实验的科学性、严紧性、可行性等方面加以突破。对有明显错误或异议的方案促使学生思索改进。3.实验方案展示:展示较好的实验方案并板书参考电路图:学生观察、读数,并讨论比较。学生大胆猜电流相同时的各种可能。学生感到新奇,自觉地从另一新角度分析猜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按学案的提示过程并结合教材进行实验初步构想。结合老师提出的建议及同学较好的做法修正电路,改进操作方法。理性认知。10Ω3VΩ6VΩ20Ω-3-(二)进行实验:1、全班分两部分进行实验。1、2、3、4组取R=5Ω为定值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5、6、7、8组取R=10Ω为定值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将数据填写表格:5Ω10Ω1V2V3V(三)分析论证:1、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展示本组所测数据,并分析所得数据,阅读所得结论。填一填: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2、将各小组代表性数据填入黑板表格。3、小组间讨论,分析表格中横行数据并对比有什么新发现?填一填: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关系。(四)结论:阅读课本P71-72页欧姆定律标题下内容,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填一填:1、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进行实验:简单交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与点拨。黑板板书:要展示的记录数据的表格5Ω10Ω1V2V3V展示小组数据记录:展示有代表性的小组数据记录表格,提起小组代表发言,阐述分析论证过程及结论(尽可能多的展示不同小组)。引导小组间讨论:将个别小组的数据填入教师设计好的表格中并展示。5Ω10Ω1V2V3V再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横行数据并对比看看有无新的发现。如:电压为1V时,电阻由5Ω增为10Ω时电流变为依次向下观察,再次激发学生讨论的高潮。引导得出欧姆定律利用学生推导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得出欧姆定律及表达式,提出物理上常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变量控制法,板书I=U/R,对欧姆作简介。按各自方案进行实验,做好分工与合作,并记录数据。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分析,达成共识:R一定时,I与U成正比。分析大屏幕展示的表格横行数据特点,展开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当U一定时,I与R成反比。理解欧姆定律及表达式:I=U/R,这一发现在没有启发与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思考空间往往停留在某一次实验数据分析上。如R为5Ω时,不同电压下的电流或10Ω时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而忽视了同一电压、不同电阻的电流的对比。这里要恰切引导、点拨,让学生发现结论。-4-2、欧姆定律公式:公式中各字母的单位是(五)评估与交流完成以下评估议题:1.实验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2.实验中你遇到的最大学习障碍、疑惑是什么?如何解决的?3.欧姆定律得出后,用它来检验我们的数据为什么总有小小的偏差?4.实验中发现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家采用了不同方法,交流一下经验,评出最优方案。(六)反馈练习请完成下面的问题:某电熨斗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其电热丝的阻值为96.8Ω,那么此时通过该熨斗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大?三、满载而归(自信自己行)谈一谈:你的收获评估与交流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及得出结论的经历。结合学生的实验实际情况提出评估议题:1.实验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2.实验中你遇到的最大学习障碍、疑惑是什么?如何解决的?3.欧姆定律得出后,用它来检验我们的数据为什么总有小小的偏差?4.实验中发现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家采用了不同方法,交流一下经验,评出最优方案。反馈练习讲评教材P72页例题,指出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课堂小节: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忆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反思分析与论证,强化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学生集体展开讨论,除提出的议题外,再讲述自己其他方面的体会。听老师讲评与提示领悟例题的意义,并作出解答。学生归纳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取长补短,展示个性,体会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收获与反思是他们自己在亲身经历的探究中,或与老师同学的合作中找到的。他们会有成就感。能力、方法、合作精神会加强。评估与交流中严谨的科学素养也在悄悄形成。这道例题是欧姆定律的直接应用,题意简单,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必要时作解题点拨。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感悟学习的重点在过程。四、当堂达标测试:你是不是最棒的完成下列题目看看吧!(共100分,1、2题50分,3题50分)1、一盏电灯,发光时的电流是0.11A,工作电压是220V,该电灯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2、在某电路中有一个25Ω的定值电阻,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为0.8A,试问能否用量程为15V的电压表测量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学案中当堂达标试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学生独立完成试题小组间交换批改,1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2题有效的将欧姆定律与电压表相结果。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5-3、短路有什么危害?做了下面的计算后,请谈谈你的看法:(1)一段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铜导线的电阻为0.017Ω,假如用这段导线将220V电源的两极直线连接起来,计算一下,通过导线的电流有多大?(2)如果写字台灯的工作电流为0.2A,流过上述短路导线的电流相当于多少盏台灯在同时工作?检测学习效果相互纠错。3题进一步提高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让理解再深一步。五、布置作业:分层作业,发展个性完成课本P731、2、3、4题布置作业:1、2、4为必做题,上书面做业。3为实践活动题,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完成。学生课下完成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梯度或不同形式的作业,做到因材施教,将其潜能充分挖掘,并锻炼各种能力。六、板书设计: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二、电路图:三、欧姆定律:公式I=U/R;控制变量法。七、教后记: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由于它反映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因而逻辑性、理论性很强,但它的含义、形式又很简单,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重点并非难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找出欧姆定律。这节课的关键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做好探究实验。这对初学物理的学生而言是较困难的,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本教材只让学生通过固定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取教师点拨,进一步分析数据,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固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八、课后练习精编: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1.欧姆定律是由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作了大量实验,归纳得出的。主要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______表示电压,单位是______;______表示电流,单位是______;______表示电阻,单位是______。2.将一只灯泡接在家庭照明电路上,它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210Ω,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mA。3.如果一段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是2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20V;若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1A,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应为______;如果该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为0,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电压为5V时。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做______,从欧姆定律可以看出,用电器两端所加的电压如果比额定电压高很多,通过的电流____,可能损坏用电器;用电器两端所加的电压如果比额定电压低很多,通过的电流______,也可能损坏用电器。5.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电源两端如果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通过的电流会______,电源会损坏,还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电源短路是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6-6.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R,导出了R=U/I。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7.某同学将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接在电阻R1的两端时,通过R1的电流是0.5A,他又将这个电池组接在另外一个电阻R2两端,已知R2=2R1.通过R2的电流是()A.0.5AB.0.25AC.1AD.2A8.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4—1所示,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电源电压为30V,该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在可能的范围内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图4—1A.(0~10)VB.(0~30)VC.(0~20)VD.(10~30)V9.(多选)如图4—2所示,是几位同学画出的“研究电阻R0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电路图,你认为正确的是()图4—2三、实验题(共40分)10.做“研究电阻R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时,所给的实验器材如图4—3所示。(1)请你按实验要求用线将实物连接起来。(10分)图4—3(2)某同学测出的数据如下表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方案(欧姆)6-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