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教学设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把握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过程与方法1.通过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探究讨论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是怎样成立的?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分层解疑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通过介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3.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国史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斯大林模式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过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前置测评】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导入新授】十月革命后,第一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了,列宁和他的战友们在进行着前人所没有进行过的事业,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使苏俄能够屹立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中?这是他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苏俄的领袖们如何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顾解答创设情景,导入新授,激发求知欲建议使用如下情境创设导入方式:播放俄罗斯纪念十月革命胜利95周年纪念视频,由此让学生回答观看视频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由此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探究1.新经济政策开始时间、内容及作用?2.苏联成立时间、加盟国?3.斯大林模式形成时间?尝试概括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也可以让学生完成“探究过程”部分。)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问题学生自学课文,自主释疑(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助学。学生记忆后,完成“精思巧选”的练习。教师巡回期间,收集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作为讲课过程中重点讲述的问题。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①战争破坏国民经济。②战时共产主义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内容如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D.结合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谈谈你对列宁用新经济政策替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二)苏联成立重点突破:解析史料,层层设疑教师投放材料,指导学生看图片,读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汇总答案,推选代表发言,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他们通过分析历史资料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活动,学以致用:《寄给列宁的一封信》3.情感渗透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世界地图拼图的欧亚部分,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按入盟时间拼接完成苏联疆域。分组活动,中外历史联系:-------中国史上的苏联印记指导学生简单回顾中国历史八年级所学内容,谈谈苏联模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找一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历史中的苏联印记。过渡: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为实现社会对于信函,强调书写要点:1.信封要注意俄国名称变化2.内容体现列宁对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探索所作的巨大贡献出示图片(有条件的播放视频《苏联一五计划》)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1.苏联的全称?2.识图:苏联成立初的加盟共和国?3.尝试归纳俄国不同时期的名称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斯大林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是什么?苏联何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借助历史资料,直观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3.斯大林模式的含义?特点?4.尝试总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一分为二突出主要方面)主义工业化而继续奋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强调: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此处的课堂语言应带有激情,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和拥护)(教师可让学生对比中苏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找出相同点。)教师通过课本插图,适量补充资料,让学生对农业集体化有个感性认识。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对比。课堂辩论:《斯大林模式的利弊之我见》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对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能恰当的对斯大林模式作出正确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强调消极影响,但也要具体分析形成的环境。)拓展延伸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得到哪些启示?中外历史相联系,借鉴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师强调: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结合国情合理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均衡健康发展;保护生产积极性等等。反思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斯大林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苏联成立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补充: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教后反思一节课下来,我的感觉是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点,积极性也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但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1.语言不够精炼,过渡不够自然,缺乏鼓励性语言。2.学生齐答的情况较多,不利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3.再设置“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改进?”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知错就改、实事求是的品质。这样经验教训不会很凸,学生就会很自然总结出这一点。4.自主学习的问题设置的太粗,在细些效果会更好。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