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教案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走进地球”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1.1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的剖面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结构特点;1.1.2了解岩石圈的组成;1.1.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1.2过程与方法1.2.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1.2.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通过探究地球的圈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求知好学的好习惯;1.3.2正确认识地球结构,树立科学的人地观。2.教学重点:2.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2.2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2.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3.教学难点:3.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3.2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4.课程类型与教0.学模式:新授课;引导——发现地理教学模式5.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综合分析法6.教学用具与媒体:多媒体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7.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几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那么,地球这么巨大的一个球体,它的内部,直到地心,又隐藏着哪些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地球的圈层结构。其实,人类对进入地心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封神榜里的土行孙,到1864年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旅行》,都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伴随着2003年美国的科幻片《地心历险记》的情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世界!播放影片(影片中会涉及进入地球内部的方式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观后思考:1.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真的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样,由很多水晶、钻石等宝石组成吗?学生回答:略2.人类真的可以找到地心入口或乘坐地下飞船到达地心吗?学生回答:略引入目前的科学技术虽然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这半径为6400km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那么,既然地下飞船实现不了我们进入地球的愿望,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结构呢,于是人们想到了许多方法,比如说,通过钻井技术,将地球内部的物质提取出来利用火山爆发,通过火山喷出物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组成利用地壳运动,供以下材料:(图片+文字)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1.最深的钻井是不过12k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2.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km。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物质到地球表层;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3教师归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400km,我们所能直接探测到的只是地球浅浅的一层表层,打个比方,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的话,那么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仅仅为蛋壳部分,而对于地球内部,却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人们采取了一种间接地方法——利用地震波。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教师讲解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要求明确一下几个概念:地震波、横波、纵波、不连续面生1: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师:两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呢?生: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问:传播速度快慢的原因是什么?生: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师:什么又叫不连续面呢?生2:从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师: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传播的地震波是否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呢?阅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学生观察。师: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不是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4师: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波速又是如何变化的?生:略师:这两个位置分别叫什么名称,它们因何得名?生:略师(总结):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师:既然如此,我们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将地球内部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其实,如果大家仔细看图的话,也会发现,在地下1000km和5000km处,地震波的波速同样有了变化,因此,我们又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二、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特点(探究式教学)展示图片:1、地壳的厚度是不是均一的?陆壳和洋壳的厚度有何差异?2、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3、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否一致?在图中找到软流层的位置。深度(千米)0369121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速度(千米/秒)SP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54、地核的主要特点?答:略材料:软流层(由于人类尚未直接接触此层,故对其性质都是推测的,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性质。在岩石坚硬处传播快,反之慢。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缓,因此被认定较软,并可能有一定流动性,故名。科学家们推测,此层变软的原因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聚集衰变产热。(我们都知道豆子在热时变软,岩石也一样。)软流层经最新的测量,被认为仍是固体。但在热量集中的地方,可能有局部熔融,被认为是岩浆的源地。)总结: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填充表格,对照幻灯片上的图进行讲解,并适时分析。圈层名称深度(Km)特征地壳平均171000290050006370①固态(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①可能为固态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地核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有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说明地球外部包含有哪些圈层。总结: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圈——提供氧气,水循环载体水圈——生命之源,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6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师: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地球外部圈层之间以及它们和岩石圈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课堂小结: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同样,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课堂反馈8.板书设计: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地震波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本文标题:教案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15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