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三、简答题(1、5、6理解,2、3识记,4了解)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P3-6古语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关于道德修养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答:(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在身体、知会、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2)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普遍的“秩序”,即规律的思想;提出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3)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4)提出统一学制和学年制。(5)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6)建立教学原则体系。包括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巩固性原则。3、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答:(1)关于教育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关于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3)论课程与教材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5)提出儿童中心论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答:(1)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2)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3)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4)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5、《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制度: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学校管理:主张按照地方建制分别设学。(3)教学原则(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预时孙摩的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进和集体教育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课外练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长善救失的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易,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它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贪多、狭窄、自满、畏难。教师只要了解学生这些学习状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就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启发诱导的原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矣。”引导启发学生,督促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4)论教师提出“师严道尊”。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明确了教师的任务,认为教师是培养人“为长”“为君”之人,即为国家培养有治国安邦能力的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6、孟子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什么?答: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1)持志养气:“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养气”培养意念、情感和精神状态,“善养吾浩然之气”(2)反求诸己:“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凡事求严于律己,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评价;(3)动心忍性:即在逆境中得到磨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补:一、了解1、教育的词源P12、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答:(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5)教育学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更加密切3、教育现象: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一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的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二、识记1、教育的定义(1)广义教育: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2)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3)狭义教育的特点: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2、教育学产生和发展各阶段中外教育家们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核心观点答:(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古代教育家主要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朱熹等。主要著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即“四书五经”);《学记》、《颜氏家训》、《四书集注》和《童蒙须知》。(1)孔子、孟子、《学记》观点(简答题)(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式教学方法,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3)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理想目标是培养哲学王。主张教育要由国家办,并且实施强制性教育。他认为不同年龄应该接受不同教育。(4)亚里士多德①著作:《政治学》、《伦理学》②观点提出了灵魂说:灵魂说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生理方面)灵魂、动物的(感觉与欲望方面)他把人的灵魂分三部分,植物的灵魂、理性的(认识与思维)灵魂。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应使年轻的一代得到和谐发展,为将来美好的生活作准备。实施体、德、智三育,提出“自由教育”的主张。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他主张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即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5)昆体良①著作:《轮演说家的教育》(原名《雄辩术原理》)②观点主张雄辩家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不单纯是有才能。班级授课方式的拥护者和提倡者。主张教育应该适应儿童天赋才能差异,因材施教。坚决反对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体罚。他认为体罚是一种残忍行为,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和沮丧。(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教育家及其著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此书被认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福禄倍尔《人的教育》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夸美纽斯、杜威观点(简答题)(3)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关于绅士教育的目的:“白板说”,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是有德行、有学问、有能力、有礼貌的人。绅士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提出了教育的具体原则和方法(4)卢梭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培养自然人的途径: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论各个年龄段的教育:把人的发展分为4个时期,相应有四个阶段的教育,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5)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目的: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要素教育的思想:要求教育要从最简单、最基本,并能为儿童锁接受的要素开始,循序渐进的发展儿童本性的各个方面,强调“直观教学”和“自动教育”。(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科学教育学之父)关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的主张。关于教育目的:分为选择目的和道德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发展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职业选择;二是培养“真正善良的人”。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关于教学方法: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三)教育学的分化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①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②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论述了再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③凯洛夫《教育学》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地位和作用④马卡连柯《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对儿童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出新的前景的教育原则重视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认为适当的运用惩罚是必要的,但不能体罚(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①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理论核心内容是提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③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早期学习的重要性倡导发现式学习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④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⑤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⑥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三、理解1、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答:(1)学校教育活动包括3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2)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者之间有复杂而密切的关系。(3)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二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的客
本文标题:教育学课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