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一)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二)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非国家主体(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跨国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它资本雄厚,科技开发水平先进,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并且拥有良好的信誉。就其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就其影响来看,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不足,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传播,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加强各国联系、增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跨国公司持扶植和欢迎的态度。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跨国公司,改变了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专利的状况。跨国公司的中心活动是对外直接投资。吸引直接投资的经济动因各异,其中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占领国际市场、避开关税壁垒、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等。由于各国对资金的迫切需要,对外直接投资被誉为“全球经济的血液”。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是企业兼并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兼并多是强强联合,是为了优势互补,巩固垄断地位而携手谋求长期发展的合作战略。在这场方兴未艾的兼并浪潮中,得益最多的是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将经受重大挑战。)(三)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管理及其他知识所有权方面的交换关系的总和,由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四)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业由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所谓国际金融,就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融通,即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票和外汇等金融工具经营货币资金,实现巨额货币资金的转移运动,支持各国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提高全球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表现上看,国际金融过程就是国际资本流动。)迄今为止,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金融一体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推动了国际投资的发展,使一国的经济规模不完全受制于本国的国内储蓄和资金积累,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起飞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市场的多变使国际金融业务的风险不断加大,如不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就会爆发极具破坏性的金融危机。(五)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协调,是指两个以上国家,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世界经济领域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是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全球性协调的最初尝试。从理论上讲,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可使各国政策互相接近,使各国经济行为互相配合,起到防止危机、促进增长的作用。在战后世界经济的实践中,尽管这种作用是打了折扣的,但其成效还是明显的。正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协调机制使世界经济保持了总体稳定,经济危机程度减弱,周期拉长,减缓了危机在国际间的传递,在解决国际经济突发性危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发达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现行世界经济协调机制也有很大局限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国际协调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国际经济组织,建立之初是受大国意志支配的,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和惯例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实践中逐步制定的,大国协调一直居于协调机制的核心地位。但是,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惟有协调才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正确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人,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必将进一步完善。)三、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相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新科技革命更是提供了基本手段和物质条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客观上要求加强全球范围的合作。经济国际化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即全球化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必将进一步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局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能够实现最佳组合,使各国有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二)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区域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联系愈益密切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在一定区域内更加自由的流动和有效配置,相互之间采取比对区域外国家更为优惠、开放、自由的政策,并在机制上结成联合体以至国家集团。区域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客观上要求跨越国界更为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使各国经济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的贸易、金融、生产乃至经济政策领域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不可能实现。目前,世界上的区域集团组织有100多个,其成员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分别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从长远发展来看,现存的区域组织的成功能够产生出示范效应,带动一体化在更多地方、更高层次开展,先在区域范围制定共同的规则和程序,再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转变。因此,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形式,是最终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阶梯。(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搞市场经济的国家由原来的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北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这一趋势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世界的面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国内外社会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经济水平,选择、创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尽相同。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普及,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体制,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的语言。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多种模式共存竞争的体系,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经济模式的较量。(四)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历史表明,科技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有利的手段,而且改变了各国实力对比,推动国际关系乃至人类历史的变动和演化。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大大加强。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新科技革命中的“火车头”作用,新科技革命也被称为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是一种基础技术,它不仅可以使用于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可以应用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是一种知识产品,它消耗的自然资源少,可以反复使用,而且使用的次数越多获利越多。信息技术还是一门年轻的技术,待开发的潜力巨大,在信息时代所要着重开发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这一点是没有止境的。基于高新科技在当前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些权威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认为知识经济正在替代工业经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如今知识经济只是初见端倪,它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会在未来逐步表现来。四、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均势。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也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最先走出西方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同欧日相比居于领先地位,产业结构优于欧日,失业率低,重新夺回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一,总体实力转向加强。日本和欧盟国家则因内部困难较多,经济调整进展相对缓慢。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平衡问题更为复杂化。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战后大部分时间里,南北不平衡突出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虽然南北总体差距依然很大,但发展中国家中那些在经济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的骄娇者,它们的“后发优势”一旦得到发挥,将会对西方的优势产生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不平衡规律带来的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变化趋势。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增长差距十分悬殊,尤其是80年代,既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也是南南差距明显扩大的十年。进入21世纪,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虽在缩小,但发展中国家内部因不平衡而造成的两极分化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正是在上述三方面的不平衡的作用下,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大国力量逐步均衡化,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转变,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不平衡的加剧,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增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纷纷以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此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有发生。金融动荡已经成为世界性危机,触目惊心的损失使之备受注目,被看作是“和平时期的头号杀手”。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市场开拓、贸易往来、技术开发等,都依赖于国际资本流通、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金融服务的支持和保障。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即在于此。但金融市场的运作己脱离了物质生产和国际贸易活动而独立存在。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当大量国际资本投向金融市场,必然带来金融业的极度膨胀,对东道国的货币政策、银行系统和金融监督机制乃至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形成巨大压力,金融危机是现代经济中资本过分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三)可持续发展面临全新考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成为国际潮流。它是针对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所谓“可持续性”是指能够持续到将来的能力,而科学界普遍认为目前的人类环境总体上不具备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污染(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破坏)、可再生资源枯竭、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和废弃物问题。事实上,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所有影响发展的因素,包括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它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念提出了挑战,而且直接影响新世纪世界经济的前途。就可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看,它强调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首先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其次,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此外,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改变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的现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共同利益,这就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约束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无限制地开采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理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从根本上改善南北关系,实现人类作为整体的共同繁荣。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提上各国议事日程的是环境污染问题。《21世纪议程》当中有大量篇幅描述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许多环保政策措施。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突破口,通过了《京都议定
本文标题: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1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