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1.以中共中央为核心的“6+1+2”体系党: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政: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军:中央军事委员会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十六大关于入党条件的修改十六大,修订了党章关于申请入党人员身份的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将原来的“其他革命分子”改为“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私营业主可以入党3.党组和党委区别党组不是党组织,只是党组织的派出工作机构,不具备党组织所具备的独立权利。党委党组产生方式由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上级党委决定任命可以批准接受党员可以不可以可以对党员进行纪律处分可以不可以可以召开党代会或党员大会,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可以不可以是否有下级组织有没有与下属单位党组织的关系领导关系指导关系4.中共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主要组织机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二大之后,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任期5年。6.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要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只设在中央和省两级。7.全国人大四项基本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8.人大会议形式:①预备会议: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议程和作其他的会议准备②主席团会议:是全国人大的领导机构,负责主持全国人大会议。③全体会议:是全国人大行使权力的基本形式。④代表团会议:代表的主要会内活动形式,包括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两种形式9.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采取间接、差额的方式选举产生。间接:由下级人大代表代表选民选举出全国人大代表,而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差额:当选人数小于候选人数。10.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分配依据:(1)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适当照顾少数民族,每个民族至少有一位代表。(12%,高于少数民族在总人口的比重)(3)人民解放军的全国人大代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分配给各大单位。(4)为归国华侨分配适当名额。(5)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级地方和人民解放军中的台湾同胞派代表协商选举产生。(6)规定妇女代表比例不低于22%。11.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与别国制度不同:常委会委员与行政、审判、监察机关之间实行“不相容”原则,与总统制国家中的议员类似,而在内阁制国家中,议员与行政官员实行“相容”原则。12.全国人大组织结构及特点:①结构:复合一院制②特点:(1)一院双层结构和职权分工(2)人大代表产生方式多样化(3)代表团制度。13.国家主席递补程序:国家主席缺位,由副主席递补;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补选;补选前,国家主席由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代理。14.国务院会议形式:①国务院全体会议:A.参加人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等;B.讨论科目:重大的形势和政策问题。②国务院常务会议:A.参加人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B.讨论科目:具体的问题15.政协①地位: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机构②政协委员的产生:A.实行委员制,由各党派、各方面协商产生B.更加强调界别特点。③界别划分不尽合理:A.未能涵盖主要的社会阶层,如农民、工人;B.界别特色不鲜明,如特别邀请人士界;C.界别划分不清晰,如中国科协与科技界的区别。④职能:(1)政治协商: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2)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等,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进行监督16.“一个班子,两个牌子”:一个班子:中央军委两个牌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17.宪法对中央军委组成人员的连任没有限制性规定18.中西方司法权独立的五点区别中国司法机关的独立原则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原则司法权为人大赋予,不独立于代议机关,只独立于行政机关司法权为“民意”赋予,即独立于行政机关,也独立于代议机关立法权高于司法权三权平行独立权由集体行使,不赞成“自由心证”说法官、检察官个人享有独立权,赞成“自由心证”说不适用法官终身制适用法官终身制接受党的领导,不搞“超党派”的“中立”“超党派”的“中立”19.职责同构问题:①含义:是指在政府间关系中,不同层级的政府在纵向间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上的高度统一、一致。②职责同构的具体表现:中国的每一级政府都在管理相同的事情。③纵向间政府关系的运行的两大困境:A、一方面是“地方全能”,另一方面是“地方无能”。B、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另一方面是中央的权力被地方所分割。(条块关系)④合理划分纵向间政府职责的思路:每一级政府要管理特定的事务,即政府间职责的纵向配置,自上而下应该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层级递减趋势。(1)越到中央政府,政府管理越宏观,主要集中在全国性事务的宏观调控方面,政治性管理占主导地位;(2)越到基层政府,政府管理越微观,主要职责是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政府行政与居民生活关系更加紧密。第二章:1.“党政关系”——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关系2.中西方政党在执政方式上的主要区别中国共产党西方政党1、政治权力结构的横向关系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全部国家权力行政权或一部分立法权2、政治权力结构的纵向关系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部国家权力中央或联邦整体的行政权力3、执掌国家权力的方式直接领导,包括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间接领导,通过议会的多数地位影响立法或在政府中工作的党员等4、对执政党地位合法性的理解及采取的相关的政治措施历史的选择;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允许资产阶级政党分享政权合法反对原则;强调执政党地位的所谓竞争性,试图以多党竞争垄断政权。3.党政关系的概念:党:中国共产党。政:政权、政府、人大、政协、政法机关、军队以及担任一定政治任务的人民团体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4.为什么说“党政关系”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关系(简答)①中国的各种政治关系和较为重要的政治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党政关系”因素②“党政关系”的特殊地位,在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③从政治体制改革渐次展开的角度看,党政关系的调整是许多项重要改革工作逻辑起点5.党政分开过程中需要澄清的六点问题:①党政分开不仅仅是党政分工。②党政职能的划分不等于实现了党政分开。③党政分开不是单纯的党政分权。A.试图把党从政府过程中分离出来是错误的。B.加强党的领导并不是要扩大党组织的权力,而在于改善党的领导。④党政一把手之间的不同意见分歧不等于党政不合。⑤党政分开也有赖于政企分开。⑥党政关系不仅仅是党与政府的关系。6.规范党政关系的要点:(了解)①明确中国共产党对人大、政府、人民团体等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②推进党对人大、政府领导的民主化。(决策和人事)③转变党的工作和活动方式,特别是要注意不能以政策替代法律。④努力实现党政行为的法制化。⑤除少数特殊单位以外,党最好实行普遍的属地制的领导体系。⑥在中央、地方和基层实行不同内容的党政关系改革。⑦党政关系规范化还有赖于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工作的完善。第三章1.“利益群体”与“利益集团”的区别:利益群体:无明显的压力行为;非政治性社团。利益集团:有明显的压力行为;是政治性社团。2.“工人群体”与“工人阶级”概念的区别:(自己画)3.“官员”与“干部”的区别:“干部”是指所有被政府人事部门承认具有“干部”身份的脑力劳动者。“官员”是指国家公务员和党派机关、人民团体等专职从事政府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只是“干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4.“官员”与“知识分子”的区别:①官员在具体利益和表达利益要求的方式上与知识分子是有区别的:②官员掌握政治权力,其知识和能力通过权力这个中介释放出来,并影响其他社会成员。5.官员群体在意见表达过程中的特殊性特殊性:既是意见的表达者,也参与决策与执行。需要注意的一点:支持和鼓励正常的意见表达,同时加强监督和自律,防止“以权谋私”。6.有关农民的几种界定:①职业角度:通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劳动取得全部或大部分经济收入的农民——“狭义的农民”②户籍角度:所有具有农村户口的人。——侧重身份的划分。③居住地角度:所有居住在农村的居民。7.农民工群体:①农民工群体的界定: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民身份,从事第二、三产业职业的工人。一类是乡镇企业工人;另一类是流入到城市中的打工者(狭义的农民工)②农民工群体形成的原因:A.城乡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而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求出路;B.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转非”,对农民转为城市居民身份设定种种苛刻限制性条件③农民工群体意见表达现状:农民工成了中国的弱势群体。④农民工群体的未来发展:A.内部动力:从政治的角度看,农民工群体属于较少受政府直接支配的“市民社会”性的力量,迅速提高民主意识的潜力很大。B.外部推动: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始出现农民工的身影。C.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这一群体将在未来逐渐消失,融入产业工人队伍中8.“两栖人”的界定:“两栖人”是指那些同时具有双重利益群体背景的社会成员。停薪留职人员、“红顶商人”、请长假外出谋职者第四章:1.意见表达群体分类:(自己画)2.公民意见表达意愿的分布规律①城市的比例高于农村;②文化层次高的高于文化层次低的;③经济收入水平高的高于经济收入水平低的④较多接触政治的人高于较少接触政治的人。3.中国公民意见表达的传统途径:①组织化渠道:比如,单位职工通过单位反映情况,城市居民通过居民委员会,农村居民通过村委会反映情况等。②信访制度4.信访:一种有特色的意见表达形式①含义:就是公民通过书信、电报、电话或访问等形式,向党政机关及其负责人,以及人民团体、新闻媒介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意见、要求、申诉和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控告、检举。②机构设置情况:A.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等,都在自己的办公厅设有信访局,有的设置有人民来访接待室。B.党和政府的各级地方政权组织也都设置了专门的信访机构。③信访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A.集体上访中存在违法或过激行为B.“踢皮球”现象C.群众“越级上访”与地方政府的“截访行为”D.信访渠道还不是十分畅通E.邮局困境:类似于收发室的功能F.“头痛医头,脚痛医脚”G.个别领导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④信访制度的发展定位问题A.信访制度将长期存在B.科学定位信访功能⑤信访制度将长期存在的原因分析A.中国民众,自古就有“清官情结”和“拦轿喊冤”的传统。B.基层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成本相对较高。首先,经济成本较高。其次,时间、精力有限。C.信访可以起到调节和缓解矛盾的弹性功能。⑥科学界定信访制度的功能A.还原信访制度本身民情反映的功能。B.强化信访制度的沟通职能。C.剥离公民权利救济功能。5.专业性意见表达个体:是指,受党员和特定方面群众的委托,专门行使表达民情民意的权力,是有合法身份和特定法律地位的意见表达主体。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党代表意见表达的基本方式:讨论并通过同级党的委员会提交给大会的报告。7.政协委员的意见表达方式:①审议各级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②提出议案;③列席同级人大全体会议旁听和参与讨论同级《政府工作报告》;④做大会发言(人大代表不能)8.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各级政协9.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是“非公有经济”方面的工商联。具有统战性、民间性、经济性相结合的特点,不代表国有企业第五章1.意见综合与决策的区别最终成果性质主体意见综合政策选择方案带有协商性质的社会活动,多少带有一些“讨价还价”的余地主体比较广泛,主要是若干政党决策最终决定严密的法律过程决策主体只能是国家机构综合不是决定!而是政策选择。2.党内民主现实中的偏离:“立体式的代行
本文标题: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1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