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当代文学名词复习思考题
当代文学复习思考题1、十七年文学: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2、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北平召开。(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茅盾、周扬为副主要委员)。大会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总结、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确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当代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展开方式和方针政策,制定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第一次文代会常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3、三红一创保林青山:对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的简称。《红旗谱》《红日》《红岩》《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4、农村题材:建国后新中国文学的概念,是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概念,它与工业题材,军事题材相对应,表现不同的生产领域力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其基本叙事模式。5、《我们夫妇之间》批判:1950年《人民文学》发表了萧也牧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小说讲述一个出身于知识分子的干部与工农出身的妻子之间的生活习性的冲突,最终矛盾解决,他们重回家庭的温馨。小说虽然描写了妻子的一些固执的缺点,对城市生活的抵触情绪,但整体上还是歌颂了工农出身的妻子的高尚品格。1951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涌的批判文章《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认为萧也牧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来看待工农出身的干部,以旧观点、旧趣味嘲笑劳动人民。这反映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城以后,在文艺创作方面初步产生的一种不健康的苗头,应引起警惕。1951年6月20日,《文艺报》发表读者李定中(冯雪峰的化名)的《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一文,认为作者已经站在了敌对阶级的立场上,是对劳动人民的玩弄。1951年8月17日,《文艺报》刊登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的一封信》,肯定了陈涌的观点,认为小说对毛泽东确立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存在危害性。1951年10月,萧也牧在《文艺报》发表检讨书《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6、电影《武训传》批判: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由毛泽东参与修改和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发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也由此拉开了建国后波澜起伏的文艺战线批判运动的序幕。社论认为影片所持的“改良主义”立场,损害和“污蔑”了中共的以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思想和实践,因而问题具有“根本的性质”。武训身处清末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不去推翻而是投降于反动的封建统治者,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它得免于死亡,是丑恶的行为。毛泽东的批评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历史”的不同阐释的合法性;文学创作的“修辞”性质和作家的“虚构的权力”。7、中间人物论:1962年8月,邵荃麟在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提出,指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所以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8、中间阶层作家:区别于自由主义作家和左翼革命作家,又称为进步作家,如巴金老舍,曹禺,朱自清等人。9、三十万言书:胡风1954年3-7月,写成《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上乘中共中央,驳斥林、何二人的文章。他认为林默涵、何其芳二人的文章暴露了长期插在读者和作家头上的五把理论刀子,即共产主义世界观、工农兵生活、思想改造、民族形式、题材等五个方面的理论观点,而操纵这五把刀子的是“宗派主义”。据此提出文艺从理论到组织要全面改革,并提出具体方案。10、《陶渊明写挽歌》:陈鹤翔借助历史题材,知识分子心声的曲折表露。11、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12、政治抒情诗:50年代将集体想象和政治理念内化为个人的情感的诗歌,一方面表达对新中国的歌颂,一方面抒发个人雄壮的情感。如贺敬之,郭小川。13、新民歌运动:1958年新民歌运动,极端体现了文学艺术的政治功利性特征。1958年2月,诗人萧三挑选登出,称之为最好的诗。由于毛泽东的介入,新民歌运动变成了一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与政治运动,同时提出要搜集民歌,认为民歌是中国新诗的一条出路。毛泽东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由此成为影响中国文艺创作的两结合的美学信条。民歌运动掀起。郭沫若周扬编选《红旗歌谣》三百首。何其芳卞之琳等人反对,但遭到了批判。评价:这些民歌并不是群众在日常生活劳动中自发的创造,而是有许多知识分子参与,有的就是政治命题作文,虚假浮夸的现象大量存在。实际上是政治动员发起的一项社会主义文化实验。意义:其一,使政治艺术化或魅力化。其二,对文学祛魅化。其三,社会主义文化的偶发性与广泛性。14、第四种创作:在50年代的百花时期,戏剧界也出现了一些颇有艺术个性的剧作,因为与主流戏剧创作略有差异,被称之为第四种创作。代表作是岳野《同甘共苦》(有《我们夫妇之间》的影子),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赵寻《还乡记》。15、《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1961年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以吴南星为笔名在北京的《前线》杂志开了一个三家村札记专栏。《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作者马南邨(本名邓拓,马南邨乃其笔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三家村札记》也是杂文集,后来被姚文元批判。16、八个样板戏:文革时期的主流文学艺术,包括《杜鹃山》《红灯记》《海港》《龙江颂》《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17、白洋淀诗群: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插队,形成了白洋淀诗派,主要诗人有:芒克、根子、多多等。有芒克《天只》《十月的献诗》根子《白洋淀》等等。他们的诗作现实了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暴力的批判,生命中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而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的带有现代主义色彩。18、天安门诗歌:1976年4月5日前后,为悼念周恩来总理,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群众性诗歌运动。19、伤痕文学: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20、意识流:王蒙小说的描写手法,偏重于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感觉。如《春之声》《夜之眼》。21、三个崛起:今天派诗人发表的朦胧诗引发的讨论,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22、三恋:王安忆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23、现代派的四只小风筝:王蒙,李陀,冯骥才,高行健四人之间关于现代主义的看法交流的通信和讨论被称为现代派的四只小风筝24、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26、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出现的由知青群体构成,寻根文学一方面也是追踪现代主义的结果,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启示作家回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可以具有现代性。一方面是具有温情脉脉的人伦美德,显示出中国传统的精髓,另一方面是怪诞愚顽的劣根性,显现出令人绝望的生存困境。如韩少功阿城。27、先锋派:当代的“先锋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但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曙明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崭露头角且颇有潜力的新秀。28、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29、晚生代:晚生代作家文学史上的迟到感,他们出现在先锋派作家之后,艺术挑战的背景已经失效,他们不再具有变革的悲壮感,只是个人经验写作。晚生代艺术风格:没有相近的艺术风格,但有明显的当下性的特征,晚生代的写作重新强调了故事和人物,特别是个人的自我经验。30、三垛:铁凝的《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31、新生代诗人:8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发生了新的转移,加上“朦胧诗”的讨论和新潮诗歌长时间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一些“归来”诗人的创作渐趋沉寂。与此同时,推动新潮诗歌的一批青年诗人的后期创作,也更加热衷于艺术实验,迷恋抽象观念,因而也愈来愈远离现实生活和读者的感性经验。加上其中的一些骨干力量先后脱离国内诗坛,或转向其他体裁的文学写作,“朦胧诗”的创作和讨论的浪潮也开始消歇。在这期间,从新潮诗歌内部孕育生成的一股新的更年轻的创作力量,开始登上诗坛。他们被称之为“新生代”诗人。32、新现实主义:戏剧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纳探索戏剧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使作品既富于历史与情感的内涵,又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形式。这种兼容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戏剧被称为新现实主义。33、《负暄琐话》:《负暄琐话》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张中行,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而笔下总是轻松中含有严肃,幽默中含有泪水,是学者散文的代表。34、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或大散文):在8090年代散文创作中,有些作者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一些融会学者理性思考和个人感性表达的文章,这类随笔式的散文被称为学者散文或者文化散文。如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等;学者散文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厚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中,不特别注重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较为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35、现实主义冲击波:也被称为河北的三驾马车-何申,谈歌,关仁山。他们的作品贴近百姓,关注新时代,揭示新矛盾,展现新生活。书写改革开放农民和乡镇企业面临的困难,也写出承担道义责任的新一代改革家的形象。36、晚郁现象:达到成熟期的作家,在艺术上更为自觉和自由,甚至有一种任性的放纵与老道的节制达到奇妙的统一,这就是汉语白话文学的晚郁时期,它不同于晚期风格的概念在于,后者是指某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情况,而晚郁时期是指一批人,一种文学,一个时期的现象。简答题:1、评价《讲话》的内容和影响。核心问题是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功能)。不承认文学的独立品格和地位,一切文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现实政治是文学的目的,而文学则是政治力量为实现其目标必须选择的手段之一。《讲话》涉及的问题:立场与世界观whoareyou?作家应该放弃个人的立场,即放弃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潮中形成的以个体为本位的认知方
本文标题:当代文学名词复习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