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寻求突破-东丽图书馆
1VIEWOFCULTURE文化广角2009年第3期总第15期东丽区图书馆主办■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寻求突破■欧洲人幸福感源于“人性化”而非“现代化”■端午节的起源习俗■LouisVuitton世界的万人迷■东丽湖华侨城项目正式签约■文化局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2文化广角主管:东丽区文化局主办:东丽区图书馆E-mail:dl_culture@126.com电话:24390127地址:东丽区跃进路46号邮编:300300双月刊单月出版内部交流仅供参考本馆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敬请垂询目录文化热点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寻求突破社会文化欧洲人幸福感源于“人性化”而非“现代化”传统文化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品牌文化LouisVuitton世界的万人迷特色文化文博会何以能点石成金休闲文化外国领导人爱读什么书文化博览“望闻问切”鉴木雕聚焦东丽东丽湖华侨城项目正式签约文化局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四合庄小学“宏蕾”京剧社团成立3文化广角----文化热点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寻求突破如果说文化产业能够在危机中逆势上扬,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它能拥有这种机遇?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文化产业能否抓住机遇并成为信心支撑?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众多专家,他们认为,文化产业的这种机遇与它的特质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在已经制订的方向上坚定不移走下去,适时适当进行调整,就能在已经起步的基础上,使我国文化产业不失时机,获得跨越式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质有助于金融危机中的自我保护在分析文化产品特点时,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王强教授认为,从边际效用的角度看,文化产品消费有别于其他产品消费,这使文化产业的“抗寒”能力有别于其他产业。他说,在一般的物质产品消费中,普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文化产品消费则有特殊性,其边际效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出现递增的趋势。为此,王强作了形象的比喻:当一个人第一次看一本书时,或许不甚了了,第二次看时,理解比第一次深刻,有了一定收获;第三次看时,他可能把书的内容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使这部书的效用不断增大。再如一首经典歌曲,人们反复吟唱,百听不厌;一部经典电影,人们观看几遍,仍然历久弥新,回味无穷。文化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江则注意到,在文化产品的成本结构中,物质资源所占比重小,产品生产的初始成本高,复制和流通成本较小,这就使得“文化产品收益能够依靠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实现最大利润,自然增强了文化产业在危机面前的自我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它即使面对危机依然可以有所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齐勇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更加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一点在危机中弥足珍贵。历史经验表明,经济衰退,可以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契机,而文化产业理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王强说:“在经济下行环境中,文化产业与信息、旅游、体育等产业本就存在的边界模糊化趋势会更加明显”,这将使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进一步从受危机影响较大的产业向文化产业转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教授很看重文化产业在危机中所获得的“时间差”。“文化产业由于自身特点,受金融危机波及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影响滞后,这使其有了更多自我调整的时间。”在他看来,利用这一时间,文化产业应加快完善产业链,加快与信息和数字技术对接,从而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文化历来是人类缓解社会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这其中,社会成员对文化产品的自觉消费扮演着重要角色。张颐武认为,在经济“寒冬”中,人们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来缓解压力,需要通过对社会现实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更需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增加希望、增强信心,因而会比经济发展顺畅时,更主动地从精神文化中寻求慰藉获得安慰。“文化产品所能发挥出的‘疗伤’功效在这期间将更为明显。情感共鸣、精神放松、信心增强的感受或许就出现在欣赏一场演出、观看一部电影之后。”由此他特别强调,在危机中,文化产品应该适时调整,使产品内涵与当下社会心理特征更趋吻合,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接受习惯。齐勇锋还注意到,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依然很大。他告诉记者,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属于文化消费活跃阶段;3000美元以上,是文化消费大幅提升的阶段。我国去年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均4文化消费水平只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消费潜力远未释放出来。他说:“促进更多成本低但更具创意的文化产品涌现,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就能够增强对民众文化消费的吸引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近年的政策扶持下蓄势待发在经济持续下行之时,我国各地文化产业却一枝独秀,生机盎然。今年元旦以来,一到三月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17%,其中尤其是电影、图书和舞台剧,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文化部部长蔡武认为这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专门论述了文化建设,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我国在文化发展思路上,首次正式提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分法”。之后,中国政府在完善产业政策、培育市场主体、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产品出口、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2004年4月,山东淄博的民营企业——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同时获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权”,以此为标志,民营书业开始享受与国有新华书店完全平等的政策空间和竞争平台。此后《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以及《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规定了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范围和原则。据统计,目前民营出版物发行网点已占全国发行网点总数的69%,占全国一般图书市场50%的份额。全国参与拍摄电影的民营影视公司达140余家,社会资本参与拍摄的影片数量占总数的7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成思行认为:“正是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加快形成了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待续)摘自:文化传播网文化广角----社会文化欧洲人幸福感源于“人性化”而非“现代化”4月中旬,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官科花了9天时间,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开始,途经威尼斯、佛罗伦萨,再到中南部的罗马以及庞贝,将昔日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游历了一番。近日,本报记者对正在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交流学习的官科进行了采访。中国青年报:行走在欧洲,你最受触动的是什么?官科:在欧洲,每幅风景落入我眼中,总能折射出祖国的情形,我看到的种种差异绝对不是用“发达”和“发展中”,或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可以简单解释的。很多人用“大农村”形容过欧洲。从表面看,相对中国的大城市,欧洲的现代化设施显得古老陈旧。但是,欧洲人和中国农村人的生活状态有着天壤之别。中国青年报:在一般人印象中,欧洲人有较高的“幸福指数”,你怎么看?官科:我感觉,欧洲人的幸福感,源于“人性化”,而非“现代化”。5就拿交通来说,意大利米兰地铁站里墙壁上灰尘厚重,罗马的地铁墙壁更是被涂鸦得千奇百怪。地铁班次间隔的准确性,也较国内地铁有很大差距,但是却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的需要,交通网络十分便利发达。以西班牙马德里为例,在周末的凌晨,公共汽车会沿着每条地铁线接送乘客,弥补地铁关闭时给人们造成的不便。在意大利,有3个公司提供高中低档各式列车,富人能享受豪华服务,我们穷学生也能自由穿梭。中国青年报:像北京、上海这样有历史感的城市如今都高楼林立,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气息。在意大利,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城市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官科:欧洲的城市,大多重视的是历史文化。我去的那几个城市,没有一个拥有高楼大厦。罗马整个市区没有一幢现代化建筑。当我看到古罗马城的复原图时彻底呆住了——今天的罗马和两千年前几乎是同一个样子。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从来没有摈弃过自己的文化。两千年来,他们一直以古罗马时期的文化为荣。他们民族的文化,就是这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通过建筑、艺术、价值观,不仅抵御住了外来文化的侵蚀,并以富有魅力的姿态向世界开枝散叶。我觉得,一个城市的风格,表面上看是建筑设计的问题,实际上是当地居民文化心态的体现。欧洲人对自己文化历史的热爱与忠诚,使得他们的城市变得独一无二,古老庄严而又风情万种,这也印证了那句人们常说的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你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可能来尊重你和欣赏你。经济的繁荣只是基础,文化的兴盛才是内核。这提醒我们,不能光建造出现代的城市,却再也无法识别出中华民族的味道。中国青年报:据说欧洲人最普遍的休闲方式,就是坐在广场的椅子上喝咖啡或小杯啤酒,晒太阳。你在那儿体验了这样的生活吗?官科:说来有趣,我试着模仿过,可是怎么也做不到一杯咖啡喝一下午——坐不住,说到底还是心里没法像他们那样悠闲。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应该属于有钱又有闲的人。可是很明显,大多数欧洲人也不属于这类人,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哉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保障发达。据我了解,在德国,一个失业的人每月可以获得政府700欧元的补助;在瑞士,每个月的失业救济高达1500欧元。这些救济金足够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因此他们不用担心失业。在德国,如果每月拿出工资的15%购买保险的话,就不用支付医疗费用,在退休后还会拥有一笔颇为丰厚的养老金。我国的情况是,即使月薪拿到5000元或者8000元,很多人也不会从内心深处感到安全和放松,因为有太多后顾之忧。要考虑房价那么贵如何栖身,要考虑失业了怎么办,生病了有没有钱看病,以及老了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如果大多数风险都让个人来承担的话,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人都是会有不安全感的。摘自:凤凰网文化广角----传统文化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6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
本文标题: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寻求突破-东丽图书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