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教材:《中国古典文献学》作者:孙钦善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上课班级:06、07专升本课时:72第一章:绪论一、课程性质二、内容安排。本书不包括后记一共有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绪论部分先对中国古文献作了一个综述,接着叙述了古文献学的内涵和意义。接下来我们就要讲,所以这里不再重复介绍。第二章为目录。目录是古典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块面。平时同学们接触的一般都是一个单书目录,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目录不过是告诉了我们哪一个内容在书中的多少页,所以大家也并不去关注目录,并认为目录没有什么更多价值。实际上目录的价值是非常大的,而我们古文献学研究的目录不仅包括单书目录还包括群书目录、史志目录、图书馆目录等。而对这些目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都比较熟悉吴敬梓,知道他写了一部小说《儒林外史》,非常有名,广受读者学术界关注。我们普通读者在了解吴敬梓的时候都是通过他的这部小说,并不知道吴敬梓还有其他作品,或者就是有也不去加以关注。但作为一个学着或研究者来说,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过说吴敬梓“所著有《诗说》七卷”而且该著作已失传。除了吴敬梓好友程晋芳《文木先生传》、王又曾《书吴征君敏轩先生文木山房诗集后》、沈葆贞《重修安徽通志》、民国《全椒县志》都曾言及吴敬梓著《诗说》。同治八年(1869)金和在《儒林外史跋》中说:“先生诗文集及《诗说》,俱未付梓(余家旧藏抄本,乱后遗失)。”从此,《诗说》便销声匿迹了。胡适《吴敬梓传》均言现已不传。现代出版的各种关于吴敬梓的研究资料集均未收录。大家都知道吴敬梓著有《诗说》,因为失传都未见到,直到1999年复旦大学博士周兴陆在上海图书馆将其发现。怎么发现的呢?其实是很容易的,就是通过目录。通过上海图书馆的古籍目录发现。作者佚作的发现对于了解一个作者来说具有重2要意义,而要想有新的发现,首先我们必须通过目录知道作者有过那些作品,再次通过目录找到这些作品。这里,就显示了目录的功效。第三章为版本,也是古文献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分为五个部分。也是同学们相对比较陌生的一个部分。同样也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同学们所见的版本一般都是经过整理点校后的版本,你们看小说古籍一般都是人人民文学、上海古籍、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并不是这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不好,而是作为研究来说或者作为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些关于版本的知识,知道一些重要作品的重要版本,这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也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都喜欢看小说,古代小说中大家最喜欢的莫过于《红楼梦》,因为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红楼梦》中描写了很多奇女子,我们熟知的便是金陵十二钗。其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是秦可卿。这个人的命比较不好,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关于她的死因,同学们见到人民文学或上海古籍等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中都写的是病死的,当然并没有描写具体病死的原因。如果我们熟悉《红楼梦》版本的话我们知道,有一个很著名的版本就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今残存十六回,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共十六回,无目录。四回一册,共四册。乾隆竹纸抄成。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描写秦可卿时写的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我们平时见到的版本写的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卫”,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全书的话,就会发现后者的安排的确有些不合理之处。所以说版本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第四章为校勘。也是古文献研究中必备的一个方面。古文献经过传抄刊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在阅读古文献的时候必须得对其进行校勘工作,以保证我们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如我们在《吕氏春秋·察传》中学到的本来是“乐正夔一足”意思为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足够了,但有人却将其理解为乐官之长夔有一只脚;“丁氏穿井得一人”本来为家有里有了井无需专门派一个人在外面打水,多得到一个人的使用,却将其理解为“丁氏家打井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晋师三豕过河”实际上是“晋师己亥过河”。如果没有考证历史史实的这些注解,我们在阅读古书的时候就可能犯以上所说的错误。第五章为辨伪。第六章为辑佚。3第七八九章在古汉语课程上我们已经讲过,又由于课时有限,我们就不给大家讲了。接下来是第十章古文献的内容考实和十一章的古文献的义理辨析。我们主要把重点房子前六章。可以看出,我们古文献学课程讲述的是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更侧重的是研究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掌握第一手材料,多读作品,然后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当想法成熟后再利用文献学的知识和方法加以研究,这样就成熟了。现在文献学也成了很多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但对我们学生而言,最基础的还是把作品读懂读透,不要犯常识性的错误。古代作家和现代作家相比一般更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在中古时期,引经据典几乎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对于我们平时写作引经据典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可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产生醒人耳目、启人智慧耐人寻味的作用。但对于我们初入门经的人来说引经据典一定要慎重,不可错用或者断章取义。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很多人不懂词语意思而乱用的现象。特别是现在的很多明星讲话写文章总喜欢引经据典以显示自身文化素质,而恰恰由于引经据典张冠李戴闹出许多错误和笑话,不但没有显示出较高的文化素质,反而引来一片批评和嘲讽。比如湖南电视台一主持人在某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给学生上课,把“棘手”读成“辣手”;一在新歌演员在其新歌《念奴娇》中,将“羽扇纶巾”的“纶”念成“伦”;戴佩妮在新歌《一个人的行李》中歌词为“我要一个人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被指责犯了常识性错误;某当红明星在博客文章中写到“十年一梦,赢得薄名”出自晚唐诗人杜牧《遣怀》中“十年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此处的引经据典却不甚恰当;还比如说春晚一个舞蹈过后一主持分说“真是美轮美奂”而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高大众多的;据报道,陈水扁在去年深入基层到海滩捡垃圾。在卖力捡了满袋垃圾后,陈水扁赞扬台湾志工精神时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报道称,太阳太大了,陈水扁被晒昏了吧。不料,没过几日台湾的“教育部长”杜正胜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还要拍马屁“护主”。杜正胜说,“罄是用尽,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4实际上“罄竹难书”是指一个人坏事做尽,是用来骂人的负面成语,且已经沿用上千年,出自《吕氏春秋》原文为“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世因此以“罄竹难书”比喻人的罪状之多,难以写尽。第一节:中国古文献综述一、什么是古文献一般所说的古文献实际上是汉语古文献,我们本书所学的就是沿用了这个称呼,在汉语里,“文献”一词起源很早,《论语·八佾》(1)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2)不足徵(3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4)不足徵也。文献(5)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注释】(1)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做一佾,舞蹈用人的多少,表示贵族之间的等级差别。“八佾”为八列之舞,是宫廷舞中用人最多,等级最高的舞蹈形式,只能为周天子所用。古代礼教社会,等级森严,等级不到而僭用者,是以下犯上,视同篡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原文是说孔子对鲁大夫僭用天子八佾舞很愤怒,称:“如果连这样的事可以容忍,那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了呢?”。(2)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3)徵:证明。(4)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5)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可见,当时的文献中的“文”是指文献典籍,或者说是文献材料;而“献”则是指贤人,书中将其解释为“保存在知识丰富的长老那里的口头传说材料。指代古代圣贤也好,传说材料也罢,到了后来“文献”则成为一个专门的词语,专5指由文字记录的书面材料。我们所用的“文献”就是这个意思。而我所涉及的古文献则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传世古文献,一是出土古文献。传世古文献一文献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指成文后不断流传的文献,构成我国古文献的主体。此类文献在产生以后,在流传、整理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就语言文字而言,语言是相对稳定的,即基本保持文献写成时的语言,但也有根据后代语言改变前代语言的少数情况,但毕竟是少数。文字是变化的,即随着文字形体的变化而在传抄、传刻时改变;就文本形态而言,外在形态与内在形态,外在形态的变化经历了竹书或帛书、纸书,写本、印本、电子版本等内在形态的变化如由单篇流传到编纂成书,成书之后又产生了署名、标题、篇、卷、编次、名称、序文等体例上的变异,即所谓的变乱旧式。内容上的变异则表现为窜改、歪曲和伪造等,但与形式相比却小得多。前人早在这些方面已有总结,如余嘉锡《古书通例》一书就谈得相当全面、系统。其中讲到:“周秦古书,皆不题撰人。俗本有题者,盖后人所妄增”、“古书之命名,多后人所追题”、“古书多无大题,后人乃以人名其书”···如《红楼梦》一书根据其“缘起”所记,就有五个题名,最初名叫《石头记》,后因空空道人改名“情僧”,所以把它改作《情僧录》。不久,吴玉峰将之命名为《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又给予《凤月宝鉴》的名字。后来曹雪芹更命名为《金陵十二钗》。不久,甲戌年,脂砚斋抄阅再评,复其旧名曰《石头记》。因此,了解古文献在流传当中产生的种种变异情况,对于正确认识传世古文献很有必要。二、古书体例特点余嘉锡《古书通例》:“周秦古书,皆不题撰人,俗本有题者,盖后人所妄增;古书之命名,多后人所追题;古书多无大题,后人乃以人名其书。”6张舜徽《广校雠略》:“古人著述皆书成之后始有大题;《论语》、《孟子》之名皆后人补题;经传篇题多经后人增损等。”三、传世古文献的流传情况传世古文献在传统目录分类上最后确定为经史子集四部,书中详细介绍了以下四类书成书、流传等有关情况。《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汉初战乱,先秦书籍大量失传,其中包括儒家经典《尚书》。直到汉景帝时,才在老儒伏生家中发现一部《尚书》,由先秦的古文(即篆书)所写。于是朝廷出力,将书翻译成今文(即隶书),并做为太学的教材讲授。之后不久,在孔子后人孔安国那里又发现一部《尚书》,也为古文所7写,与伏生《尚书》有不同处。但这部《尚书》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只在民间流传。于是称伏生《尚书》称为《今文尚书》,称孔氏《尚书》为《古文尚书》。正因为《古文尚书》只在民间流传,所以后来在战乱中又失传,直到东晋《古文尚书》才再现江湖,但
本文标题:文献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