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对策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对策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国家安全、国防军事的辨证关系,了解国家周边安全环境以及相关国防理论,熟知我国应对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策略,增强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更加自觉地关注国防、建设国防,成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主要内容(一)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二)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和安全状况评价(三)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主要问题(四)我国与周边主要国家的关系现状(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趋势(六)我国应对新的国家安全形势的策略(七)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思考题1、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2、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和安全状况评价3、我国应对新的国家安全形势的策略4、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几个概念的理解(一)我国周边环境地理上的周边环境是指与我国领土和领海有直接接壤关系的国家。从军事上讲,我国周边环境是指包括地理上周边和对我国有直接军事影响或军事威胁的非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状况的综合态势。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1、我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2、我国周边地区人口众多,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3、我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4、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改善合作日益频繁。(二)国家安全广义:即新安全观。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狭义:传统国家安全,主要指国防,即抵御外来的入侵或防止战争波及。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长期共存人们把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称为传统安全观,把军事威胁称为传统安全威胁。把军事以外的安全威胁称为非传统安全威胁。两种安全威胁是长期共存的。二、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和安全状况评价1、中国国家安全态势(1)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邻国20个、惟一未统一的大国、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对华能源战略。日本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印度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2)新型核力量崛起我国周边,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2002年底,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后50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朝战、越战曾延缓了美国强行“登陆”的企图。“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我国固有的周边安全问题一直是“多项并举”。一是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二是南沙及其海洋国土被蚕食。三是“藏独”、“东突独”隐性发展,战略对手肢解中国的意图阴魂不散。•日本高官公开表示:“中国必将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我热切期待着中国的崩溃。”•美国一位著名学者写道:“中国在新疆的麻烦,对美国是一个诱惑……只有当新疆穆斯林分子走武装斗争道路时我们才能利用它。”(5)我国的自身安全力量:基础势弱,主体失衡,潜力增强。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涉外经济安全矛盾日益表面化。(原油年进口约为7000万吨,一半以上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其中4/5经由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而该运输线掌握于他国手中。)科技发展势头渐强,核心知识产权总量有限在科技发展上,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国高技术自主开发能力有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少。基本不具备生产核心技术产品能力。如高端产品的电子芯片。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安全主权受制于人。90%以上的软、硬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我国的信息系统防御力量较弱。主体失衡:军事实力中战略威慑强于常规力量,常规力量只适于陆上国土防御,信息化作战能力尚待提高。三、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主要问题问题一:祖国统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反对台独的历史机遇;两岸交流的历史机遇;政治对话的历史机遇;争取民心的历史机遇。挑战:两岸共识的积累(对“一国”的理解);国际活动空间上的冲突(一个中国);国际干扰因素长期存在(尤其是美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蔡英文当选台湾领导人以后,台湾的未来会怎样?问题二:海洋权益——与周边国家纠纷复杂东海问题(日本、韩国)南海问题(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一)东海问题东海争端:东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日本却提出以东海中心线为界,企图占去我2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日方主张按中间线划分:(包含钓鱼岛、琉球群岛、冲之鸟礁)日本关于以上诸岛主权依据:1.无主地先占2.时效取得(实际控制)(以上二者皆不足以立论)权宜之计搁具争议、共同开发临时性,象征性互利性,合作性中日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时间:2008年6月18日,中日双方同时宣布,中日双方经过认真磋商,同意在实现有关海域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各自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在东海选定适当的区域迈出共同开发第一步。意义:首先,有利于稳定东海局势,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其次,如果通过联合勘探能找到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油气资源,将为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第三,有利于两国增进互信,推动在其他领域开展互利合作。(二)南海问题1、地理位置南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海(即南中国海,SouthChinaSea)南部,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分布海域最广、岛礁最多、位置最南的群岛,南海诸岛归海南省管理。注: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2、战略地位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文莱,附近海域面积达70万平方千米。南沙海域的自然资源丰富,其南部东部和西部的外缘地区,如曾母盆地、礼乐沙盆地等都蕴藏油气资源,具备相当的商业开采价值。•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南沙群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发现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对石油等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于是,南海这个被探明其石油储量不亚于波斯湾的宝藏立即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亚太形势和安全的变化,南沙群岛问题进一步突出和复杂化。•70年代以来,越南、菲律宾、印度以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都对南沙群岛提出了领土要求,并先后占领一些群岛或者岛礁。有的国家大举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1.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丰富的油气资源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2.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3.南海的战略价值:(1)扼守两洋、制约八方,是波斯湾——印度洋——南海——太平洋航道上最重要的一环;(2)第一岛链争端的前沿阵地,冷战虽然结束,但是针对中国的第一岛链封锁却仍然存在;(3)是我国对外货物运输的生命线;各国对南海岛屿控制情况•越南:29个岛屿之多。•(鸿麻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东礁、六门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菲律宾:目前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8个岛礁(中业岛、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司令礁)•马来西亚:5个(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文莱:2个•印度尼西亚:3个•中国:9个(包括台湾地区控制的2个)南海错综关系分析•越南:主张南海问题东盟化•菲律宾:南海问题国际化•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地区霸权的维护•印度:东进太平洋战略、钳制中国•日本:增加在东海权益上谈判的筹码、本国海上生命运输线•中国:双边谈判,当事国之间协商•其他各国:浑水摸鱼,捞取好处南海当前形势•谈不拢:各国态度强硬•打不了:•(1)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2)外部势力的介入•拖不起:根据国际法,被占五十年的岛屿会被认为丧失主权,而我们南沙很多岛屿已经被占领三四十年了。中国目前现状•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努力突破“拉美瓶颈”;•对周边海域资源开采有心无力,技术赶不上;•底气不足,缺乏一只足够强大的蓝水海军作为最终筹码;解决对策•NO.1WAR—战争•NO.2GIVEUP—放弃•NO.3NEGOTIATE—谈判1.因国而异:日韩(搁具争议,共同开发)菲律宾(高压态势,“杀鸡儆猴”)美国(舆论钳制,反介入)2.巡航常态化,驻军常态化,工事常态化,阵地纵深化;3.立法:完善相关海洋法,政治筹码;4.战略威慑:积极打造蓝水海军,最后解决问题的砝码;5.发挥对周边国家的经济优势,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经济依赖较大;6.争取无争议中立国家的支持;泰国:与中国不存在海域争端;泰国与中国关系较好,两国军事合作不断;问题三:边界争端——尚未完全彻底解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成功解决了与大多数国家的陆地领土争端,目前的主要争端是与印度的领土争端和海洋边界纠纷问题。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争议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均在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我方一侧。1962.6-11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印边界谈判50年,印度增兵愈10万人问题(四):三股势力——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三股势力”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国际上民族分离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根本不同,他们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根本目的就是企图实现新疆“独立”,破坏我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四、我国与周边主要国家的关系现状中美关系——合作与对抗并存的重要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是世界多变关系的主流,也是影响中国今后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1、中美有着根本的利益矛盾,存在着重大战略利益冲突。马克思: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美国:社会主义是一股红色的浊流美国对我国的策略:力促中国蜕变遏制中国变强《十条戒令》2、美国视我国为长期战略对手,力图以经济,政治手段来“西化”,“分化”,“弱化”以达到遏制我国发展的目的。外交上:拉拢亚洲国家,对华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国务卿希拉里2010年9月8日在华盛顿知名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时说:“美国将重振旗鼓,努力成为在大西洋两岸、太平洋及南北半球地区活跃的领导者。”政治上:力主西化、分化和演变中国。克林顿在下任前说:“要在21世纪摧毁共产主义最后一个堡垒。”茨:“中国迅速发展的军事现代化已经对美国构成威胁,为了加强美军的空中远程打击能力,他支持美国空军研发新式远程轰炸机。”企图借用“颜色革命”、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颜色革命(ColourRevolution),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这些有着明确政治诉求的活动,背后一般都有外部势力插手的因素,经过社会动员,往往导致持久的社会对立和动荡,给执政者形成强大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1979.7)中国“入世”前后谈判17年,其中7年在和美国谈。201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周年,有资料统计,2015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13.8%,但遭
本文标题: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