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文言文考纲虚词必考点精准复习杨洋
文言文考纲虚词必考点精准复习杨洋一.而常见讲法:连词8种,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目的;通“尔”;“而”乃象形造字,像胡须形,《说文》中讲:“而,颊毛也”。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1)通“尔”,译作“你的”:例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例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连词:①顺连常见:通常不译,译作“又”“来”亦可(特点:前后结构一致,多为动词)例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例2: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转连常考:通常译作“但是”“却”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例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附2:完整释义(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杨洋•高考语文复习权威资料•文言文二.何常见讲法:表疑问,有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用作语助;通假“呵”。“何”本表“以肩荷物”,单人旁表形义,右边“可”字表声音。只是表负担之意的“何”后来被“荷”字代替了。所以现在我们用“荷”来表承担、负重,如荷重、电荷、荷枪实弹,这些“荷”都念四声。“何”字后来由实字变成了虚字,表示疑问。在英语里,疑问词有一般疑问词和特殊疑问词,汉语中的语法最早是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一书里向拉丁语和西语借鉴而来,所以研究方法和结论很相近。“何”字几乎代表了英语里所有的特殊的疑问词,what、who、where、why都可以表示,相当于wh-组合,“什么”“谁”“哪里”都可以表示,具体情况就要随文而定(后面有例子)。我想,古代劳动人民在被安排各种“负荷”的工作时,最终也会不甘命运地呐喊“为什么”、“到什么时候”这样的句子吧。事实上,在近五年高考中,意义和用法题考“何”字的只有11年四川、08年安徽、山东,06年广东,而这些题都侧重考查“何”在句中的语法角色,完全不像上面常见讲法中要求学生们去区分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事实上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情况最常考,听过方法的话一定不会觉得难。。(1)最常见:特殊疑问词(四个代表wh-,how)例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译为:“why”例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译为:“BeiLiu,whereareyougoing?”例3: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为:“Mylord,whatdidyoubringwith?”例4:水何澹澹。《步出夏门行》译为:“Howpeacefulthewaveis!”(2)最常考:宾语前置如上文例1、2、3附2:完整释义(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杨洋•高考语文复习权威资料•文言文三.乎在甲骨文中,这个字就是一个人向上呼声的样子,在篆字中更形象地在上面放了一下表示声音上扬的符号,后人根据形声造字法又在“乎”字旁放了口字旁,形成“呼”字,表示“吐气”之意字形。左右形成形义与声音相辅相成之势,实在是造字艺术的诠释。而“乎”则专心地做起虚字来,承担起语气助词和介词的角色。在近六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中,“乎”字用法设置题目的只有08福建、07浙江。(1)语气助词最常见(疑问、感叹、休息下):事实上,英语中的语气助词多单独使用,如oh,wow,ouch,但汉语中不仅有这样的用法,还可以放在句子里辅助性的表示全句语气,“你干啥”就没有“你干啥啊”给力,特别是你再给“啊”字来个长音。“乎”字就是在句中句尾承担这样的作用(不单独使用)。例1疑问: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译为“吗”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译为“呢”例2感叹: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译为“啊”(2)介词最常考:①相当于“于”,多放在谓宾之间(所以语法课很重要,快复习笔记):例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译为“于”例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译为“在”②译为“……的样子”:例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附2:完整释义(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杨洋•高考语文复习权威资料•文言文四.乃《说文解字》里讲“乃,曳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后来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说,其实就是“气出不能直遂”,就是气不顺的意思。我们在口语中经常说,气没理顺,一句话卡在那儿说不出来。我在课上经常讲到,呼吸和造字、说话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后来“乃”字在作为虚词用来表示句子顺承和转承的关系,真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妙处。题外话,也有的文字学家(如唐汉)把“乃”字解为女性胸部的侧视图,并且可以形变为“乚”这样似乎可以更好地解释“乳”“秀”“盈”“孕”等字。(1)顺承最常见:译为“才”“就”例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转承最常考:译为“却”“竟”例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3)代词例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附2:完整释义(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五.其《说文解字》里就说其实便是“箕”字,画出图来便是“簸箕”的样子。我们相信,从“箕”到虚词,什么生活用具到人称代词,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只是今人难以考证。(1)一二三人称皆可指(不论he、she、I,不管一二三):例1: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作“他”例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作“自己”(2)语气词最常考(从内容和语法上都可以进行判断):例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作“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这个最常见常考,请画★号。例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译作“一定”杨洋•高考语文复习权威资料•文言文附2:完整释义(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
本文标题:文言文考纲虚词必考点精准复习杨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