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年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落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和调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回顾1993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一方面,针对经济过热和物价大幅度上涨,政府始终坚持了总量适度从紧与灵活微调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适度支持基础产业的发展,缓解“瓶颈”制约的矛盾,国民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有效防止了治理整顿结束以后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的局面;另一方面,在零售物价涨幅降低到10%以下之后,政府在1996年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在坚持总量适度从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灵活微调的力度,采取了包括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加强出口退税等促进经济回升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长未能出现所预期的景气回升,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联系。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和不断深化,引起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仅增长0.5%,今年一季度则比上年同期下降7.9%,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年下半年,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998年下半年以后,在此之前出口需求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1997年外贸出口增长20.9%,1998年上半年增长7.4%。因此,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难以充分解释1997年和199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正确认识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原因,需要对1997年以来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作深入的分析。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1·以乡镇工业为主的集体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工业为主的集体工业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船小好调头”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集体工业增速下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以乡镇工业为主的集体工业增长速度下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集体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工业的所有制经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和全面买方市场新格局的形成,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集体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消费行为,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张。1·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与集体工业面临的挑战近年来,电力、煤炭、铁路运输等基础产业生产发展出现了由过去受生产能力的制约而向市场需求制约的转变,这标志着短缺经济时代宣告结束和全面买方市场新格局的初步形成。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从供给转移到需求。在短缺经济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给能力尤其是“瓶颈”产业供给能力的提高。在全面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总需求扩张步伐的快慢,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市场容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其次,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空间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以降价促销为主的价格竞争和广告宣传为主的非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企业之间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具有规模、品牌、技术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生产和效益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而规模较小、技术和资金力量相对薄弱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第三,在全面买方市场的新环境下,由于供给不足、价格改革和企业自发涨价等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基本消失,正常时期总体价格水平将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第四,受竞争更加激烈和价格不断下降的影响,投资预期收益率下降,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行为尤其是非国有单位的投资行为更加谨慎。第五,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从控制投资膨涨和物价上涨转移到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保持社会稳定。2·经济体制转轨加速及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为在本世纪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体制改革逐步向深层次推进。在经济体制加速转轨的过程中,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相继转变为由居民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与费用,影响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措施进一步落实;以调整经济主管部门和大幅度裁减工作人员为主的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开;取消福利分房,代之以住宅分配的货币化、市场化;等等,再加上医疗保障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转轨步伐加快对居民即期收入和预期支出产生了较大影响,改变了消费者对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权衡。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做法不同的是,一方面,改革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另一方面,上述调整政府、企业与居民之间利益关系、减轻政府和国有企业负担的改革措施,是在居民个人收入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变化,消费行为比以前更加谨慎,一部分消费者对未来生活前景产生过度悲观的预期,风险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明显增强,增加储蓄成为大多数居民的必然选择。这也正是近年来中央银行连续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之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消费需求增幅持续回落的原因所在。2·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它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跨越方法:第一,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中国在经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已积累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制造业更是得到“世界工厂”的称号。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凸显了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地位,这就对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们不仅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且要缩小收入差距。对中国来说,目前出现的各种内外经济不平衡都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关联,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这必须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实现公平分配来保障。为此,改变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在国家、企业、居民的比例,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直至最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选择。第二,要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这就需要构造新的增长动力。尽管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或创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但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最现实最直接的动力应该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积累的生产能力已受到越来越强的约束,现已到了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的时候。如果今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就有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第三,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进而引起高额城市化成本,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有其中的原因。因此,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要把握好城市化推进与城市化成本提高的平衡,以逐步推进来缓解城市问题的集中爆发,不断发挥城市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功能。第四,要以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为保障,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易受外部经济的冲击,造成经济徘徊。中国也会面临这种冲击,但我国广阔且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会成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有效保障。因此,我国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同时,还需要把注意力引向挖潜国内市场上来。总之,进入中等收入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风险,而中国具有的特殊条件会提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许多选择。不过,所有这些选择的实现都需要一种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予以保障。3·新的经济增长之路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第一,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必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既遵循先行现代化的国家所经过的发展路径,但又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及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包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并作为现代化的具体阶段来推进,是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我国更为突出。因此改变“三农”的落后状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其重要路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三,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快速发展时矛盾更加突出,由此提出科学发展观用以解决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更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第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面加上加快二字,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并且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一是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二是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三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尤其是经济增长由物质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第五,是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十七大则明确提出了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要求。这样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对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予以充分利用,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增强了国际竞争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作为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十大“宝贵经验”之一。第六,是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特别是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央文件中的提法改变过多次。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生产重效率,分配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公平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劳动和生产效率。为了缩小和扭转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需要改革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4·当前政府宏观调控有哪些主要措施宏观调控(简称宏调)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是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所以宏观调控是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基本方法一、颁布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律仅有宪法的根本性规定显然不足,还必须将宪法的规定落到实处,因此,制定统一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法或者某方面单行方面单行的宏观经济调控法显得十分必要。二、制定临时措施法“临时措施法”不但使政策具有了法律的强制性的效力,也使法律法律吸取了政策的灵活性。三、颁布指引性政策和实施优惠政策四、提供信息服务和劝导服务五、惩罚违法行为予以纠偏尽管政策是引导性为主,但是违反政策也应受到一定的“惩罚”。这种“惩罚”可以体现为无法获得国家给予的鼓励或者实际的优惠,也可以体现为在竞争中因不符合宏观调控方向,没有优势而竞争失利。2014年下期《形势与政策》课后思考题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所体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大价值追求是有机统一的。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同样,没有人民的富裕幸福,也根本谈不上国家富强,更谈不上民族的振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反过来也是
本文标题:形势政策课后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