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徐州都市圈整合机制研究
建立数学模型对徐州都市圈整合机制研究摘要建立都市圈是区域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它作为区域城市化高级阶级性现象,是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圈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集中对徐州都市圈整合机制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走出低谷,并且服务全国经济,从中国都市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出发,将行政区经济理论与城市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相结合对跨省都市圈内部的行政区经济现象,进行多角度、系统化的一般理论研究。沿着行政区经济与跨省都市圈经济之间关系这一主线,对徐州都市圈各市的区域经济、城市商贸、产业和交通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分析。得到的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然后上升为普遍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对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及其多元化形成机理、整合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另外:在建立徐州都市圈经济共同体治理体系模型,即从合作机制上、组织体制上和区域公共政策体制上建立模型。这三个方面良好的配合,促成都市圈政府间关系的不断融合,解决各方的矛盾问题,完善区域性合作形成有整合机制的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经济共同体各成员之间制定一个具有公共约束力的联合组织,并依法让给适当的权力,较好地解决种种区际矛盾,削弱苏鲁豫皖各省区边缘交界地行政区经济现象。关键词:都市圈经济共同体形成机理整合机制发展一.问题重述发达国家对大都市区政治体制与公共服务、治理模式、网络化竞争力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都市区的认识表现出深刻化和多元化特征:城市学、地理学研究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研究并重;抽象的理论研究和形象化的规划设计、实证案例研究并重;静态内部化研究和动态区域化研究并重。研究主要寻求解决大都市区内外区域问题的方法思路和主要途径。西方国家的大都市区不存在类似中国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或极其微弱,依靠在法制社会中,各成员之间通过制定一个具有公共约束力的合作协议或规章,或组织,并依法让渡适当权力,就能够较好地解决种种区际矛盾,目前,国内对于省际边缘型都市圈发展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比较少,不同国家在各自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对都市区的治理模式存在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构建都市圈这种新型的空间组织,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向“都市区化”、“都市圈化”转变,成为国内研究的崭新领域。从行政区经济视角出发,将行政区经济理论与城市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结合,从整体对跨省都市圈内部的行政区经济现象,进行多角度、系统化的一般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处苏鲁皖豫四省边缘交界地带的欠发达徐州都市圈进行分析。徐州都市圈地跨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四省的边缘交界地带,具有狭义跨省界都市圈的典型特征,各自为政的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省际边界的“切变效应”,各省的交通建设仅限于省域范围,阻碍了交通的跨省合作与共享。从经济带或都市带的形成角度看,客观上需要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多省区交界处,组建统一的跨省都市圈经济体系规则。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对丰富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推进区域政治制度创新、构筑都市圈整合治理体系、培育都市圈经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要完成的问题:1、对国内外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进行全面梳理和辨析,进行比较,明确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跨省都市圈进行新的界定,提出成熟型跨省都市圈的基本条件。2、梳理国内外都市圈研究现状及进展,构建徐州都市圈内部的各行政单元间关系模型,构筑合理有效的跨界组织与治理体系。3、构建相互开放的徐州都市圈经济模型,预测其经济发展演变的趋势。4、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视角出发,对建设徐州都市圈的意义、都市圈发展、区域治理、经济具体整合等进行深入探讨。二.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名词符号说明(一)模型的基本假设1.假设徐州都市圈经济共同体各成员之间发展经济建立组织可以脱离所属省的约束,打破经济发展省际切变效应。2.假设代入万有引力公式计算时两个城市间的规模(人口,距离,经济)可以看成点与点的关系。3.假设城市与都市圈可以看成点与面的关系。4.假设政府可以大量放权,给徐州都市圈经济共同体建立组织,搞好经济发展的适当机会。(二)符号说明表1.符号说明s场强,p为人口数量v为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d距离ijD表示两个城市位置之间的距离b为城市间距离摩擦系数,ijK为比例系数,,为修正权数三.问题分析1.对“建设徐州都市圈意义”的分析经济全球化时代,都市圈被国际所关注,是所在国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一个经济发展协调的都市圈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因此,构造区域性发展优势,解决好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的联系,打造都市圈中各城市的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产生联动的效应,都市圈的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都市圈落只有加快实施都市圈,才能尽快实现与世界城市体系的接轨,才能是中国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徐州在这个地区实力最强、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无论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区域经济的需要,都应当加快构筑徐州都市圈的过程中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2.对“构建相互开放的徐州都市圈经济模型,预测其经济发展演变”的分析2.1加快构筑徐州都市圈,有利于推进苏北城市化进度,缩短苏北和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2.2加快构筑徐州都市圈,营造新的发展环境,形成苏南苏北夹击之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动苏鲁豫皖四省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2.3加快构筑徐州都市圈,对于服务和促进中西部的开发开放,推动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快速崛起,将产生积极的影响。2.4加快构筑徐州都市圈,可以极大地促进“低谷”的隆起,使东部沿海真正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海岸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模型的建立1.1万有引力模型的建立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除了也受距离法则的影响外,同时还与地理事物的集聚规模直接有关,城市与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机理可用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表示:2ijijijMMFKD公式中F表示两城市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iM、jM分别表示两个城市的资源现状(如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等),ja、ia为指数,实际上反映了空间流的可流动性差异,ijD表示两个城市位置之间的距离,b为城市间距离摩擦系数,常数ijK为比例系数。公式(1)就是地理区位论和区域科学中使用的基本引力模型,表示处于不同位置上的两个中心(城市、经济点、聚落、人群等)之间空间流(信息流、业务流、货物流、人流等)间的强度。1.2距离衰减规律这一规律最早是冯•杜能在解释社会经济时提出的,实际上就是城市纯收入随其与城市距离增大而衰减的理想模式。对于日益发达的科技、通讯、物流,交通以及跨国公司、异地生产分厂等来说,距离已不再是导致经济联系减弱的直接原因,但是在某一具体的区域范围内,地域上的近邻效应使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城镇之间存在诸多方面的经济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强度和频度一般大于与区域外部城市间的联系,因此距离衰减规律对都市圈建设依然有实际意义见(图1)。该理论是建设都市圈的重要依据,是都市圈整合机制研究的重要途径。图1.城市间交流强度示意图对图1的信息有如下解释:从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交流强度变化曲线看,距离越近交流强度越大,;随着周围城市与都市圈中心城市距离增大,“流量”强度减弱,相互之间的联系下降。从其他城市之间交流强度变化曲线看,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各种“流量”相对较少,彼此交流强度较之与都市圈中心城市弱,且随距离增加城市的沟通下降幅度更快,所以都市圈内的城市应保持较高的交流强度。1.3场强的模型城市都市圈在交通、生产、金融、科学技术、管理方面可以假设成点与点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经济越发达,引力场的范围和强度也就越大。距某城市距离为d处的城市“场强”与该城市的规模(人口和土地面积)和经济发达程度(通常以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与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pvsd式中s为场强,p为人口数量,v为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d为距离,这就是两城市间“场强”的计算公式。2.模型的求解本文利用引力与场强模型对都市圈整合机制进行大量的分析,把引力模型引入都市圈整合机制研究中。要把万有引力公式引入到都市圈整合机制研究中,需要先作一个小的调整,首先是城市质量M,其次万有引力公式中的d。这里,我们用这样的一种组合来代替城市质量M,则两城市间的作用力公式可以转变为:pvsd根据s、d的值可以做出半径为d的城市“立场”图,反映各城市间联系的紧密度或联系强度变化的情况。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经济距离的计算,我们采用的是高汝熹的方法,公式为:ED公式中:E为经济距离;D为空间距离;,为修正权数,为第一次修正权数(通勤距离修正权数),它的取值由城市间的交通运输状况决定;为第二次修正权数(经济落差修正权数),它的取值由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人均GDP值之比决定。具体取值如下表2所示:表2.经济距离修正权数与的赋值通勤距离修正权数交通工具组合火车汽车飞机火车与汽车火车与飞机汽车与飞机火车汽车与飞机权数11.21.50.70.81.10.5经济落差修正权周边城市人均GDP/中心城市人均GDP70%70%比值45%45%权数0.81.01.2在确定经济距离后,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公式为:引力模型:pvsd场强模型:ED表3.徐州都市圈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经济距离图2.城市分类图问题一:对国内外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进行全面梳理和辨析,进行比较,明确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跨省都市圈进行新的界定,提出成熟型跨省都市圈的基本条件。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前,在我国地学研究领域中,对这些概念的描述与使用不尽一致,存在明显的混淆现象。因此,在分析和研究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之前,有必要先对国内外关于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三个基本概念做一梳理,并试图对大都市圈做出新的界定。1.国外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的概念1.1都市区(1)美国概念美国是最早使用都市区概念的国家。美国确定都市区范围的方法以县作为基本单元,采用劳动力的非农比重、人口密集及中心及县到外围地区的通勤率三个指标。规定中心地人口的规模应大于5万人,外围地区非农劳动力比例大于75%或绝对数大于1万,人口密度50人/平方英里,通勤率单向15%或双向20%的地域组号经济距离范围城市10E100公里连云港(39.2)淮北(65.3)2100公里E200公里枣庄市(163.2)宿州市(152.6)商丘市(154.9)3200公里E300公里济宁市(268.5)4E300公里宿迁(337.2)可称之为都市区。(2)都市区-国内相关研究国内研究学者对都市区的描述和理解都不尽相同,主要观点见表4.综合国内市区概念,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都认同的观点是,大都市区是由中心城市和与其有密切社会联系经济联系的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城乡一体化区域。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划分外围地区。表4.国内都市区概念及相关特征时间(年)研究者概念特征1986周一星都市区是与中心城市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以非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域单元的组合属于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2000顾朝林大都市区是一个城市单元,是指50万人口以下的中等城市。2001项鼎大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乡一体化区域和新的城市空间形态。2002崔功豪大都市区是指大城市的空间范围或影响在客观上形成、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的城市化地区,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一个新的空间单元。2003刘君德都市区是规模较大的一个或二、三个中心城市和外围与中心城市紧密相连及的地域空间;在都市区空间组织与管理模式中,中国的都市区可划分为单一型都市区、并列型都市区两种类型。宁越敏大都市区是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它是指由具有一
本文标题:徐州都市圈整合机制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4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