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岭师2013级生本生态学期末考试内容
岭师2013级生本生态学期末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群落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3、净初级生产力(知道英文):4、协同进化(知道英文):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5、生物多样性(知道英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二、简答题1、逻辑斯蒂曲线特点和意义。2、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什么条件最适合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a、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多样性较低。b、干扰间隔时间长,演替发展到顶极期,则多样性也不很高。c、中等程度的干扰,才能使群落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2)中度干扰最适合。3、植物的密度效应:1)、最后产量衡值法则(Thelawofconstantfinalyield)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原因:一定环境下的资源承载力是一定的;密度增加时,竞争加强,生长率下降,个体变小2)、-3/2自疏法则(The-3/2thinninglaw):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对资源的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如,在高密度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4、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森林能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陆地水分循环和小气候,增加区域性降水;能够防风固沙,调节空气、土壤温湿度,改善土壤,保障农牧业增产等。2)森林不断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材料,各种林产品和动物、植物性的副产品。5、分解作用概念,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限制因子。(1)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将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释放能量。分解作用的过程包括碎化、异化、淋溶。(2)分解者生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陆地分解者(动物主要是食碎屑的无脊椎动物)。资源质量: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分解速率,物理性质:表面特性和机械结构,化学性质:随其化学组成而不同。理化性质:水热条件(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有机质分解速率高;低温干燥地带,分解速率低);分解生物的相对作用。三、论述题1、氮循环特点(一)固氮作用三个途径:一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火山爆发等高能固氮,其结果是形成氨或硝酸或硝酸盐,随着降雨到达地球表面;二是工业固氮,这种固氮形式的能力越来越大;三是生物固氮,该途径是十分重要的工业固氮形式,大约占地球固氮的90%。(二)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和氨化合物,氨溶水成为NH4+,为植物利用;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供植物吸收利用;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氮气回到大气库中。2、生态系统定义,成分,各组分间联系。一、定义: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二、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各组分间联系。a:非生物环境是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的能量-太阳能、非生物的物质-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因此,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主要以捕食关系紧密联系成食物链或食物网,不仅保证了能量的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畅通进行,而且消费者还能借助食物链(网)有效地控制生产者的数量,使之维持在无机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另外,消费者的活动还有助于生产者的传粉、受精喝种子传播等,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还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d:分解者由于它能将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保障了物质循环的畅通进行。
本文标题:岭师2013级生本生态学期末考试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9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