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复习提纲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朝:王位世袭制、“家天下”二、商朝:1、内服与外服制度;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重点)(一)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1、含义: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对象: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功臣、先代贵族(“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4、内容:①权利:诸侯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②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如派兵戍守、随王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5、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宋、晋等6.作用:扩大了西周的势力,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7、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二)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及特点:(1)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3)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三)礼乐制:即“周礼”,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建立背景——春秋战国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重点)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⑴皇帝制度:皇权独尊(朕、制、诏、玺等特定说法和规定),皇权至少(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⑵中央设三公九卿①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掌丞天子,助理万机”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③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关系: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方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大权集于皇帝。⑶地方推行郡县制。①推行: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②内容:地方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③与分封制的四个区别:划分依据从血缘到地域;地方从分权到集权;统治者从贵族到官僚;地方官员从世袭到中央任免,是历史的进步.(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3、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初中、人物选修):①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③军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④交通:修驰道,开通灵渠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历史作用)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积极作用是主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1)积极: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经济上——有利于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承。(2)消极:政治上——易形成腐败和暴政;经济上——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文化专制扼杀了人们的思想发展。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中央官制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重点)1、秦朝:三公九卿2、汉:设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中外朝制度)3、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分割相权)⑴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⑵六部:吏、户、礼、兵、刑、工⑶评价(作用):互相牵制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4、宋朝:“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割相权)二府:一为枢密院,掌管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长官为宰相,掌管行政。三司: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5、元朝:一省制(相权有所加强)只设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6、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权达到新的高度)发展: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成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性质和地位: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后来职权渐重,拥有“票拟”权力。7、清朝:设立军机处(顶峰)⑴清初:内阁(处理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但限制了皇权)。⑵雍正:军机处A.起因: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实质是加强皇权)B.职权和地位:参与处理军国大事,但无决策权力,只能跪奏笔录。(与明内阁相同点:参与机要,但无决策权)C.影响:简化了行政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是皇权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二、选官制度(重点)1、西周:世卿世禄制。(血缘)“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2、春秋战国:军功爵制。(军功)3、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德才)“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5、隋唐:科举制度(考试成绩)——意义3点: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演进趋势:选官标准从重视出身到重视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到统一考试,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三、监察与谏议(一般了解)1、监察制度(对官僚):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对皇帝):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3、评价:第一,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地效。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地方政治机构的演变(中央与地方关系)1、汉朝——王国问题⑴根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⑵解决: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刺史对全国13个州郡实行监察,中央集权得以加强;⑶结果:东汉:“刺史”改为“州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2、隋唐——藩镇问题(1)根源:唐中后期在地方增设许多节度使,后发展为藩镇割据局面,导致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2)解决: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3、宋朝——解决藩镇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收精兵:(分割地方军权)第一,杯酒释兵权,兵权收归中央;第二,三衙掌握统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第三,扩充中央禁军,守内虚外;(2)削实权:(分割地方行政权)设通判对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实行监察;(3)制钱谷:(分割地方财政权)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到京师;(4)特点:通过分权的方法实现集权。(5)影响:利:改变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弊:造成“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4、元朝(一般了解)⑴措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行省下设路府州县。⑵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二、图表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2、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君主,且趋势不断加强,核心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本质是人治。3、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通过分权和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中央在对地方的斗争中占据上风,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4、皇权借助神权、宗法制和儒家伦纪纲常逐步加强,在对相权的斗争中皇权不断强化,矛盾在明朝解决。明清时期出现的特务机构、军机处等非正常集权手段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归纳: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对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三个趋势:在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明朝时丞相被废除。在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在思想上:不断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时期中央官制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特征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御史大夫军功爵制确立西汉①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设中朝(内朝)①汉初:郡国并行制②东汉:州、郡、县三级制中央:御史府地方: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巩固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设节度使门下省科举制完善北宋二府三司(相权进一步分割)二府:一为枢密院掌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掌管行政。三司: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路州县三级制谏院加强元朝一省制:①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行宰相职权②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宣政院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明朝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②明成祖:设内阁设三司中央:都察院地方:按察使司强化清朝①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南书房(皇权得到扩大)③雍正:军机处(皇权到达顶峰)省、道、府、县顶峰
本文标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9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