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1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摘要本文根据2001-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情况,从方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支出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居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而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最后,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开拓我国农村市场,推进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优化农民消费结构等建议。关键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方差分析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全国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发展和繁荣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消费是否稳定发展,农村市场是否旺盛,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从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我国正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中国,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变化显著,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到2010年的5919元,名义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2.2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则降为41.1%。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采用2001—2010年相关数据(见附录Ⅰ),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动趋势,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在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升级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对于调整和实施不同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变化趋势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得以飞速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其消费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图1中我们给出了2001-2010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时序图。图1:2001-2010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变化趋势从图中不难就看出:2001年以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快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不断下降,这是由于我国农村居民长期的勤俭节约习惯以及预防性储蓄增加所造成的;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都成上升的趋势,并且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在逐渐加大。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收入远大于支出。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3比重。指食物支出金额在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所占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所占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在图2中我们给出了2001-2010年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数据见附录Ⅱ)的时序图。图2:2001-2010年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从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在03年有一个起伏是因为非典导致物价上涨,人们生活成本有所上升所至。总的来说,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总体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排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首位的仍然是食品消费,但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地下降,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0年的41.1%,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贫困”标准达到了“小康”标准。2001—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4构中降幅最快的是食品消费,下降了13.69%,增幅最快的是交通和通讯,其次是居住支出,分别增加了6.4%和4.74%。文教娱乐支出所占消费支出比重在2006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不再受到压抑,需求得到释放。另外,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农村家庭增加了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而在2007年以后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在下降,主要是政府减免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所占比重逐渐上升,2010年已经达到了8.45%。近年来,我国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改善农村医疗状况,农民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另外,在2001—2010年间我国用于农村的卫生支出占整个卫生支出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表12001—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构成表,单位%年份生活消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2001年47.715.6716.034.425.556.3211.063.242002年46.255.7216.364.385.677.0111.473.142003年45.595.6715.874.205.968.3612.132.212004年35.906.8116.945.077.4410.9814.112.742005年45.485.8114.494.369.5911.566.582.132006年34.596.9318.155.2211.9512.637.932.602007年34.976.9619.525.3711.8711.057.602.672008年35.936.6820.335.4911.409.967.792.432009年33.696.6222.045.8311.509.728.202.402010年34.036.8220.766.0511.959.508.452.44四、数据分析我们将2001-2010年的数据平均分成2组,即2001-2005年数据为一组,52005-2010年数据为一组,对这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考察以5年为单位居民的消费情况是否有显著差异。表2:食品消费比重分组2001-200547.1046.2545.5935.9045.482006-201034.5934.9735.9333.6934.03利用excel对此数据进行分析,此时,显著性水平取0.05。分析结果如下: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UMMARY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行15220.3244.06421.24513行25173.2134.6420.76252方差分析差异源SSdfMSFP-valueFcrit组间221.935211221.9352120.16891490.0020261185.317655072组内88.0306811.003825总计309.965819由于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等于20.1689149,大于临界值,我们认为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另外,由于p值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也认为有显著差异。因此,随着时间的增长,食品消费比重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再利用excel对食品消费比重与时间(年)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下:SUMMARY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R0.840486671RSquare0.706417844AdjustedR0.6697200746Square标准误差3.425519912观测值10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StatP-valueIntercept3357.848756.349694.4395440.002169年份-1.6546666670.3771373-4.387440.002326方程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dfSSMSFSignificanceF回归分析1225.87855225.878519.249610.002325508残差893.87349311.73419总计9319.75204我们由一元线性回归可得回归方程为Y=-1.654666667*X+3357.848(X表示年份,Y表示食品消费所占比重),因为P值都小于0.05,所以可以认为方程是显著的。我们画出方程为。图3:食品消费所占比重趋势图由上面的拟合图可以看到。除了在03-05年以外,其它几年的数据都吻合得相当的好,这也充分证明了上文中提到的非典影响。总体上的趋势为: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人民的生活重点已由单一的食品消费转7为更多元的消费方式。类似地,我们对交通和通讯、居住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方面消费比重进行分析。图4:交通和通讯所占比重趋势图由图4可以看出,在2007年以前,特别是2003-2007增长得非常的快,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腾飞,交通运输和互联网的发展,让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2007年以后趋于平缓是因为交通和通讯这方面趋于饱和,增长空间有限。图5:居住消费所占比重趋势图安居才能乐业,居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居民重点解决的对象。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5678910111213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12141618202224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8图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所占比重趋势图可以看到,在2006年以前,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所占比重成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不再受到压抑,需求得到释放。另外,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农村家庭增加了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2007年以后呈下降趋,这是由于主要是政府减免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同样的医疗保健消费所占比重也是同样的情况。图7: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和其它方面消费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图从上图中可以得出:医疗保健消费在04年以前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居民开始注重医疗方面的消费,而05年突然下降到以后趋势于平缓,是因为我国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免了农村居民医疗方面的大部分费用。家庭设备及服务和衣着方向的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居民的生5678910111213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9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注重这些方面的消费。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续上升,食品消费支出额会继续上升,恩格尔系数会继续下降,食品供应结构日趋多样化和便利化,居民对营养丰富或保健食品消费倾向上升。衣着和娱乐、文化消费比例继续保持稳定。较之过去,人们更加注重服装的个性化、舒适性和品牌,老年人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和稳重风格。人们追求娱乐消费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消费的娱乐性。旅游消费仍是人们假日消费的重要选择,且形式日趋多样化。五、结论我农村居民在吃住方面的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在增加,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农村居民生活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水平仍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一是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偏重于物质,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大大高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支出比重。六、政策建议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相应的商品和消费知识,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在消费行为上显得比城市居民谨慎。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提倡“量人为出”的谨慎消费,强调储蓄,这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降低了农村居民对激
本文标题: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1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