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名词解释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关键术语/名词解释第一章1.总收入:一年中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与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2.普通股:简称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3.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4.总产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总量。5.电子金融: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激发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并促进金融服务以电子化设备的方式提供给广大客户。6.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7.物价总水平: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与服务的平均价格8.联邦储备体系(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9.利率: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所支付的价格10.通货膨胀率:物价总水平的增长率11.资产: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12.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出现混乱,伴随着资产价格的暴跌以及众多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破产。13.货币政策:对货币和利率的管理14.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15.金融创新: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16.货币理论:该理论将货币数量的变动与货币政策和经济活动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展现了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是如何作用于总产出的。17.债券: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18.金融中介:从储蓄者手中吸收资金,并向需要资金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19.货币:在商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的东西。20.预算赤字: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的差额。21.预算盈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税收收入超过政府支出的差额。22.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在这个市场中,资金从那些拥有闲置货币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23.经济衰退:总产出下降的时期24.财政政策:有关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决策25.证券:对发行人未来收入和资产的索取权26.经济周期:经济总产出的上升和下降运动27.外汇市场:货币兑换的场所,资金跨国转移的中介市场28.汇率:用其他国家货币表示的一国货币的价格29.失业率:可供雇佣的劳动力中未就业的比例第二章1.逆向选择: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金融市场上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后果即制造信贷风险的潜在借款人往往是那些最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可能获取贷款的人)。2.道德风险: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在金融市场上指借款人可能从事不利于贷款人的不道德的活动,这些活动加大了贷款无法清偿的概率,因而造成了风险。3.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上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的了解,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不对等的状态被称为信息不对称。4.外国债券:在国外发行并以发行国货币计价的债券,如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5.欧洲债券:国际债券市场上较近期的金融创新,是一种在外国市场上发行但并非以发行国货币来计价的债券,如在伦敦金融市场发行的美元债券就是一种欧洲美元债券。6.欧洲货币:欧洲债券的一个变种,指存放在货币发行国之外的银行的外国货币,如欧洲美元,就是存放在美国以外的外国银行或是美国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的美元。7.货币市场:交易短期债务工具(原始期限通常为1年以下)的金融市场。8.资产转换(风险分担):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产品的风险在投资者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金融中介机构用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得的资金去购买风险大得多的资产,这一风险分担的过程被称为资产转换,投资者的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9.抵押贷款:是向家庭和企业发放的用于购置房屋、土地或者其他建筑物的贷款,这些建筑物或土地即为贷款的抵押品。10.经纪人:投资者的代理人,负责匹配证券的买方和卖方。11.交易所:即证券的买卖双方(或他们的代理人或经纪人)在一个集中的场所进行交易的二级市场。12.抵押支持证券:类似债券的债务工具,它依托于一揽子个人抵押贷款,这些贷款的利息和本金支付给证券的持有者。13.资本:可以用来创造财富的财富。14.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同业间隔夜贷款的利率,可以反映银行贷款市场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情况。15.场外市场:分处各地的拥有证券存货的交易商随时向与其联系并愿意接受其报价的人在“柜台”上买卖证券的的二级市场。16.资本市场:交易长期债务工具(原始期限通常在1年或以上)与股权工具的金融市场。17.金融中介机构:在贷款——储蓄者与借款——支出者之间的帮助资金实现在双方之间的转移的机构。18.资产组合:收益变动方向不一致的一系列资产。19.利益冲突:当某人或某公司有多重目标时,其中一些与另一些可能会发生冲突。20.金融恐慌:金融机构的大范围倒闭21.一级市场: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金融市场。22.交易商:按照报价买卖证券从而将买卖双方联结起来。23.违约:债务工具的发行者不能支付利息或者在债务工具到期时无法偿还本金。24.投资银行:为企业证券发行提供帮助的金融机构。25.二级市场:交易已经发行的证券的金融市场,如纽交所、纳斯达克。26.多样化:包括投资于收益变动方向不一致的一系列资产27.负债:在本章中,负债是指公司和个人由于出售或发行证券给投资者,而承担的未来投资者向其行使收入和资产的求偿权。28.股利:股权工具的持有者可以得到的定期支付29.流动性:投资者可以更加容易和快捷的出售金融工具以实现筹措资金的目的。30.储蓄机构:除商业银行之外的存款性金融机构。31.规模经济: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平摊在每一美元交易上的成本在降低。32.流动性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使客户的交易变得更加容易的服务。33.交易成本: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34.范围经济:通过将同一信息源应用于多种金融服务,它们可以降低每种金融服务的信息成本。35.股权:承诺持有者按份额享有公司的净收益和资产的工具。36.期限:距离该项债务工具最终偿还日的时间37.证券承销:投资公司确保证券能够按照某一价格销售出去,之后再向公众推销这些证券。第三章1.商品货币:由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称为商品货币2.收入:单位时间段内收益的流量3.通货:纸币和硬币4.流动性:某一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便利程度和速度5.智能卡:一种储值卡,它有一个计算机芯片从而能在需要时将所有者银行账户中的货币以数字现金的形式转入卡中。6.电子现金:用于在互联网上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电子货币7.M1:美联储公布的最狭义的货币指标,包括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即通货、活期存款、支票账户存款与旅行者支票。8.M2:在M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流动性不及M1的资产,能够签发支票的一些资产以及其他能以较小成本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包括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9.价值储藏: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10.记账单位: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11.交易媒介:在几乎所有的市场交易中,以通货或支票形式出现的货币都是交易媒介12.财富:用于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总和13.货币总量:在一定时间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货币。14.不兑现纸币:政府将纸币宣布为法定偿还货币而不能转化为硬币或贵金属第四章1.现金流: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不同的债务工具对持有者的现金偿付。2.面值:债券到期时偿还的事先规定的最终金额。3.资本利得率:债券价格相对于最初购买价格的变动。4.统一公债或永续债券:一种没有到期日,不必偿还本金,永远只需要支付固定息票利息的永久性债券。5.固定支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在约定的若干年度内,借款人每个期间偿还固定的金额,其中既包括本金也包括利息。6.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根据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调整,更准确的反应真实借款成本。7.息票债券:到期日之前每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固定金额的利息,到期时再偿还事先规定的最终金额(债券面值)。8.不变价:按照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和服务来计算,即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后的价格。9.息票利率:每年支付的息票利息占息票面值的百分比10.利率风险:利率变动引起资产回报率的风险11.回报(回报率):持有人的利息收入与有价证券价值变动的总额占购买价格的比例,即当期收益率和资本利得率之和。12.当期收益率:年息票利息除以当期价格13.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14.普通贷款:贷款人向借款人支付一定数量的资金,借款人必须在当期人向贷款人归还本金并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15.贴现发行债券(零息债券):按照低于其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时按照面值偿付。16.现值(现期贴现值):未来收入在今天的价值17.到期收益率: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与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第五章1.资产市场方法:指使用存量资产而非流量资产决定资产价格的方法,目前这是经济学家使用的主要方法,原因在于使用流量概念进行正确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通胀的情况下。2.流动性:资产转化为现金的容易程度和速度。3.供给曲线:表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当某商品的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产品价格、厂商对某商品价格预期不变时,在此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与相应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4.市场均衡:在给定价格上,当人们愿意购买(需求)的数量与人们愿意出售(供给)的数量相等时的情况。5.费雪效应:指通胀率和利率在长期中同比例变化的关系。6.风险:事物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决策者得到的收益低于期望收益,甚至遭受损失。7.超额供给: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状况。8.财富:个人所持有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有资产。9.机会成本:将一定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10.超额需求: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状况。11.投资组合选择理论:投资组合选择理论说明了人们在投资组合中愿意持有某种资产的数量,在假设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该理论认为:资产需求数量与财富规模正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正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回报率风险负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正向相关。12.需求曲线:表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当消费者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等情况时,在此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数量与相应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13.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论。14.预期回报率:在生产或投资活动中,一种未来可能获得的平均收益率。第六章1.信用评级机构:提供有关违约风险的信息的投资顾问公司,他们根据违约的可能性对企业债券和市政债券等质量做出评级。2.垃圾债券:具有较高违约风险的债券。3.违约: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履行其之前承诺的支付利息或债券到期时偿付面值的义务。4.利率的期限结构:指除到期期限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各种有价证券的利率在某一时点的相互关系。5.无违约风险债券:一般是国债。6.收益率曲线:将期限相同但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政策相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接成的一条曲线。7.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债券的不同利率的联系,由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政策等因素共同决定的。8.风险溢价:在到期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差。9.反转的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10.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均值。11.分割市场理论:将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12.期限优先理论:假定投资者对具有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13.流动性溢价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当等于两项之和,第一项是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项是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的流动性溢价。第七章1.适应性预期:
本文标题: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2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