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汇总宁中央银行关注的各项经济指标
中央银行关注的经济指标一.概述(一)主要指标基本介绍1.GD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状况的最佳指标。2.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攻击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凯恩斯则把利率看做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3.失业率: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4.物价指数:以CPI为例,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5.货币供应量: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6.汇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二)中央银行经济指标选取的原则中央银行所关注的经济指标都是与其最终货币政策的目标紧密联系的,为了更好地作为其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这些指标必须满足一下条件:1.相关性。中央银行选取的经济指标必须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密切相关,这些指标的变动必然会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可以预测的影响。2.可测性。这些指标都必须能够被中央银行迅速和精确地测量,这样才便于分析和监测。3.抗干扰性。这些指标应该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央行货币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二.比较(一)各国央行关注的经济指标侧重比较和原因(二)基础货币与GDP的对应关系1.角度一:通过货币供给与市场供求间的关系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给GDP即社会经济总量,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有如下关系: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影响货币供给,而货币供给又参与图中的循环,货币供给影响市场总需求,市场总需求又与价格作用影响总供给。总需求就是GDP,它包括消费、投资、净出口。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的增加回引起货币供给的增加,从而使GDP增加。另外,由IS-LM模型可以得出,当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右移,导致社会总产出增加。对于宏观调控来说,通过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增加社会产出,也就是说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以刺激GDP。2.角度二:思考国际贸易带来的GDP增量引发外汇储备的增加,从而拉动基础货币的投放我国当前的基础货币投放受到了国外净资产的很大影响[1],随着近年来我国贸易出口导向,高额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央行在控制基础货币方面处于较为被动状态。往常央行可以通过减少国内信贷总额以及增加非基础货币负债来保证基础货币的稳定,但是近年来由于可操作国债不足以及国家对于产业的支持,导致央行在保证基础货币稳定的过程中可操作空间十分小,因此央行选择发行主动负债的央票作为外汇储备增加的对冲。刚开始较有成效,但是近两年由于外汇储备数额过于庞大,甚至发行央票也无法完全稳定基础货币。因此我国的国外净资产增加导致了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3.角度三:基础货币的增加与GDP增加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会影响货币供给,从而影响到GDP的数额,但同时,GDP的增加会引发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又要求更多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连接纽带为利率,央行通过利率水平调解宏观经济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平衡。(三)中央银行关注的经济指标和财政部关注的经济指标的区别1.央行与财政部关注的最终经济指标基本一致都是关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2.央行与财政部关注的调节指标不同央行关注操作指标有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央行关注的中介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和贷款量。财政部关注的操作指标有税种税目及税率、公共支出额、国债发行额、政府投资额,财政部关注的传导指标为收入分配、货币供应量、价格。3.央行与财政部关注的调节指标作用机制不同财政部的调节指标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直接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央行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基础上再分配4.央行与财政部关注的调节指标作用方向不同财政在投资需求方面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而央行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5.央行与财政部关注的调节指标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作用不同央行的操作及中介指标是监测社会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问题的重点指标,而财政部的调节指标会起到一种间接监测的作用。三.问题(一)央行判断“流动性过剩”可以来自哪些经济指标?答:流动性过剩,主要是货币流动性过剩,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国的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均衡的要求。欧洲中央银行提出了其一整套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指标,包括两个体系,一是数量指标,包括了1.货币缺口(MoneyGap)即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均衡货币供应之间的差额、2.货币过剩(MoneyOverhang)即超过了货币需求的货币供应。货币过剩和货币缺口的区别在于对均衡货币值的定义不同。货币过剩定义中,均衡货币值为长期货币需求估计值,这种估计值没有考虑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以及实际价格水平对均衡价格水平的偏离。而货币缺口中:的均衡货币值是和价格稳定及潜在产出相一致的估计值,它不考虑这两个变量的当期实际值。一般来说,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残差项就是货币过剩。3.M/GDP指标这里的M指货币供应,一般用广义货币供应量,4.Credit/GDP指标这里的Credit指银行体系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总量。二是价格指标,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价格指标是利率。我国近年的具体表现指标有:1.超额准备金率和流动资产比率高;2.货币乘数绝对差额处于高位;3.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处于低位;4.存贷差快速增长、存贷比持续下降。(二)物价指标变动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如何?答:维持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终极目的之一,物价变动,特别是物价的剧烈波动,肯定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中央银行会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物价。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在通货紧缩时期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但是引起物价变动的原因很多,并不一定就是货币多发带来的,也可能是成本推动或者供需不平衡引起的,因此不能认为物价稳定仅是中央银行的责任,货币政策有它固有的局限,往往需要财政政策的配合,才能更有效的稳定物价。(三)社会融资总量对央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答: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社会融资总额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其优点在于:1.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适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2.社会融资规模是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联性更显著的中间目标3.社会融资规模中间目标符合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4.社会融资规模中间目标体现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相结合(四)央行关注的经济指标反映的问题答:1.GDP。其意义在于:①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②宏观经济管理中有重要作用。③在对外交往中有重要意义。2.物价指数,以CPI为例。C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央行关注CPI指数以调整货币政策的取向,CPI对央行是采取宽松还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当然它对利率水平影响也很大。3.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直接影响到经济体系中许多别的指标,比如利率、物价指数等,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现在市场中流动性状况,便于央行掌握整个货币市场的运行情况。4.失业率。失业率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
本文标题:汇总宁中央银行关注的各项经济指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