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已改1023需修改张曙光梁朋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修改意见:1“表2”里面客户目前做的是PT,APTT,TT,纤维蛋白原,纤维蛋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2上面有签署自愿协议文件,因我们没有,所以改为告知病患及家属3我们大剂量输血是指24小时内输血量达一仟八佰毫升4有错别字需改。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凝血指标变化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分析结果。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产后出血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20例产后出血患者首先进行止血,延迟输血过程;观察组的20例产后出血患者则根据检测结果立即给予大量输血。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在不同方法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概率,以及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时间的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患者应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输血,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关键词:产后出血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临床产后大出血是产妇生育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产妇大出血时,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危害极大[1]。产后大出血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有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因此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中在本院选取部分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项目从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中选取40例产后出血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20例患者中,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30.11±5.42)岁,患者平均体质量为(56.82±9.56)kg,平均身高为(164.45±8.15)cm。20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5例,高中学历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为24~39岁,平均年龄为(30.77±6.77)岁,患者平均体质量为(58.22±7.57)kg,平均身高为(163.77±4.77)cm。20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7例,高中学历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5例。以上患者排除有严器官衰竭者。在本文研究实验进行之前,以上所有参与实验患者均对本次实验有足够了解和告知病患家属,均属自愿,在研究过程中患者可随时退出,整个实验过程贯彻伦理学原则。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研究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中20例产后出血患者首先进行止血,延迟输血过程。进行基础治疗,如控制感染,清除患者宫内异物等,如不能迅速进行控制则使用肝素治疗;如无法进行控制,则在24小时后,48小时内进行输血。观察组的20例产后出血患者则根据检测结果给予其大量输血。在基础治疗以外,在24小时内为患者进行输血,将患者在输血前后4小时内的静脉血放置于抗凝管内。通过血凝仪器检测其凝血指标变化。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在不同方法下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和抢救成功概率,并分析讨论。1.3.观察指标显效:患者临床出血停止。有效:患者临床出血基本好转。无效:患者临床出血不止。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4.数据处理在实验结束后,本文研究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当p<0.05时,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2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过t检验,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24小时内凝血结果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20108290.00%对照组2078575.00%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24小时内凝血指标比较组别例数凝血活酶时间APTT(s)凝血酶凝固时间TT(s)凝血酶还原时间指标PT(s)纤维蛋白原(FIB)mg/L纤维蛋降解产物(FDP)mg/LD二聚体对照组2026.3±4.210.5±0.617.2±1.7430.1±87.213.2±1.10.8观察组2030.3±5.611.2±1.118.7±2.1261.1±85.69.23±0.910.53讨论产后大出血主要表现为患者突发性大量阴道出血,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的情况[2]。由于产后大出血具有突发性,无法预计后果,因此在临床中通常给予止血和输血治疗。本研究项目中将对照组和观察组24小时内的凝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凝血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凝血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24小时内APTT、TT、PT变化明显长于对照组,而FIB、FDP、D二聚体含量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首先在临床中清楚了患者的出血原因后,应迅速控制出血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项目研究表示在24小时及时为产后出血患者机型输血,是临床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注意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如凝血指标发生变化,需根据其变化结果调整输血方法,促进患者快速止血。在临床中,一般情况下大量输血指的是在24小时内一次性输血的量大于1800ml,需要达到患者总血量的50.00%,与此同时,输血的速度需要在100毫升每分钟以上。在为患者进行大量输血的同时,要注意及时患者补充钙质,输血时可搭配晶体或胶体液。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需在产妇生产时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出现产后大出血的前兆,需提前准备好相关急救设备,根据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为患者调整止血和输血方法。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患者应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输血,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参考文献[1]冀涛,郭斌,王素音等.对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9-219.[2]曾惠琼,曾德理,庞丽丽等.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z1):190-191.
本文标题:已改1023需修改张曙光梁朋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7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