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投资与理财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概念:指货币经历一段时间的投资和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三、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1、单利:利息=本金*利率*期限2、复利:对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4、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三)复利的终值和现值复利:指不仅对本金要计息,而且对本金所生的利息,也要计息,即“利滚利”计算:F=P×(1+i)n例2-6我于年初向银行存入10000元,若复利i=10%,问4年末可以取款多少?解:将已知P=10000、i=10%、n=4代入公式∴F=P(F/P,10%,4)查复利系数表得(F/P,10%,4)=1.4641=10000×1.4641=14641(元)2.复利的现值:是指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取得或支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按复利折算到现在的价值。计算公式P=F/(1+i)n=F×(1+i)-n例2-7某企业8年后需要一笔1000万元的资金,作为卫生所建设资金,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复利i=10%)解:P=1000(P/F,10%,8)查表得(P/F,10%,8)=0.4665P=1000×0.4665=466.5(万元)年金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的时间,收入或支出相同金额的系列款项例如折旧、租金、等额分期付款、养老金、保险费、另存整取等都属于年金问题。(二)年金的特点:1.连续性——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间隔相等时间就要发生一次收支业务,中间不得中断,必须形成系列。2.等额性——要求每期收、付款项的金额必须相等。1.等额序列与其终值的关系(n个A与F的关系)--年金终值条件:(1)第n年末的F与n个等额的A等值,(F是n个A的终值)。(2)F一定要与最后一个A同在n时点上,这是为了便于公式推导。(1)等额序列终值公式(AF)已知:从1到n年末有n个等额年值A,折现率i。求:n年末与n个A等值的F=?公式推导:利用一次支付终值公式,将各期的A分别求出其n年的终值F,再将结果相加。(1+i)n-1可得出:F=A.i(1+i)n-1其中系数称为等额序列终值系数,i其符号记为(F/A,i,n),∴等额序列终值公式可记为:F=A.(F/A,i,n)例2-8王某为在第5年末装修房子,计划于1-5年的每年末存入银行3万元,按复利计息,i=6%,问第5年末可取出装修费多少?解:鉴于该题的已知条件符合图2-6的条件,可得:F=A(F/A,6%,5)015查表得(F/A,6%,5)=5.6373F=3×5.637=16.91(万元)(2)等额序列偿债基金公式(FA)已知:终值F、折现率i,(从1到n年末的n个等额年值A)。求:与F等值的等额年值A=?公式推导:我们可以看出,由F求A,是等额序列终值公式的逆运算。iA=F.(1+i)n-1i其中系数(1+i)n-1称为等额序列偿债基金系数,其符号记为(A/F,i,n),∴等额序列偿债基金公式可记为:A=F(A/F,i,n)例2-9王先生为了外出旅游使用的2万元费用,打算在第1-4年的年初,向银行存入等额的存款A,复利利率为6%。(1)假如打算于第3年末取出20000元。(2)假如打算于第5年末能取出20000元。问:在两种情况下,王先生.每年必需各存款多少?解(1)首先画出现金流量图,我们可以直接运用公式将A求出。A=F(A/F,6%,4)=20000×0.22859=4571.8(元)0123A=F(P/F,6%,2)(A/F,6%,4)=20000×0.8900×0.22859=20000×0.8900×0.22859=4068.9(元)等额序列现值公式(AP)已知:i和n个等额的A,求:与n个A等值的P=?例2-10某人期望在5年中,每年的年末得到1万元,用以支付私人汽车的各种费用,应在第一年初向银行存入多少钱?(复利i=10%)解:已知:n=5、A=1万元,可直接由公式得:P=1(P/A.10%.5)=1×3.791=3.791(万元)(4)等额序列资金回收公式(PA)仍参见图2-8,已知;P、i、n,求:A=?公式推导:很明显,求A是公式(2-14)的逆运算。i(1+i)n由式(2-14)得A=P.(1+i)n-1i(1+i)n式中系数称为等额序列资金回收系数,(1+i)n-1其符号记为(A/P,i,n)故等额序列资金回收公式可记为:A=P(A/P,i,n)例2-11小齐为购房于年初向银行贷款380000元,复利年利率为4.59%,问他将在30年中的每月末向银行归还现金多少?解:已知P=380000元,计息周期为月,计息次数n=30×12=360,年利率r=4.59%按上述条件月利率为:i=r/m=0.0459/12=0.003825代入公式得:0.003825(1+0.003825)360A=380000×(1+0.003825)360—1=380000×0.0151187/2.9526=1945(元)等额本金还款,是指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还款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银行结息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的方式。举例:李某按揭买房,贷款32万,还8年,年贷款利率4%,①银行按季结息,李某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请计算李某总共还款金额为多少?②银行按季计复利,李某每季度还等额本息,请计算李某总共还款金额为多少?(A/P,1%,32)=0.0367①共还款金额为:②还款金额为:例2-13如图所示,为使孩子上大学的4年(第3-6年)中,每年年初得到10000元,学生家长应在第一年初向银行存入多少钱?(假如复利利率为8%)解:A我们发现该现金流量图与图2-8不同,P所发生的时点不在第一个A的前年,故不能直接使用公式(2-17)求出图中的P。P图2-9例2-13现金流量图∴P=A(P/A,8%,4)(P/F,8%,1)=10000×3.312×0.9259=30666(元)五)等值计算公式小结1.一次支付与等额序列两类现金流的6个系数之间有两两互为倒数的关系。一次支付:P与F的关系(F/P,i,n)、(P/F,i,n)等额序列:n个A与F的关系(F/A,i,n)、(A/F,i,n)n个A与P的关系(P/A,i,n)、(A/P,i,n)2.在使用各种类型的等值计算公式时,一定要符合公式推导时所使用的典型现金流量图的条件。否则不能直接使用公式。1、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未来给自己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2、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损害对象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2)按性质分类:纯粹风险(各种灾难等)、投机风险、收益风险(如接受教育)(3)按损失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4)按投资组合中的风险分类: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二、收益与风险的计量1、报酬与报酬率(P25)报酬(收益):指一项投资的收入加上该项投资的市价变化。报酬(收益)率:R=[Dt+(Pt-Pt-1)]/Pt-12、风险与报酬率(用概率分布计量)风险与报酬率通常呈正态分布,分布越离散,风险越大,反之,分布越集中,风险越小。3、期望收益率:指未来收益率的概率估计,知道某资产未来的各种可能收益率及其概率分布而计算出的收益率。公式):4、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A公司和B公司的股票报酬率的概率分布如下,据此计算期望报酬率和报酬率标准差。概率0.150.20.30.20.15报酬率A公司-20%5%20%30%40%B公司0%5%10%15%60%期望报酬率为:RA=16%,RB=16%报酬率方差为:σA2=0.0349σB2=0.0364报酬率标准差为:σA=0.1868σB=0.1908三、风险的管理1、风险回避:采取措施直接回避风险,或者不去做可能导致风险的事,从而避免某种风险的发生及带来的损失。2、风险控制:指人们在面临潜在风险时,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比如企业签定保密协议)3、风险保留:指自己承担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4、风险转移:指将风险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转移给他人。(如保险)5、风险分散:指设法将同一种风险分散到相关的多个个体上,从而使每个个体承担的风险相对减少。(如资产组合)投资的基本概念投资是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以预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为目的的资金投入行为和过程。按投资方式分为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分类:1.经济投资是指以实现最大投资价值为目的,将资金(或各种资源)转化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利润的投资行为。2.公益性投资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不一定具有市场价格,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其基本出发点是以社会公共福利为主,而非商业利润。3.金融投资则是指通过购买各种金融证券,形成金融资产而获利的投资行为。按投资的筹集和运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投资1.直接投资使实物资产存量增加,是进行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最终产出社会产品或服务,提供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物质基础。经济投资和公益性投资属于直接投资。2.间接投资的重要作用在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资金聚集,满足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对资金集中使用的需求。金融投资属于间接投资。二、理财的基本概念理财是对财产(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经营,是指个人或机构根据自己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设定想要达成的经济目标,在限定的时限内采用一类或多类金融投资工具,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达成其经济目标的计划、规划或解决方案。投资理财的作用与目的:1、平衡收支,使生活无忧2、保值:减少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使辛苦得来的钱购买力保持不变。3、增值: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使辛苦挣来的钱购买力增加理财的根本目的就是进行合理的人生财务规划一、储蓄概述储蓄是指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将现金存放在银行、邮局等可以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以期实现资金的安全性和部分或全部流动性及时间价值的一种资产保全和增值的资金运用行为。分为收费型和免费型。二、储蓄产品的分类1、按储蓄行为主体分为: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2、按币种分为:人民币储蓄和外币储蓄3、按目的分为:教育储蓄、住房储蓄、代发工资储蓄等4、按期限或存取的权限分:活期储蓄、定活两便、整存整取定期、通知存款(1天、7天)、大额定期存单利息:资金所有者由于向储户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利息存在的原因:延迟消费、预期的通货膨胀、代替性投资、投资风险、流动性偏好3、利息的计算方法
本文标题:投资于理财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7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