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巴金的主要作品《家》《灭亡》《雾》《雨》《电》《寒夜》《鬼》《神》的内容简介及表达的思想。《随想录》故事梗概:1978———1986年间,巴金为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大公园》开辟专栏,写了150篇“随想”短文,总称为《随想录》。其中有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如《“文革”博物馆》),对失去亲友的怀念(如《怀念胡风》),对自我心灵的拷问(如《小狗包弟》),以及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观点言论的大胆批判。《随想录》的许多篇幅,都探索了“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巴金的解剖刀不仅伸向社会,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加诸自身。他以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的身份,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展开对历史的深入反思。相关评论:巴金在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说:“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呐喊。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集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作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最后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这段话,可以说是对《随想录》的最佳概括。在八十年代,这套散文集引起很大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作者本人也因此获得“世纪的良心”的称号。(凌云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巴金的作品曾经风靡一时,拥有广大的青年读者群,以至曾经影响过好几代青年的人生。他是用自己的思想艺术魅力赢得读者喜爱的。他是用发自内心肺腑的真实感情,与时代共鸣的感情,感染读者的。他用对人类真挚的深沉的爱,去点燃青年读者的心,唤醒他们的良知、人性和爱。巴金的感情,无论是悲哀的,感伤的,痛苦的、激愤的……都是鼓舞人向上的,进取的,追求光明的,向黑暗势力战斗的;更希望人们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因此是一种正义互助献身之情,美好之情,因为他爱人类,爱读者,他也就拥有了大家的爱。他是幸福的!荒煤在文章中曾多次写到过:那时到延安去的青年学生,很多不是读了马克思主义,而是读了巴金作品以后,参加抗日救亡,投身革命事业的。他说:“但真正认识到巴金作品的影响,还是1938年冬天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招考文学系青年学生的时候。……这些同学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千里迢迢冒着危险奔向延安,爱好文学,投考鲁迅文学系。《寒夜》《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1位)。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故事梗概:《寒夜》写的是抗战期间一个小家庭的故事。丈夫汪文宣和妻子曾树生都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他们的共同理想是为中学教育事业献身。汪文宣性格忠厚老实,但却只能在“连文章都做不通”的主任手下当一名小职员校阅文稿。曾树生则是一个热情活泼的新派女性,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也只能放弃理想到银行去当“花瓶”。汪文宣的寡母与这小两口住在一起,汪母信奉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她甘心情愿的为儿子做“二等老妈子”,但却无法容忍儿媳妇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出去工作,儿子对媳妇的感情也引起她的一点嫉妒。汪文宣夹在母亲与妻子之间左右为难。家庭的压抑与丈夫的懦弱使得生性活泼的曾树生宁愿与比她略为年轻,并对她大献殷勤的陈主任周旋于咖啡店、跳舞厅等娱乐场所中,甚至一起做起了投机生意,但出于对丈夫的爱她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心力交瘁的汪文宣在工作时将血吐在了校样上。再也无法忍受婆婆猜忌的曾树生决定暂时离开,随升为经理的陈主任远去兰州任职,这个家庭破碎了。身染肺病的汪文宣为了妻子的幸福,始终不愿告诉她自己的真实病情,当重庆街头张灯结彩地庆祝抗战胜利时,贫病交加的汪文宣在母亲的怀抱中死去。在一个寒夜中,曾树生回到重庆寻找家人,却听说汪母带着孩子搬到不知何处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街头踯躅,“夜,的确太冷了。”汪文宣的形象----善良、胆小、懦弱,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曾树生形象的多维性----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使人物带有浓浓的悲剧色调;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庭中的婆媳“战争”。《憩园》故事梗概:“我”(小说家黎先生)在抗战时期回到家乡成都,偶遇老同学姚国栋,并被邀请至他家住。姚国栋做过官,当过教授,靠祖产买了败落的杨家的公馆憩园居住,家中还有续弦万昭华和前妻留下的儿子小虎。我逐渐了解到这个表面和美的家庭也有矛盾:小虎的外婆家因为姚国栋喜爱自己的后妻而对万昭华心存忌恨,小虎在外婆家学着赌钱看戏,善良的万昭华因丈夫对小虎的溺爱而无力管教,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受到影响。从杨家旧家人李老汉口中我打听到憩园旧主人的情况:杨家几兄弟中老三(杨梦痴)败完了祖传的家产,还因为好赌和置小公馆将妻子得陪嫁也骗得精光,大儿子因此对这个父亲深恶痛绝。但在兄弟公议卖掉这个园子时,杨老三却对故家表现出留恋之情。之后他的情妇卷逃,杨老三只好寄居大儿子家中。又因某些恶习难改和误会被妻儿逐出门去,沦为惯偷,只有寒儿仍对他十分依恋。我决心帮助这父子俩,但就在准备送杨老三进医院的时候,发现他已失踪,只留下字条给寒儿,表示不希望连累他。几周后,我发现杨老三混在苦刑犯的队伍中。姚国栋托人打听杨老三下落,却得知他已染霍乱死于狱中。姚国栋在看到憩园旧主的下场后有所醒悟,决心好好管教孩子,此时却传来噩耗,小虎在外婆家因为贪玩溺水而死,姚国栋痛悔不已。相关评论:《憩园》与《家》、《寒夜》一起被巴金列为自己最喜欢的三部作品,与《家》一样,它的背后有着一个真实的故事。1941年初,巴金回到故乡成都过年,他看到了已卖给别人的祖屋,和祖屋照壁上依然如故的“长宜子孙”的四个大字;他还得知了五叔(《家》中高克定的原型)亡故的消息。与小说中的杨老三一样,巴金的五叔败尽家产,妻儿不再接纳他,最终因为偷窃被关入牢中染病而死。在最初的构思中,巴金要写的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值得同情的杨老三,小说的题目也被定为《冬》———它本应是激流三部曲的尾声。但在写作过程中,他“爱上了小说中的人物”,在与人物的斗争中巴金认了输,于是《憩园》就成了与激流三部曲迥然不同的风格:精致,婉约。同样是写旧家败落的故事,却不再着力于对专制家庭的批判,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是悲天悯人的同情与怅惘。
本文标题:巴金的主要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7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