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拉萨的天空(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设计拉萨的天空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⑴﹑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⑵﹑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⑶﹑在互联网上查阅有关《拉萨的天空》的资料。二﹑教学课题本课学习活动,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图片﹑歌曲营造情境,帮助学生体会﹑领悟拉萨的美。在领悟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感受﹑赞颂美的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学习,能用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教材分析《拉萨的天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7课,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如:对天空的蓝,用“湛蓝”、“透亮”、“清水洗过”、“纯净”、“明洁”等词语描述,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将拉萨天空之蓝再现在人们的眼前。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总起段落,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角度赞美了拉萨天空的蓝,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拉萨的风景图片,郑钧的歌曲《回到拉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百度中搜索《拉萨的天空》课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四、教学方法本课学习活动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歌曲等音像资料营造情境,帮助学生体会、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领悟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感受、赞颂美的能力。五、教学过程㈠、图片导入,整体感知。⒈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是什么形状的么?现在就请大家用百度搜索一下吧!【百度地图】中国地图=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为了方便大家看清中国地图的全貌,请将地图缩小。老师游览过许多地方,去过秀美的江南,到过豪情的塞北,(边说边指投影上地图上的位置)然而有一个地方,至今令我神往,却一直没有机会去。(指到拉萨所在地)——它在我国的最西部,海拔最高,也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它就是我心中的圣地——拉萨。今天,老师有幸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拉萨,用心去感受拉萨的天空。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齐读)⒉从古至今有很多赞美拉萨的歌曲,请同学们搜索一下有关拉萨的歌曲,你认为哪首歌最动听?【百度MP3】拉萨歌曲=n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E6%8B%89%E8%90%A8%20%E6%AD%8C%E6%9B%B2&lm=-1&ie=utf-8&fr=map0000拉萨能成为老师乃至全世界亿万人心中的圣地,一半的功劳在拉萨的天空。请你闭上眼睛,听闭上眼睛听一听郑钧心目中的拉萨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点击在线试听郑钧的歌曲《回到拉萨》,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⒊学生互动交流。⒋教师总结,过渡:想不到同学们的想象力如此丰富,只是听一遍郑钧的歌曲就能带给你无限的遐想,那么拉萨是否真的和同学们想的一样呢?请同学们搜索一下关于拉萨的图片,看看它是否是你心目中的拉萨。【百度图片】拉萨风景=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C0%AD%C8%F8+%B7%E7%BE%B0&s=0#原来拉萨是如此的美丽,同学们喜欢拉萨么?你还想了解拉萨的哪些地方?下面请跟着老师一下走进《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深层次地认识拉萨,感受拉萨的美丽。㈡、初读课文。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⒉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教师分组训练朗读,哪一组举手多就请哪一组。指名小组读,评价。⒊大家喜欢拉萨的天空吗?那老师请你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多读读,体会体会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㈢、交流反馈。⒈学习第一自然段⑴、请喜欢第一自然段的同学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⑵、这自然段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板书:湛蓝透亮)什么是湛蓝、透亮?请同学们搜索一下。【百度知道】湛蓝的意思=3&wtp=wk【百度知道】透亮的意思⑶、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比喻句。那么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洗过的蓝宝石是什么样的呢?(也是湛蓝透亮的)。我们来看看。【百度搜索】《拉萨的天空》课件(下载课件,展示蓝宝石和拉萨天空的图)瞧,两者都是那么湛蓝透亮,美吗?⑷、这个句子你会读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课件展示: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教师点评: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不够透亮,这宝石是用清水洗过的吗?(重读“清水洗过的”)再指名读。⑸、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告诉大家,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什么是“日光城”呢?请同学们自己寻找答案。[百度搜索]日光城谁来读好第一个句子?(课件出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⑹、正因为如此,拉萨的天空才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谁再来读第二句,让我们看到总是湛蓝透亮的天空。(重读“总是”)。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⒉学习第二自然段⑴、请喜欢第二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请你们将第二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⑵、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拉萨的天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离天空很近)①﹑你从哪里感受到“离天空很近”的?(课件出示: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②﹑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在拉萨,我们现在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我们伸出手,哇,能碰到蓝天了,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了,感觉怎样?指名说。是啊,多近哪,而那蓝天就像一池碧水,真是太美了,孙老师带大家去掬蓝天洗脸,好吗?闭上眼睛,师范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③﹑谁还想带大家掬一捧蓝天洗脸?指名读。(教师及时引导点评)⑶、喜欢这样的天空吗?是呀,这样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⑷、这一自然段中,拉萨的天空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指名回答(板书:纯净、明洁)①﹑书上哪个句子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纯净、明洁的?生在书上画下来。(课件出示: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②﹑谁能读好这个句子?让人感觉到天空的纯净、明洁。(指名学生朗读上面的句子)⒊学习第三自然段⑴、请喜欢第自然段的读给大家听。⑵、这自然段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蓝得让人神往)⑶、我们一起看看这蓝得让人神往的天空。【百度图片】拉萨的天空=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C0%AD%C8%F8%B5%C4%CC%EC%BF%D5&s=0#⑷、老师发现刚才不少同学在看的时候,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还不时发出了“啊”的赞叹声,你想说什么呀?指名说。你被深深吸引住了,从心底里向往那拉萨的天空,这就叫“神往”。【百度知道】神往的意思=%C8%C3%C8%CB%C9%F1%CD%F9&f=3&wd=%C9%F1%CD%F9%B5%C4%D2%E2%CB%BC&oq=%C9%F1%CD%F9&rsp=0&sugT=6219⑸、谁来告诉老师,书对于“神往”这个词是怎么描述的?——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⑹、来这里的游客回去之后,肯定在心里要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在向往着它。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展示:播放课文前三自然段的录音)⒋学习第四自然段⑴、请喜欢第四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朗读这一自然段。⑵、这自然段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又如何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蓝晶晶)。⑶、同学们你们了解布达拉宫吗?学生介绍,师给予补充。【百度搜索】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了解布达拉宫么?【百度图片】布达拉宫=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m=index&pv=&z=0&word=%B2%BC%B4%EF%C0%AD%B9%AC&s=0#(课件出示没有背景的布达拉宫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然后播放幻灯片,插入蓝天的背景图片,让学生比较前后的变化)有了蓝天映衬的布达拉宫怎样?所以说,有了蓝天的映衬,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⑷、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⒌学习第五自然段⑴、喜欢第五自然段的同学准备好了么?现在请同学们一齐把这一自然段读一下。⑵、谁发现了,这里有一个很特别的句子?(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湛蓝的天比作圣地的窗帘。)圣地是什么意思?【百度知道】=tt窗帘有什么作用?(装饰美化房间)⑶、用那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圣地——拉萨的咯,多形象、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㈣、进行审美欣赏,陶冶审美情趣。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重温一下拉萨的天空。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同学们,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天空无与伦比的蓝,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纯净明洁。⒉奖励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配音乐朗读。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闭眼睛欣赏。⒊创设情境,教师配解说。刚才“拉萨的天空”是我们在朗读课文时想象的,现在老师让你们睁开眼,亲自去看一看——(教师课件出示美丽的图片和音乐,并伴着动人的屏幕解说,学生欣赏)㈤、课堂小结。⒈老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得出大家特别想说些什么,我把机会留给大家吧!⒉请学生再说说感受,师相机评价并作总结。㈥、课后作业1.摘录文中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2.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拉萨的资料,让学生办一个拉萨专题展。3.把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板书设计:7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纯净﹑
本文标题:拉萨的天空(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9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