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排水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3章
3排水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3.1渗排水、盲沟施工工艺标准3.1.1总则3.1.1.1适用范围渗排水、盲沟排水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工程;盲沟排水适用于地基为弱透水性土层,地下水量不大,排水面积较小,常年地下水位在地下建筑底板以下或在丰水期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建筑底板的地下防水工程。3.1.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1.2术语、符号3.1.2.1术语(1)渗排水、盲沟排水:采用疏导的方法,将地下水有组织地经过排水系统排走,以削弱水对地下结构的压力,减小对结构的渗透作用,从而辅助地下工程达到防水目的。3.1.3基本规定3.1.3.1渗排水层用砂、石应洁净,不得有杂质。3.1.3.2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应采用自流排水法。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可采用渗排水、盲沟排水或机械排水。但应防止由于排水危及地面建筑物和农田水利设施。3.1.4施工准备3.1.4.1技术准备(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2)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察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3)根据设计要求编写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排水措施。3.1.4.2材料要求(1)品种规格1)滤(渗)水层的石子宜用粒径分别为5~15mm及20~40mm和60~100mm,要求洁净、坚硬、无泥砂、不易风化;砂子宜采用中粗砂,要求干净、无杂质、含泥量不大于2%。2)渗排水做滤水层的材料宜用粒径5~15mm的石子或粗砂。3)集水管应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有孔(Ф12mm)普通硬塑料管和加筋软管式透水盲管。4)盲沟做渗水层的颗粒粒径:当塑性指数IP≤3(砂性土)时,采用粒径为0.1~2mm和1~7mm砂子;当IP3(粘性土)时,采用粒径为2~5mm砂子和5~10mm小卵石。砂、石应洁净,不得有杂质,含泥量不大于2%。5)土工布:≥280g/m2。(2)质量要求1)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排水管、土工布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砂、石试验报告。2)集水管的埋设深度及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3.1.4.3主要机具(1)当基底为土层时,基槽开挖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人工或小型反铲PC—200机械开挖;砂、碎石铺设及埋管均采用人工作业,夯实宜采用平板振动器夯实。(2)当基底为岩层时,采用手风钻打孔,手风钻可选用T24型。炸药可选用2#岩石销铵。排水管安装及砂、石料铺填均采用人工作业。3.1.4.4作业条件(1)渗排水及盲沟的施工必须在地基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2)现场应具备人工作业条件或机械作业条件,机械作业时尽量避免与其它机械或空中作业同时进行。3.1.5材料和质量要点3.1.5.1材料的关键要求施工所用材料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1.5.2技术关键要求(1)渗排水粗砂过滤层总厚度宜为300m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过滤层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应用厚度为100~150mm,粒径为5~10mm的石子铺填。(2)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且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距离宜为5~10m,并与集水井相通。(3)工程底板与渗排水层之间应做隔浆层,建筑周围的渗排水层顶面应做散水坡。(4)盲沟在转弯处和最低处应设置检查井,出水口处应设置滤水篦子。(5)钻孔爆破施工时应注意控制边线尺寸及高程。3.1.5.3质量关键要求(1)渗排水、盲沟排水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10%抽查,其中两轴线间或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2)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集水管的埋设深度及坡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渗排水层的构造及盲沟的构造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5)渗排水层的铺设应分层、铺平、拍实。3.1.5.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做好安全教育及检查。(2)制定各种特种作业的安全及防护措施(如电焊作业、爆破作业)。3.1.5.5环境关键要求(1)在进行施工渗排水及盲沟施工时,随时注意观测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造成周围土层移动、水土的流失及临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变形或损伤。(2)现场施工管理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及规定。接受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3.1.6施工工艺3.1.6.1工艺流程(1)渗排水工程基坑开挖→砌保护墙→滤水层→装渗排水管→分层铺设渗排水层→铺抹隔浆层→施工防水结构→施工散水坡。(2)盲沟排水1)无管盲沟沟槽开挖→铺设滤水层→设置滤水篦子。2)埋管盲沟沟槽开挖→放线回填→施工分隔层→滤水层→铺设排水管→滤水层→分隔层→回填土。3.1.6.2操作工艺(1)渗排水工程(构造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图6.2.2)1)基坑挖土,采用人工或小型反铲PC—200进行。应依据结构底面积,渗水墙和保护墙的厚度以及施工工作面,综合考虑确定基坑挖土面积。基底挖土应将渗水沟成形。2按放线尺寸砌筑结构周围的保护墙。3)与基坑土层接触处,用5—10mm小石或粗砂做滤水层,其总厚度为100—150mm。4)沿渗水沟安放渗排水管,管与管相互对接处应留出10—15mm的间隙,在做渗排水层时,将管埋实固定。渗排水管的坡度应不小于1%,严禁出现倒流现象。5)分层设渗排水层(即20—40mm碎石层)至结构底面。分层铺设厚度不应大于300mm。渗排水层施工时每层应用平板振动器轻振压实,要求分层厚度及密实度均匀一致,与基坑周围土接触处,均应设粗砂滤水层。6)铺抹隔浆层,以防结构底扳砼在浇注时,水泥砂浆填入渗排水层而降低结构底板砼质量和影响渗排水层的水流畅通。隔浆层可铺油毡或抹30—50mm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应控制拌合水量,砂浆不要太稀,铺设时可抹实压平,但不要使用振动器,隔浆层可铺抹至墙边。7)隔浆层养护凝固后,即可施工防水结构,此时应注意不要破坏隔浆层,也不要扰动已做好的渗排水层。8)结构墙体外侧模板拆除后,将结构墙体至保护墙之间的隔浆层除净,再分层施工渗水墙部分的排水层和砂滤水层。9)最后施工渗排水墙顶部的保护层或砼散水坡。散水坡应超过渗排水层外缘且不小于400mm。(2)盲沟排水工程(构造图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图6.2.3)a.无管盲沟1)按盲沟位置、尺寸放线、采用人工或小型反铲PC—200开挖,沟底应按设计坡度找坡,严禁倒坡。2)沟底审底、两壁拍平,铺设滤水层。底部开始先铺粗砂滤水层厚100mm;再铺小石子滤水层厚100mm,要同时将小石子滤水层外边缘与土之间的粗砂滤水层铺好;在铺设中间的石子滤水层时,应按分层铺设的方向同时将两侧的小石子滤水层和粗砂滤水层铺好。3)铺设各层滤水层要保持厚度和密实度均匀一致;注意勿使污物、泥土混入滤水层铺设应按构造层次分明,靠近土的四周应为粗砂滤水层,再向内四周为小石子滤水层,中间为石子滤水层。4)盲沟出水口应设置滤水篦子。b.埋管盲沟1)在基底上按盲沟位置、尺寸放线,然后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回填或开挖,盲沟底应回填灰土,盲沟壁两侧回填素土至沟顶标高;沟底填灰土应找好坡。2)按盲沟宽度用人工或机械对回填土进行刷坡整治,按盲沟尺寸成型。沿盲沟壁底人工铺设分隔层(土工布)。分隔层在两侧沟壁上口留置长度,应根据盲沟宽度尺寸、并考虑相互搭接,不少于10cm确定。分隔层的预留部分应临时固定在沟上口两侧,并注意保护,不应损坏。3)在铺好分隔层的盲沟内人工铺17~20cm厚的石子,铺设时必须按照排水管的坡度进行找坡,此工序必须按坡度要求做好,严防倒流;必要时应以仪器施测每段管底标高。4)铺设排水管,接头处先用砖头垫起,再用0.2mm厚铁皮包裹以铅丝绑平,并用沥青胶和土工布涂裹两层,撤去砖、安好管,拐弯用弯头连接,跌落井应先用红砖或砼浇砌井壁再安装管件。5)排水管安装好后,经测量管道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即可继续铺设石子滤水层至盲沟沟顶。石子铺设应使厚度、密实度均匀一致,施工时不得损坏排水管。6)石子铺至沟顶即可覆盖土工布,将预留置的土工布沿石子表面覆盖搭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cm,并顺水方向搭接。7)最后进行回填土,注意不要损坏土工布。3.1.7质量标准3.1.7.1主控项目(1)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及土工布、排水管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验方法:检查砂、石试验报告。(2)集(排)水管的埋设深度及坡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3.1.7.2一般项目(1)渗排水层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渗排水层的铺设应分层铺平、拍实。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盲沟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1.8成品保护3.1.8.1对已完工程及时验收隐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避免长期暴露,杂质、泥土混入,造成防水层阻塞。3.1.8.2施工期间做好排降水措施,防止被泥水淹泡。3.1.8.3坚持按施工程序施工,精心操作、材料分规格堆放和使用,防水石子级配混杂。3.1.9安全环保措施3.1.9.1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安全培训制度。3.1.9.2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文明工地的评审。3.1.9.3在进行生产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3.1.9.4基槽及其他需要爆破的部位,应制订详细的爆破方案,严禁雾天、夜间放炮,杜绝飞石伤人。3.1.9.5夜间施工时施工面及道路要有充足的照明。3.1.9.6人工吊运土方之时,应检查起吊工具,绳索是否牢靠。吊头下不得站人,卸土堆放应离开坑边一定距离,以防造成坑壁塌方。3.1.9.7用手推车运土时,应先平整好道路,卸土回填,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转,用翻斗汽车运土,运输道路的坡度、转变半径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3.1.9.8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对施工附近的农田,农作物给予保护,施工废水排入自然排水沟。3.1.9.9深基坑作业人员上下、材料运输、应设斜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3.1.10质量记录3.1.10.1技术交底记录及安全交底记录3.1.10.2测量放线及复测记录3.1.10.3各类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复检报告3.1.10.4验槽记录及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3.2隧道、坑道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2.1总则3.2.1.1适用范围适用于贴壁式、复合式、离壁式衬砌构造的隧道或坑道排水。3.2.1.2参考标准及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2.2术语、符号3.2.2.1术语(1)贴壁式衬砌:指衬砌背部紧贴围岩,或它与围岩之间超挖部分应进行回填的衬砌。(2)复合式衬砌:指衬砌背部紧贴围岩表面缓冲排水层的衬砌。(3)离壁式衬砌:指顶拱边墙与围岩分离,其空隙不做回填,拱肩(水平支撑)与围岩顶紧的衬砌。3.2.3基本规定3.2.3.1隧道或坑道内的排水泵站(房)设置,主排水泵站和辅助排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规定。3.2.3.2主排水泵站、辅助排水泵站和污水泵房的废水及污水,应分别排入城市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的排放尚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3.2.4施工准备3.2.4.1技术准备(1)向设计单位了解排水方案的选定及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2)重点复查对施工和环境保护影响较大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实际,保护措施是否得当。(3)确定泵站、集水池、盲沟等排水设施的数量、位置、几何尺寸。(4)对设计文件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与施工实际条件是否相符合。(5)核对洞内外排水系统衔接是否与实际符合。(6)会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接和复查测量控制点、施工测量用的基准点及水准点,并定期进行复核。(7)编制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4.2
本文标题:排水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1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