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结题鉴定书
县(市、区)别盐都区盐教会鉴字〔〕号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书课题名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课题类别:教育教学课题负责人:罗琴研究单位: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组织鉴定单位:盐城市教育学会鉴定方式:现场鉴定鉴定日期:2014年4月一、课题概况课题名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立项时间2012年8月市学会文件编号B-105-2二、课题组成员申请人课题组长宋金芳职务职称中学高级电话13770076786课题主持人罗琴职务职称小学高级电话13961980361课题组其他成员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方向分工情况仇旭萍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组织张秀芹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组织彭爱萍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组织刘艳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一级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组织韩娟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一级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组织刘琴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评估徐晓燕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评估王芳盐城市神州路实验学校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评估陈芳芳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一级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评估刘来兄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评估三、本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已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小组合作学习不应成为新课程的附属道具,提高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已势在必行。本问题研究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过程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成员充分参与,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创新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真倾听并概述和吸取他人的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发展审美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本课题对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都将有不容忽视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四、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基本内容1、依托课堂教学、建立合作支架。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是“三性五要素”课堂教学模式成功构建的组织关键。我校各班在每学期初,完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小组的分组,把全班学生按“优、良、一般、待进”进行合理分配。一个班级分成六至八个学习小组,四个等级状况的学生均衡组合,强弱搭配,按照“一帮一”的原则同座,努力做到组与组之间学力均衡,并对小组长做好合作学习的培训,他们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响亮的名字和口号,“奋飞组”“超越组”“快乐组”“给力组”等等,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2、根据新课程标准,创立新的教学模式。(1)设置情境,使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立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交流研讨活动,全面开展评课议课,投入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3)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合作,而答案的获得又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3、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自我,发展合作学习能力。(1)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样学生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2)利用教学实践性活动,如朗诵会、口头即兴作文比赛、课外阅读比赛、诗朗诵等等,让学生自行组织编排,在活动中获得收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工作方案研究方法:①资料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他校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条捷径。②经验总结法。及时从课题实验中总结得失,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③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人员共写教育周记,在实践中探究、反思、总结、提升。④个案研究法。课题研究人员对调查研究的对象,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定期进行情况分析。课题研究的工作方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08——2012、11)组建课题研究班子,广泛搜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文献资料,制定详细的计划,请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11——2013、10)启动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制定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做到定期碰头交流,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工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0——2014、1)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健全资料台帐,分析数据,形成结题报告,并邀请专家鉴定结题。第四阶段:向立项部门或单位申请结题(2014、1—2014、4)做好课题研究经验的归纳提炼,形成课题成果,为课题研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邀请专家鉴定结题。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开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幸福校园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广大教师逐步走进新课程,在课堂上真正的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具体表现在: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就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进行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寻找合作学习中师生间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会冒出绚丽的火花,而他们的思维也会给别人以启迪。3.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本课题重点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方面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4.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合作学习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行“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即学生在组内处于合作状态,而小组之间则处于竞争状态,只有学生个体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取得小组竞争的胜利(当然,组内合作也包含组内成员之间的竞争)。学生在合作中既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与创造潜能,体验了成功。七、鉴定组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方向职务职称签名八、专家组鉴定意见鉴定组组长(签字):年月日九、组织鉴定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月日十、审批意见市教育学会签章年月日
本文标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结题鉴定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3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