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提高政治大局观,准确把握维护稳定的内涵84分卷
提高政治大局观,准确把握维护稳定的内涵-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84分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1.中国共产党在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其基本要求是()。A.全面、协调、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全面、协调、统筹发展D.以人为本、协调、科学发展2.()在多年前就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治就是权利的集中表现,政治的底蕴是权利B.政治大局观的核心是紧紧把握并努力维护根本利益C.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是执政为民D.现阶段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集中体现了全民族的根本利益要求4.以下哪项不是信访和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A.新旧政策的摩擦;B.计划体制的弊端;C.历史遗留问题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的()提出的。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二大D.十四大6.从()开始,我国的社会矛盾逐渐积累,社会冲突开始显现,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由此产生。A.上世纪70年代B.上世纪80年代C.上世纪90年代D.二十世纪初7.在()期间,改革从农村起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改变了长期贫困的状态,收入增加。A.1976年底到1984年B.1978年底到1984年C.1976年底到1987年D.1978年底到1987年8.有关党内腐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80年代末期以来,党内腐败现象快速蔓延和滋长B.90年代中期以来,党内腐败现象快速蔓延和滋长C.直接扰乱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D.直接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和群众的关系9.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次提出了()问题。A.推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能力B.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C.总揽全局的能力D.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10.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号称亚洲“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是()。A.日本、南韩、新加坡、香港B.台湾、日本、新加坡、香港C.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D.台湾、南韩、新加坡、香港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1.以下对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处在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状态B.政府拥有宣传舆论的主导权C.思想观念容易达成一致D.信息来源多样,思想文化领域活跃2.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社会不稳定现象集中表现为()和()不断发生。A.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B.信访C.群体性事件D.权力腐败现象3.以社会和谐的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没有冲突B.争取和谐就是要完全消灭、压服矛盾C.把和谐同存在的矛盾、冲突完全对立起来的看法是片面的D.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矛盾,做好化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4.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和()。A.商业现代化B.科学技术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农业现代化5.革命胜利后,中国的状况是()。A.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利益平均化B.分配主体单一C.分配主体多元D.把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错误的理解为社会公平三、判断(共10小题,总分:40分)1.1840年后资本主义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将现代文明输入中国,带给中华民族沉重的灾难。正确错误2.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大以来特别强调: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正确错误3.我国在2002年宣布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后,进入了多事之秋的阶段。正确错误4.50、60年代,党提出的奋斗口号,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确错误5.现阶段共产党面对的突出任务是均衡社会利益正确错误6.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不健全导致利益差距拉大。正确错误7.党的基本路线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正确行动纲领。正确错误8.中国在几千年的小农社会中,对社会平等的理解是小农经济观念的平均主义。正确错误9.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主要进行微观调控。正确错误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质是追赶现代文明,实现和谐社会。正确错误
本文标题:提高政治大局观,准确把握维护稳定的内涵84分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3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