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监管、管理者行为和商业银行治理问题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监管、管理者行为和商业银行治理问题姓名:孙宇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曹廷求20080406监管、管理者行为和商业银行治理问题作者:孙宇光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徐鹏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200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新的金融机构、组织制度和交易工具的产生,金融创新成为金融业的主要特征。证券化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大行其道,跨行业的金融机构大规模兼并开始出现。随着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开展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成为当今金融业的一种总体趋势。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业,当前国内的金融系统却依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模式。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对于快速、平稳地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分业监管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病,突出表现为不同的监管者可能对本部门的市场情况考虑的较多,而对相关市场则考虑较少,从而缺乏各个监管部合方法、风险一收益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手段,论文围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两条主线,从理论和实门相互配合的联动行为。随着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和事实上的综合经营,使得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趋向模糊,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在国内已成为了一种既定事实。可以预见,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将逐步明朗化。随着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的扩张,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倘若不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造成新的金融风险,引发金融监管困境。因此,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成功经验及其监管模式,从制度上合理设计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运营模式及其金融监管的理论框架,并将理论分析引入中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中,找出适应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有效发展途径及其监管办法,无疑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践两个层面着重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为中国未来监管体制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综合金融监管模式的设计提出创新性的政策建议。首先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的内涵、模式等进行界定和讨论;对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原因及其转型历程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其次围绕金融监管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设计。本论文围绕以上问题,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第一,从新的视角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动因加以分析,指出传统银行业本身所固有的脆弱性及其负的外部性,使得商业银行产生了通过综合经营以寻求更大地发展空间的动力。第二,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中的风险和利益冲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演进、理论模型、制度分析、成本收益对比等多种方法,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利弊,指出综合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并指出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综合经营的较好选择。第三,借鉴发达国家金融制度变革的经验,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对金融分业和混业问题进行立体透视,从中揭示出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优势、弊端及其客观发展趋势。并提出在商业银行以渐进方式向综合经营过渡的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与组织机构的变革也应遵循渐进调整、改革的思路,以促使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的变化设计政策和监管方案,以实现“银行变革一监管”的良性循环,在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第四,提出从监管体制和组织架构上必须首先尽快组建一个“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来解决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过渡时期所引发的监管真空现象,并且逐步通过“渐进模式,将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行扁平化的集权或分权的金融监管模式;并提出中国建立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实施步骤。第五,论文不仅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纵向、横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比较分析,而且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金融监管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提出从法律和制度上逐步建立和健全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业务操作“防火墙”,来遏制因法律和制度缺陷带来的各类风险。并进而指出建立与人民银行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对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动态监管,促进银行业的自律监管,这三者是保证统一金融监管体制成功的必要条件。2.期刊论文论金融监管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2)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既带来了机遇又使其面临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顺应改革,迎接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公F治理结构,建立资本金补充机制.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金融监管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金融监管与业务创新的关系.3.学位论文赵伟珍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研究2006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的特殊部门,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伴随着银行业的日益发达,金融的杠杆率被利用得越来越充分,银行业也越脆弱,发展到现在,银行业不仅要冒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还要冒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等。今天,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之以前要严重得多,尤其是随着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也越加明显,这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带来了新的课题,即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以及如何提高中央银行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加快,商业银行的市场对外开放不可避免,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也提到了我国人民银行的议事日程。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和论述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有效的商业银行监管。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理论分析。通过对三种监管理论的分析,论述了适当的管制可以提高公众福利和社会福利,说明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是必要性。第二部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现存问题。主要阐述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措施及我国人民银行监管效率不高,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各自的长处,以便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建设有所借鉴的启示,进一步说明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迫切性。第三部分通过对美、英、法、日等国商业银行监管措施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有所借鉴和启示。第四部分加强和完善适合我国银行制度模式的监管体系。在前三部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内部监管到外部监管,从宏观和微观二个层面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本文的创新点是适用经济学监管理理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通过和国际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业监管的比较,借鉴它们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经验,根据我国银行监管工作及经营管理重点,改革和发展方向要求,提出了和加强完善银行业监管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方面具体见议和措施。4.期刊论文彭建刚金融监管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1)单靠商业银行自律性管理不能够完全解决银行业的脆弱性.政府在放松了对商业银行管制的同时,就应该加强对它们的监管.自律与监管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辩证的对立统一.5.学位论文李雪松加入“WTO”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策略分析2002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人们普遍认为,金融业将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早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前两年,中央担心四大银行的居高不下的坏账将影响到加入世贸组织后四大银行生存问题,并特意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理数以万亿的坏账、呆账.今年伊始,随着国际上知名外资银行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中国,中资金融机构如临大敌,纷纷亮出自己的招数迎接挑战.其实,加入世贸组织面临最大考验的并不是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券商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而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以及监管的有效性.该文主要内容:第一章加强金融监管;第二章从巴塞尔协议框架看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第三章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第四章建立健全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策分析.6.期刊论文李艳丽.田鑫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上海金融2006,(11)随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对有问题银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破产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银行体系的特殊性以及脆弱性又要求在引进破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建立两者间合理的协调机制,通过内外约束机制在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效率,为银行机构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7.学位论文李琪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监管研究2005加强和改进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金融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是关系我国金融经济稳定与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关系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金融经济能否持续增长、顺利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问题。该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监管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现阶段转轨经济的特点,借鉴他国金融监管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和措施,为完善金融监管提供参考。该文的主要观点是:(1)我国金融监管所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机构自身的弊端,因此,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根本举措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等改革步伐。(2)针对当前分业监管体制所存在的不足,考虑到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借鉴他国经验,我国应适时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在过渡时期,应采取完善主监管制度和由银监会负责对混业经营的临时监管等措施。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五章。导论主要包括选题原因、文献综述、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及突出特点四个部分。第一章对金融监管作了一般考察,是全文的基础。主要介绍了金融监管的对象、依据和内容等几个方面,并以改革开放、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为分界点,简介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演进。第二章提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首先,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严重滞后、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等;其次,金融监管本身也存在问题,如金融监管有效性不足、金融信息披露滞后;此外,由于入世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国际化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金融机构业务多样化、国际资本流动、高科技和网络化、金融业并购浪潮等,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正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第三章是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监管存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首先,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的弊端,如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模糊和证券市场政府干预较多等,是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其次,金融活动中的各方当事人对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缺陷以及金融监管法规不完善是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的主要原因。第四章是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实践及启示。分别从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范例,分析各国金融监管方面的经验教训,以供我国学习和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启示是:监管机构要和中央银行加强合作,要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加强监管。新加坡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必须逐渐淡化政府对金融体系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必须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等。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实践的值得借鉴之处是:监管机构应具有独立性,要加强监管立法等。第五章是该文的落脚点。在前文分析原因、借鉴他国金融监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完善同转轨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监管的对策和建议。首先,针对前文列举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思路,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稽审管理体制等内控制度。其次,鉴于我国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不足和入世后国内的混业经营现状,借鉴他国统一监管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当前应不断完善“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委和保监委)格局的分业监管体制,今后则逐渐向统一监管模式转变。第三,针对我国在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加强风险监管、实现功能性监管等措施,并建议
本文标题:监管、管理者行为和商业银行治理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