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干粉灭火系统质量检验流程图
牡丹江铁路消防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选择阀a)选择阀的质量应符合GB14103和GB16669的要求。b)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c)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d)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与其管网连接宜采用活接头。e)阀上应设置标明防护区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防护区域里a)应设疏散通讯,且出口处应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b)防护区内,外人口处设声光报警,人口还要设释放灭火剂典型标志。c)防护区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耐火极限不低于0.6h。d)区内设有开口时应设自动关闭装置。e)凡窗和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或地下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灭火后区内应通风排气。f)门窗设有密封条的防护区门应设置泄压装置。g)应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h)区内的门窗及维护构件的允许压强均不宜低于1200Pa。干粉灭火系统质量检验流程图储瓶间设置a)应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房间,出口处应直通室外或疏散通道。b)应设应急照明。c)地下储瓶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直通室外。d)CO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安全围栏内。灭火剂储存容器压力和充装量a)储存容器应设耐久固定标牌,标明编号、灭火剂名称、充装压力、充装量、充装时间、防护区编号等指标。b)同一防护区内用的灭火剂贮存容器规格应一致。c)容器阀质量应符合GB795和GB6669的要求,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卤代烷灭火剂容器阀上应有测定内压的装置。d)操作面距墙壁或操作面之间距离不宜小于1米。e)容器上压力表的正面应朝向操作面。f)贮存容器固定在支、框架,固定牢靠,并应采取防腐处理。g)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实际压力不应低于相应温度下贮存压力,且不应超过该贮存压力的5%。h)二氧化碳灭火剂应设称重装置,当重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集流管泄压装置a)集流管应按JB50263D3.3.2条规定进行水压和气密性试验。b)集流管采用焊接制作,应在焊接后进行径内外镀锌处理。c)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固定牢靠,并应做防腐处理。d)集流管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e)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f)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的集流管上应设泄压装置。驱动装置a)驱动装置的质量应符合GB14105和GB16669的要求。b)电磁驱动器的电气连接线应穿金属管,并沿固定灭火剂贮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c)拉索式手动驱动装置安装应灵活,末端拉手设在专用保护盒内,拉索套管和保护盒应固定牢靠。d)以重物为驱动力的机械驱动装置,应在重物下落形成中无阻挡,其形成应超过阀开启所需行程25mm。e)气动驱动装置,驱动气瓶规格应一致,压力符合设计要求,压力表的正面朝向操作面。f)驱动气瓶正面应设标牌,驱动气瓶的支、框架或箱体应固定牢靠,并应做防腐处理。g)气动管道应横平竖直,平行或交叉管路之间的间距应保持一致,并采用支架固定,管夹间距不宜大于0.6m,转弯处增设管卡。h)气动管道安装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牡丹江铁路消防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模拟喷气试验a)灭火系统接到灭火指令后,应能自动启动灭火系统经30s延时后,试验气体从防护区内每个喷嘴喷出,气体喷射畅通。b)在报警,释放各阶段防护区内、外有关声、光报警及反馈信号应符合设计要求。c)灭火系统有关联动设备动作,符合设计要求。d)试喷防护区内灭火剂输送管道和相应驱动气体管道等设备,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损坏。灭火管道装置标志a)贮存压力:1211:1.05Mpa;1301:2.50Mpa;管径50mm,选用镀锌加厚钢管。b)贮存压力:CO2、1211:2.50Mpa;1301:4.20Mpa;选用无缝钢管,内外径镀锌。c)在有腐蚀性气体,蒸汽或粉尘场所内,选不锈钢管或铜管。d)公称直径≤80mm的管道附件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80mm的管道附件宜采用法蓝连接。e)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f)1301、CO2系统管道的三通活接头的分流口应水平安装。g)管道的支吊架的安装最大间距符合4.2.6.2表5。h)管道末端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管道长度应500mm。i)公称直径≥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也应设防晃架j)外表面涂红油漆,隐蔽场所可涂红白色环,每个防护区的色环宽度应一致,间距应均匀。防静电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场所内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管网对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管网之间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气密性试验a)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b)管道在水压试验合格后,气密性试验前应进行清扫。压力讯号器在卤代烷系统中,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操作控制装置a)管网灭火系统应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方式。b)无管网灭火装置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装置二种启动方式。c)二氧化碳局部应有灭火系统,在经常有人活动场所可不设自动。d)手动控制装置,应设在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e)机械应急操作,应设在贮瓶阀或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软管a)容器阀与集流管之间管道上应设液体单向阀,质量应符合GB14104和GB16669要求。b)单向阀与容器阀或单向阀与集流管之间应采用软管连接。喷嘴a)喷嘴质量、数量、型号、规格、喷孔方向符合要求。b)喷嘴应有表示其型号、规格的永久标志。c)设置在粉尘防护区内的喷嘴,应增设喷射时能自行脱落的防护罩或不影响喷射效果防尘罩。模拟启动试验a)灭火控制装置和报警控制装置应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启动,并有声光报警信号,系统经30s延时后释放灭火剂,动作程序符合设计要求。b)联动设备动作正确,符合设计要求。c)操作应急切断装置应能在30s延时阶段内切除自动控制程序,使灭火系统停止运行。干粉灭火系统质量检验流程图牡丹江铁路消防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安装设置一般规定a)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挂钩、托架和发光指示标志等的安装。b)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图和安装说明进行,安装设置单位应按照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编制建筑灭火器配置定位编码表。C)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便于取用,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d)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稳固,灭火器的铭牌应朝外,灭火器的器头宜向上。e)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不得超出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手提式灭火器的安装设置a)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对于环境干燥、洁净的场所,手提式灭火器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b)灭火器箱不应被遮挡、上锁或拴系。C)灭火器箱的箱门开启应方便灵活,其箱门开启后不得阻挡人员安全疏散。除不影响灭火器取用和人员疏散的场合外,开门型灭火器箱的箱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75°,翻盖型灭火器箱的翻盖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00°。d)挂钩、托架安装后应能承受一定的静载荷,不应出现松动、脱落、断裂和明显变形。e)应保证可用徒手的方式便捷地取用设置在挂钩、托架上的手提式灭火器;当两具及两具以上的手提式灭火器相邻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时,应可任意地取用其中一具。f)设有夹持带的挂钩、托架,夹持带的打开方式应从正面可以看到。当夹持带打开时,灭火器不应掉落。g)嵌墙式灭火器箱及挂钩、托架的安装高度应满足手提式灭火器顶部离地面距离不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距离不小于0.08m的规定。推车式灭火器的设置a)推车式灭火器宜设置在平坦场地,不得设置在台阶上。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推车式灭火器不得自行滑动。b)推车式灭火器的设置和防止自行滑动的固定措施等均不得影响其操作使用和正常行驶移动。其它a)在有视线障碍的设置点安装设置灭火器时,应在醒目的地方设置指示灭火器位置的发光标志。b)在灭火器箱的箱体正面和灭火器设置点附近的墙面上应设置指示灭火器位置的标志,并宜选用发光标志。c)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采取防湿、防寒、防晒等相应保护措施。d)当灭火器设置在潮湿性或腐蚀性的场所时,应采取防湿或防腐蚀措施。e)灭火器的类型、规格、灭火级别和配置数量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要求。f)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单元内,采用不同类型灭火器时,其灭火剂应能相容。g)灭火器设置点附近应无障碍物,取用灭火器方便,且不得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灭火器检验
本文标题:干粉灭火系统质量检验流程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5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