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平山温塘镇板山村村庄纪实
平山温塘镇板山村村庄纪实原创2016-01-06多风书爱平山网板山村(又名红崖山、板寨山)位于平山县西部,温塘镇西南部25公里处的“板山河”东西两岸。全村由10个生产队组成,村民居住在六个自然庄。此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宋末建村。曾为“板山庄”。据《平山县志校注》记载:板山庄管属29个村庄。因地处板寨下游而得名板山村。相传:古有义民啸聚此山,凭借山势陡峭,怪石林立,悬崖峻岭而命名为“板山村”。全村1100余人,300余户,汉族。1500亩耕地,山场面积1.6平方公里。姓氏与闫、胡、赵、陈、贾、梁、李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板山村属太行山脉,东接西凉山,西临古月镇的玉皇阁,南部与井陉县牛道村交界,呈V型。面积12平方公里。山峰海拔852米。若隐若现,至此形成榜形,山中草木丰茂,奇峰对峙,石壁如削,悬涯百丈,瀑布飞泻,山顶平坦。古时候建有桃花寨,山峰远处,有明朝鸿门寺和五郎庙遗城。可谓是清流潺潺,芦苇丛生,绿柳成荫,果树成林。板山村的“大圣堂”(地方名)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雅的一个山沟沟。走进去里面还分有好几个沟岔口,山上树木茂密,奇华杂草爬满山间。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流传着一个鸿门寺和五郎庙的传说。据当地老人们讲:在这个地方曾经住过一个出家的和尚,由于居住在山沟里,离村庄偏远,过往的人不是太多,而这个和尚却动了肆意膨胀的非分念想,对从这里单独路过的女人拦截控制在他的屋内,前后有两三名女子被控制,只有一个女子在偶然的机会中跑出来,当地人才皆知此事。众人对那个和尚的行为恨之入骨。据传,出家到五台山的杨五郎宣传佛教文化路过此地,听当地百姓传之,将那个和尚按照佛门清规戒律处置。杨五郎说:“和尚应该牢记佛教中的清规戒律,为传佛教文化于世人,守候佛方净土,为世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受用如愿,众人爱敬。”当地百姓皆大欢喜,后来为了纪念杨五郎为当地百姓和佛教清静之地所做的善事,当地百姓修建了五郎庙,每逢节日,人们便进香参拜。因此在板山村的历史上,就留下了“立耙进罗鸿门寺”和杨五郎庙的传说。板山村人踏着时代的脉搏前进,追寻过往的历史岁月沉思。板山村党支部书记闫英朝带领笔者采访97岁的贾树林老人时,他对抗战八年的岁月纪事仍然记忆犹新。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着日本侵略中国,日本鬼子在板山村制造的血腥惨案,以及他在大枪班的点点滴滴往事。板山村支书闫英超与贾树林老人他说:“1940年秋天,平山县回舍大枪班成立,随后各地都成立大枪班,回舍大枪班是抗战时期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群体。各地纷纷学习积极参加抗日。板山村也成立了大枪班,他是班长。大枪班从几个人发展到10几个人。有四个通讯员,轮换送信,有四个人在制定地点埋地雷、站岗、放哨、捉汉奸,打日军”。一次大枪班在查岗时,发现一个日军流窜到板山村,班长贾树林一个箭步跑上前,趁日军不备,双手搂住日军的腰,几个“大枪班”成员用那时候的“布腰带”将鬼子双手捆住,没收了他的大枪,将鬼子弄死,埋到了玉皇阁碾沟村的黄坡间。板山村的大枪班在贾树林的带领下,靠手抡铡刀片子,铁棍等用具杀日寇,除汉奸、反扫荡、端炮楼、运公粮。为板山村的抗战史上填写着抗战的光辉一页。自1937年10月7日,日军第一次入侵平山,而后12月18日占据平山,到1945年8月15日投降,8年之间,日军在平山县境内制造了辛庄、馿山、焦家庄、温塘、板山等涉及33个村的33起惨案。日军进行了灭绝人寰的大扫荡,实行铁壁和合围,梳篦清剿,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据贾树林老人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仍然眼中含泪,万分的伤痛。他说:板山村闫振兵、陈拴录等100多名村民还有外乡来避难的村民,被日军集中到板山村的“石鸡沟”(地名),统统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现场惨不忍睹。有的小孩爬在母亲的身上,被日本鬼子的刺刀扎下去,肠子都露到了肚皮外,有的刺到了胸口,有老人,有小孩、有青壮年,撕心裂肺惨死的哭喊声响彻山谷,100多名村民全部惨死遇难,鲜血映红板山悲惨的大地。每逢板山的人说起日本侵略中国,在板山村制造的“石鸡沟惨案”,都是一段辛酸的刻骨铭心的回忆。翻动着板山村抗战岁月过往的史页,还有一段村民支援八路军,被评为“拥军模范的口传佳话。板山村民李顺子、闫家冀为了躲避当时因日军在板山村血腥屠杀而流行的一种瘟疫传染病,他二人为了避难,辗转到了陕北,当时的保安县(后改为志丹县),以做生意买卖土布为生。他们用推车推着土布行走在路上,碰见了一支部队,就赶紧跑,部队的官兵就大声地喊叫,“喂,老乡,我们是红军,是人民自己部队,不要怕,”李顺子他们被部队官兵追赶上,一位军官模样的说:老乡,我们是红军,是为人民打天下的部队,现在快入冬了,战士们都还没有棉衣穿,你能不能把你的土布让我们先给战士们做棉衣穿,部队现在资金紧张,我给你打个欠条,过些时间我给你付款”。李顺子和闫家冀看到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己的部队,是红军,是为人民打天下的,就欣然同意了,欠条上写着毛泽东几个大字。据李顺子的侄子李双月回板山村介绍,李顺子和闫家冀后来被毛泽东主席接见过。他们积极拥军的模范事迹,被陕北当地评为“拥军模范”。这一段历史成为板山人民口碑相传的骄傲,记载在抗战拥军的辉煌史页上。滚动着抗战岁月的记忆画卷,可爱的板山村民支援抗日参加八路军,拥军参战的史页上有五六十名热血男儿参军支援抗战。赵运运、马录女、闫常山等19名烈士永远刻在抗战的史册上。闫常山烈士的尸体埋葬到了他乡,没有回到生他养他的板山村,家中的老母亲始终是他的当家子在照顾。抗战的岁月记录着在板山村成长史上的每一个艰难旅程。板山人民在解放后,在农村发展的路上一步步跋涉,成长。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春风沐浴下,板山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发展第一,创新第一,为民造福第一,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依托山区自然优势,增加土地灌溉面积,使农业粮食增产增收。他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修建“板山水库”的工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为板山水库的修建,为扭转板山村人的命运,与天斗,与地斗,改写着改天换地,默默奉献、其乐无穷的奋斗篇章。板山水库记得早在1934年,在江西瑞金,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将水利比喻成农业的命脉,河流,沟渠是输送营养的血脉。毛泽东同志以人民战争的方法和气概,号召、团结并依靠人民群众,治理黄河,修建水库,开沟挖渠。在国家下大力度扶持修建水库,造福人民的大针方针指导下,当时的板山村人,在那时候的人民公社的领导下,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志荣(60多岁)、村主任赵拴庆(49岁)的领导下,在1977年9月5日,召开了全体党员、社员参加的大会。围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根据板山村的实际情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要想让土地增值,就要兴修水利,增加土地有效灌溉面积,经过大会热烈讨论,决定在“大圣堂”(小组地名)这条沟修建板山水库。大会形成决议后,板山村民汇集到“大圣堂”,大炮,鞭炮齐鸣,振醒了沉睡千年的河流山川,板山村10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出劳力,男女老少,六七百人的修水库大军浩浩荡荡驻扎在修水库的第一线。党支部书记张志荣,村主任赵栓庆和村民日夜奋战在水库上。那时候是“大集体”,社员们在生产队挣工分,经过大队研究决定,一个工值1元钱,修建溢洪道每个工值3元钱,每个人推一个木头制作的“土车”,每个人按照分工,推土,推沙,挥汗如雨地坚守在兴修水库的工地上。板山水库的工程量极大,平山县内部分村庄社员前来支援。如川坊、水碾、康家村、盖家峪等村民为板山的水库修建贡献了他们青春和汗水。板山村水库修建了整整6年。板山人民和前来支援的乡亲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改天换地,热爱家乡的美好心态,和实干精神谱写着兴修水库,大上农业的奋斗之歌。谈到修建板山水库,村党支部书记闫英朝感慨万千地说:“为修水库,板山村20多岁的村民赵树海,在准备举行结婚典礼的前一个星期,也就是1978年11月9日,因开拖拉机给水库拉东西而意外身亡。1981年,年仅30多岁的贾黑黑,20多岁的贾二货因在水库打引水洞,开炮时被炮‘摧’而死亡,20多岁的闫海生因在刨土时塌方而被砸身亡。为了修建板山水库,板山人民失去了四个优秀的儿子。家庭失去了亲人。水库如今为村里带来了利益,而为修水库做出特大贡献,奉献青春、热血的四个优秀儿子永远留在人们记忆的深处。板山水库经过板山人民和所有参与者,6年披星戴月的日夜奋战,在1982年完工。一座大型水库矗立在世人面前。水库坝长200余米,坝墙高23米,水库总容量1.01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板山村土地增加灌溉面积960余亩,平浇地700余亩,扬程浇地200余亩,是粮食达到了增产增收增效。为大上农业,发展农业,增加经济效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板山水库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水库里鱼儿跳跃游荡,钓鱼的旅游的,欣赏板山村大自然风光的游客,之身与山清水秀的美景中拍照留念,留下最美好的瞬间。板山村出现过许多历史名人,南下干部闫寇元曾担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闫考成曾经担任上海市海银造船厂党委书记。闫瑞发曾经担任石家庄市检察院检察长等职务。村里先后考出百十名大专证学生。他们分别奔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着青春岁月的光和热。板山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立足本村发展优势,积极招商引资,以企业促进当地发展。白鹿温泉董事长杨明华,看准板山村山清水秀的大发展优势,投资32个亿,占地面积5660亩,将板山红崖山华严寺景区打造成华北最大的绿色旅游景区.红涯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红涯山九条沟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秀美的“板山水库”资源,强力打造成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的特色最美旅游“景观点”。板山水库就像是伸开双臂的大山母亲,将河流山川紧紧拥抱在怀,可谓是碧水蓝天。水库的两侧是连绵不断,蜿蜒起伏,形状各异的山丘。山丘上爬满了奇花异草和各种树木。水库的水依偎着山,山倒影着水,山水相互称托,相互媲美。奇花异草点缀在大自然的环抱之中,蔚为壮观水库的南侧是红涯峭壁万分的壮美。顺着水库的道路向上行驶,一座石门矗立在眼前,那就是旅游景点的门口。里边弯弯曲曲的山路、和华严寺360个台阶弯曲通向山顶。山顶上坐落的几处红色佛祖大店,坐落在开发处平地上.站在大店周围,眼前是巍峨多姿犹如官帽子状和馒头状似的西凉山脉。有的山体面像刀削的一样直挺,站在这里,放眼远望,秀丽的山水,娇娆的山川,风光如画的碧水青山,真可谓是云蒸雾蔚,瑰丽绝伦的山光水色,成为世外桃源。虽说这里的设施以及景色还没有完全修建好,可是来这里旅游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游览自然景观,学习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陶冶生态旅游好心情,个个拍照留念,作为人生路上最美好的纪念留存。板山村小学板山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教育的投入。在1973年村里投入10几万元盖起了从小学到初中的30多间教学房,韩台村、后沟村和板山村等附近村里的孩子们来这里接受9年义务教育。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决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出有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板山村两委班子,根据村里现状,又多方筹措资金30多万元,在1995年-1996年建起了长40多米,宽8米多的二层教学楼。方便了临近村和本村孩子们的上学就读。为国家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板山村先后考出100多名大中专学生,分别奔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着青春,贡献着智慧和才能。板山村还出现过许多历史名人。南下干部闫魁元曾经担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闫考成曾经担任上海市海银造船厂党委书记。闫瑞发曾经担任石家庄市检察院检察长等名人。板山村多年来历届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在温塘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及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他们坚持实干富民,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招商引资促发展的思维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国家改善民生的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村里实现了养老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免费上学、种地补贴等优惠的政策。村里有了歌舞队,电影定期放映队,村民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文化生活
本文标题:平山温塘镇板山村村庄纪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5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