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平邑传统文化资源平邑历史源远流长,自然风光秀丽,文化遗产丰富,有“人杰地灵之邦,文物鼎盛之域”的美称。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在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平邑大地上繁衍、生息。这里分布着大量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的遗存,是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像“宗圣”曾参,先贤曾皙、澹台灭明、仲由、原宪,西晋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南朝书法家羊欣,近代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左宝贵等都诞生于平邑。平邑还是沂蒙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岁月,平邑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了“陈毅担架队”等一大批英雄群体和模范人物,罗荣桓、萧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均留下了革命足迹。一、平邑籍名人舜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是古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关于舜的里籍,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晋代起,一些学者考证舜的里籍在今平邑、泗水接壤之处。曾皙(曾点)(?——公元前475年),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武城人。他志趣高雅,不慕名利,爱好琴瑟,喜欢歌唱。卒后葬于南武城村东约500米处。嘉庆十三年(1808年),山东督粮道、著名金石学家孙星衍、费县知县郭志清立石碑一通。曾子,名参,字子舆,(公元前505年——前432年),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南武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著作家,儒家思想的重要传人。他孝敬父母,慎微修身,学识渊博,功绩卓著,其思想和言行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后世尊其为“宗圣”,与颜子(复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合称孔门四圣。曾子著作有《曾子》、《大学》、《孝经》。澹台灭明,字子羽,孔子弟子,春秋名士,鲁国武城人。死后,葬于武城东二里处。成语“以貌取人”和“斩蛟投璧”典故与之有关。秋胡妻,生卒年不详。《费县志·烈女·周·洁妇》载:“鲁秋胡子妻,烈女也,鲁国武城人。”汉代刘向《烈女传》有记载。南朝时,颜延年作《秋胡诗》。唐朝高适和张士伦写《秋胡行》绝句颂扬。元代石君宝据此编成剧本《鲁大夫戏妻》,历代相传。原宪,字子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春秋时期鲁国人,故里在今仲村镇南屯(原名原宪屯)。村之东北1.5公里处南武阳故城亦称原宪城。仲子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今平邑仲村人。仲子性爽直勇敢,喜闻过,事亲至孝。初仕鲁,后仕卫,因参与卫国贵族的内讧被杀。《史记》载,仲子为鲁国卞邑人。东晋学者徐广进一步指出,仲子是卞之野人,即卞邑郊区人。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三国归晋统一祖国大业的功臣。羊祜出身武城名门世家。其祖父羊续为东汉南阳太守,父亲羊道曾任上党太守,前母是孔融之女,生母是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伯喈)之次女,蔡文姬的亲姐妹,堂姐羊徽瑜是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之妻,后追尊为景献皇后。堂弟羊琇“涉学有志”,为辅国大将军,堂弟羊玄之为尚书右仆射加侍中,追赠车骑将军。另有丞相主傅羊曼,名流羊瑾,堂孙女羊献蓉(晋惠帝皇后)等。羊祜历任曹魏中书侍郎、秘书监、相国从事郎中等职,西晋建立后,升任左仆射、卫将军。269年(泰始五年)司马炎(晋武帝)称帝后,羊祜升任尚书,左仆射卫将军,出任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荆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战乱连年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羊祜到襄阳后,首先安定民心,减轻赋税,用计使东吴边戌罢守,边境稍有平息,进而督军垦田800余顷,大获其利。初到时军无百日之粮,不几年,存粮足够10年之用。羊祜对东吴军民的怀柔政策相当成功,一次部下从边境抓回两个小孩,一问知是东吴边将之子,羊祜立即派人送回,其父十分感动,第二天就率部来降。吴将邓香侵犯夏口,被活捉,羊祜开导后将其放回,邓香感其思,也率部归降。羊祜的军队行经吴国境内,收割谷子作为军粮,按收谷子多少,送给绢匹作为抵偿。被吴国将士射伤的野兽逃入晋地,为士兵所获,羊祜命封好送回。因此,羊祜德声大振,连当时与羊祜边境对峙的吴国主帅陆抗也为之悦服,称羊祜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陆抗病,羊祜派人送去良药,陆抗服之不疑,部下怕中毒,劝不要吃,他说:“羊祜岂鸩人者?”又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边界而己,无求细利。”于是边境得到安宁。羊祜利用边境的暂时安定,抓紧时机,整顿军旅,积极备战,同时继续对东吴军民广布仁德,使之归附。当一切灭吴准备工作就绪后,羊祜上《请伐吴疏》,建议灭吴统一全国。晋武帝同意羊祜的建议,准备出兵,不巧晋北方边境突起事端,平吴之事被迫推迟。不久羊祜病倒,回到洛阳,他推荐很有才干的杜预接替自己,次日,便与世长辞。两年后吴平,群臣上寿祝酒,武帝举起酒杯,流着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魏晋时代讲究门弟,培植私党之风盛行,而羊祜为人不植私党,不求私利,他经常向晋武帝推荐贤才担任要职,但都将推荐文稿烧掉,不让别人知道,他立身清俭,生活朴素,所得奉禄都周济于族人,赐赏给士兵,因而家无余财。他坚辞固谢晋武帝封给他的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司之仪功爵勋位。晋武帝因羊祜功绩卓著,又封羊祜为南城侯,并划出泰山郡之南武阳、牟、南城(南武城)、梁父等五县为南城郡,作为羊祜封地。羊祜坚辞不就,南城郡也未建成。羊祜临终嘱家人二事:一不得将他的官印入柩;二不得修造陵墓,只求和他父母葬在一起。羊祜生前常到岘山游览,死后百姓在岘山为他建起“堕泪碑”。羊祜在政治上以清德令誉闻名于世,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令人瞩目。时人称他“文为辞宗,行为师表”。羊祜原有《老子传》二卷,文集二卷传世,惜已散佚。他的《让开府表》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同为不朽之作,后被梁朝文学家萧统编入《文选》之中。羊欣(359——432年),字敬文,东晋南朝宋时著名书法家,泰山郡南城(南武城)人。羊欣善真书,梁朝沈约称道为“献之之后,可以独步”。故谚有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隐然可与王献之同列。刘宋之世,羊欣的真书,孔琳之的草书,萧思话的行书,范晔的篆书,号为“四妙”。羊欣善好黄老之学,兼善医术,撰有药方10卷。彭占祺,字朝吉,今地方镇丘上村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历任浙江永嘉县知县、湖广道监察御史、按察司佥事,以“廉明爱士”闻名,人称“彭青天”。左宝贵(1837一1894),字冠廷,山东费县地方村(今属平邑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反帝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在甲午战争中英勇作战,壮烈牺牲。二、与平邑有关的外籍历史名人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春秋战国时吴人。孔子著名弟子之一,从文仕鲁,曾任武城宰。成语中的“弦歌之声”、“莞尔一笑”、“割鸡焉用牛刀”均出自他。蔡邕,字伯喈,东汉陈留圉(今河南开封)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系晋初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外祖父。蔡邕晚年拜左中郎将,因熹平六年(177年)上书朝廷,得罪内宫宦官,自度不免于祸而流亡他乡达12年之久。其间常往来依泰山南城羊氏,踪迹遍及蒙山。今蒙山之阳有伯喈洞。后蔡邕屈事董卓,死于长安狱中,因无子,羊氏收而葬之。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据《后汉书·郑玄传》记载,建安元年(190年),郑玄曾“避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注《孝经》。今南城山西南麓有康成石室遗迹,迤北10公里有郑城、康成庄,皆因康成曾居此而得名。三、与平邑有关的“二十四”孝故事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四、平邑文物概况。平邑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目前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不可移动文物49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像皇圣卿阙功曹阙、南武城故城、左宝贵衣冠冢、蔡庄遗址、九间棚旧址等都名闻全国。馆藏文物54429件(套),上自远古,下迄民国,种类齐全,精品众多,像新石器时代的大口尊、商代史爵、春秋时期的邾杞簠、汉高浮雕画像石、宋富饶庄墓志、近代左宝贵书信集等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珍品。“国保”介绍:1、南武城故城位于平邑县郑城镇南、北武城村一带,平面呈不规则圆形,西、南两侧以曾子山、苍山为屏障,东、北两面依地势筑成半圆形城墙约2800米。现城墙断续可见,最高处5米,顶宽8米,底宽20米。南武城始建于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为鲁国武城邑治所。战国时为齐国占领,改称南城。西汉置南城县,又称南武城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城阳恭王之子刘贞为南城侯,王莽时位绝。东汉复置南城县,后经各代至北齐废。该城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城池,《论语》、《国语·鲁语》、《孔子家语》、《左传》、《战国策》、《竹书纪年》、《史记》、《后汉书》、《晋书》、《括地志》等典籍都对南武城发生的历史事件及有关人物有所记载。南武城东、北两面分布着许多古墓葬,面积大、数量多,曾发现许多土坑竖穴墓、砖室墓、画像石墓等,出土过大量的文物。东约二百米处为先贤曾皙墓和宗圣曾子墓,再东约八百米处是先贤澹台灭明墓。故城南侧苍山峭壁上有北朝摩崖石刻。西边曾子山峭壁上有宋、金摩崖石窟造像,山顶为明末王肖武起义军营寨遗址。现残存大片的房基、饮马槽、石臼、旗杆孔、石门等遗迹,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曾子山北部有一溶洞,高约3米,面积约20平方米,为东汉末期著名经学家郑玄客居南城时的“石室”。南武城山川形胜、人才辈出,是宗圣曾参,先贤曾皙、澹台灭明,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书法家羊欣等人的故里。在南武城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如春秋时期的“秋胡戏妻”,曾子“啮指心痛”、“伏案苦读”、“思母吐鱼”、“杀猪示信”、“耘瓜受杖”,言偃“武城弦歌”、“莞尔一笑”“割鸡焉用牛刀”,澹台子“以貌取人’”、“斩蛟投璧”;西晋“羊祜识环”,明末王肖武“垂柳称王”、“负母上山”、“神驴驮水”、“驯养护山神蜂”、“倒穿草鞋”等传说流传至今。2、皇圣卿阙、功曹阙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瑰宝,共三座,其中皇圣卿阙两座,建于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功曹阙一座,建于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两阙原位于平邑城北八埠顶,1932年平邑公学校长米栻民将其迁至城内三小院内,2001年经山东省文化厅批准,两阙被迁回原址八埠顶,今平邑县莲花山公园内。两阙均为灰青石砌筑,形制相似,由基座、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通高246厘
本文标题:平邑传统文化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5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