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平面构成电子讲稿20133版
构成是做什么的,我们从中学习什么?构成和其他课程的关系是什么?构成分成哪几种?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平面构成第一章平面构成基础理论一平面构成的概念、目的、产生与发展二平面构成的分类一平面构成的概念、目的、产生与发展1、概念平面构成是将既有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2、目的探索二维空间视觉方法、形象建立、骨骼组织、各种元素构成规律与规律的突破。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规律构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图形,从而培养对形的敏感性、创造性,提高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3、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现代设计之父”的拉斐尔前派画家莫里斯,首先在英国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成为后来设计运动的萌发点。1907年,德国外交官、建筑师穆特修斯等人成立了“德国工业联盟”。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德国产生了一批新型的设计师,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便是其中之一。1919年,在格罗皮乌斯的倡导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培养现代设计师的学校——“德国国立魏玛包豪斯学校”(包豪斯Bauhaus的意思是房屋建造)。包豪斯学校请来现代派中崇尚抽象的画家任教,如表现派的伊顿、克利,构成派的康定斯基、费格林,荷兰构成派的凡杜斯堡等。最终学校决定以构成主义作为设计基础教学,并奠定了我们现在的三大构成的基础。二平面构成的分类1、自然形态的构成2、抽象形态的构成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象一、形象的组成元素二、形象与空间三、具象形态构成四、抽象形态构成一、形象的组成元素(一)点的构成(二)线的构成(三)面的构成(一)点的构成1、点的概念几何学意义上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在构成中,点具有大小、面积和形态。2、点的形态、作用只要面积缩小,就会成为点。作用,点是力的中心。3、点的错觉就是感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亮、暖色近,有前进和膨胀感。同样的点,由于周围大小不同对比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4、点在设计中的应用(二)线的构成1、线的概念几何学的线只有长度和方向,没有粗细,构成中线具有位置、长度、方向、形状、宽窄粗细和性格。线在造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2、线的形态、作用在造型中,线比点具有更强的感情性格,主要表现在长度。长度是按点的移动量来决定的。除移动量之外,点的移动速度也支配着线的性格。直线——平行线、垂直线、斜线、折线。线曲线——几何曲线、自由曲线。①直线:男性、简洁、直率、力量。②曲线:女性、弹性、幽雅、韵律感。3、线的错觉线与线或线与其他形构成时,对比之下视觉上发生的偏差,常见的有长短、曲直的错觉。4、线在设计中的应用线在设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线条的变化程度和表现力的强弱,是艺术家和设计师最常用的技巧,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用线条来构成的,特别是东方的设计师对线条非常敏感,在作品中更是广泛的运用。(三)面的构成1、面的概念点的扩大,线宽度增加以及点、线的密集均可形成面。面在空间上占有的面积最多,因而在视觉上要比点线更强烈实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2、面的形态、作用①直线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②曲线形(几何曲线形):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秩序感。③自由曲线形:能较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可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人情味的温暖感觉。④偶然形:不能自由控制而产生的偶然图形。3、面的错觉①大小的错觉。②同等大的两个正圆,上面的感觉大。③带有圆角的方形。4、面在设计中的应用二形象与空间三具象形态构成四抽象形态构成(一)基本形(二)形态的组合关系(三)骨骼(一)基本形基本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点线面均是基本元素。基本形分具象形态、抽象形态。(二)形态的组合关系1、形态的8种组合关系①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②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相切。③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叠关系,产生上下、前后空间关系。④透叠:形与形有透明性相互重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空间关系。⑤联合:形与形相互结合成新形状。⑥减缺:形与形相互覆盖,被覆盖的形被减掉。⑦叠差:形与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一个新形。⑧综合:形与形相互重合,变为一体。2、基本形构成方法①对称或旋转放射式排列。②平行对称排列。③多方向自由排列。(三)骨骼1、骨骼形式构成2、自由形态构成1、骨骼形式构成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2、自由形态构成强调点线面形态要素的运动节奏。第三章形态美的法则(一)变化与统一(二)对称与均衡(三)节奏与韵律(四)比例与分割(一)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性质相异的形态要素并置造成的显著对比感。统一是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形态并置造成的一致感,使画面和谐。(二)对称与均衡对称,是点、线、面在上下或左右,有同一的部分相反复而形成的图形。对称表现了力的完全平衡,它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构成形式。均衡,是在保持整体的基础上,求得局部的变化,寻求一种不对称的平衡。(三)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就产生了韵律。韵律的本质就是反复。韵律是宇宙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美感形式,他就像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四)比例与分割在造型上所谓的比例是量的比率,是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关系,如长度或面积等的比率。比例通常有黄金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1、黄金比:希腊人自古以来便研究比例,其中尤以黄金比最为有名。黄金比为1:1.618。2、等差数列:是指数列各项之差相等,这种数列是每项都递增相等的数值。如:1、3、5、7、9….。3、等比数列:是用一个基数所得的乘方依次排列所形成的数列。如:2、4、8、16….。4、费勃拉齐数列:把前面相临两项的数字相加作为第三项的数值。如:0、1、1、2、3、5、8、13、21…这种数列具有近似于黄金比的比例。在平面构成中,能够表现的空间并非无限大,我们都在有限的形与面积之中工作。因此,有关空间分割或区划的研究非常重要,分割的构成就成为其造型行为的基础。1、等形分割:等形分割分为两种,即等形分割和等量分割。等量分割而成的形,在形状上有所不同,但各自的面积必须相等。等形分割是形状要完全相同。2、渐变分割分割线的间隔采取比例依次递增或递减的分割方式。因为是按照规律井然有序地增大或减小,所以在变化过程中具有统一性,是一种具有动力感和统一感的分割构成。3、相似分割:利用相似的形来组成画面。如在大小上不同,但形状基本一致,其中可以是具象形也可以是非具象形。4、自由分割:无具体规矩,是一种让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给人以自由、活泼的感受。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一、重复二、渐变三、发射四、特异五、空间六、图形创意一重复1、概念重复是相同或近似的形象反复排列。特征是形象的连续性。连续性是自然界常见现象。2、重复骨骼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重复骨骼是相同的骨骼重复排列。3、基本形基本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重复骨骼的基本形上下、左右都要互相连接,往往会打破原来的基本形,而形成若干新的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要构成的图形。重复骨骼的基本形有重复基本形和近似基本形。4、重复骨骼重复基本形的构成特点,基本形连续排列,产生一种韵律美。基本的排列方法有:①基本形重复排列。②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③重复基本形方向上横竖上下变换位置,或加以正负交替变换。④重复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⑤重复基本形的单元空格反复排列。5、重复骨骼近似基本形的构成每个骨格的具体形象作局部变化,即整体统一,各基本形不完全一样。二渐变1、概念基本形或骨骼逐渐、有规律地变化,呈一种阶段性的调和及秩序的构成,能产生循序渐进的运动和变化。2、渐变构成的形式①大小渐变:基本形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渐次变化。②骨骼渐变:骨骼间距离渐次变密或变疏。③方向渐变:基本形方向渐次变化,产生较强空间感。④位置渐变:基本形位置渐次变化,增强动感,使作品更富变化。⑤形象渐变:从一种形象逐渐过度到另一种形象。⑥色彩的渐变:色彩三要素渐次变化。3、渐变的情感特征易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变化。渐变能够形成空间感,以及空间的幻想心理。渐变能够形成运动感,变化丰富。三发射1、概念基本形或骨骼由一个或多个发射点向画外或画内发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重复。2、发射构成的形式(1)发射骨骼构成因素(2)发射骨骼种类(3)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1)发射骨骼构成因素发射点:一个或多个,画内或画外,静止或移动.发射线:即骨骼线,有方向(离心、向心、同心)、线质(直线、曲线、折现)区别.(2)发射骨骼种类①离心式发射:发射点在画内,发射线向外发射。是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形式。②向心式发射:与离心式方向相反的发射骨骼,发射点在画外,向画内发射的一种构成形式。③同心式发射:发射点从一点开始逐渐扩展。如同心圆的渐变扩散所形成的重复形。④多心式发射:从多个点进行发射,有的是发射线相互衔接,组成单纯性的发射构成。⑤移心式发射:发射点根据图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动势,有秩序地移动位置,形成规则的变化。(3)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①以骨骼线或骨骼单位自身为基本形。②利用发射骨骼引导辅助线构成基本形。③在骨骼内填充基本形。3、发射的情感特征发射构成具有渐变、闪光、韵律、空间、运动感和曲面特征。练习题:1、点线面综合构成;2、重复构成;3、渐变构成;4、发射构成;5、以上练习任选二题,规格:20×20cm,使用圭笔、墨汁手绘制作。正稿用铜版纸或绘图纸、白卡纸,并用30×30cm黑卡纸装裱,草图贴黑卡纸背面。四特异1、概念特异又称变异,是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这种局部少量突变,打破了常规的单调雷同,成为画面中心。2、特异构成的形式(1)基本形特异(2)骨骼特异(3)形象特异(1)基本形特异①形状特异:个别基本形与整体截然不同,来衬托想要表达的主题。②大小特异:通过个别形体在大小量上的悬殊差异来表达主题。③方向特异:通过个别形在方向上的突然变化来表达主题。④肌理特异:通过个别肌理效果不同来表达主题。⑤色彩特异:通过个别基本形在色彩上的差异来表达主题。(2)骨骼特异①规律转移②规律突破①规律转移规律性骨骼一小部分发生变化,并与原规律保持有机联系.②规律突破整体规律中局部被破坏干扰,即突破,以少为宜.(3)形象特异具象形象的变异.3、注意问题比例1:9左右。3:7或4:6为对比构成。4、特异的情感特征特异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形式,能使表现对象强烈地吸引目光,增加趣味性。五空间1、概念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具有高、宽、深三度空间,其实质是在平面上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视觉假像。具有平面性、幻觉性、矛盾性。2、形成空间的方法①利用大小表现空间②利用重叠表现空间③利用投影表现空间④利用面的连接表现空间⑤利用交错空间表现空间⑥利用色彩变化来表现空间⑦利用肌理变化间隔疏密来表现空间⑧利用虚实表现空间⑨利用扭曲表现空间⑩利用透视表现空间3、矛盾空间指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制造出同视觉空间不一致的矛盾图形。它们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只有在假想的空间里才能成立。矛盾空间构成方法①共用形②矛盾连接③边洛斯三角形六图形创意1、重像与变像2、打散与重构1、重像与变像重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象,按照一定内在联系与逻辑相互重合,系统合成一个新的形象。“嫁接”概念。变像,按照一定的目的,利用形的相似性,将一种形象逐渐变成另一种形象。2、打散重构与群化打散是一种先分解再组合的构成方法。即把一个完整的东西先分解成各个部分、单位,再根据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形态。群化是选择一个基本形,再用同样若干个基本形根据对称、平衡、平移、扩大、旋转、错位等方法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图形的构成方法。练习题:1、特异构成;2、空间构成;3、重像或变像构成;4、打散重构;5、以上练习任选二题,规格:20×20cm,使用圭笔、墨汁手绘制作。正稿用铜版纸或绘图纸、白卡纸,并用30×30cm黑卡纸装裱,草图贴黑卡纸背面。补充:其它构成形式一、对比构成二、密集构成三、肌理构成四、
本文标题:平面构成电子讲稿20133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5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