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广西省桂林十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级高二上学期段考试卷政治命题人:范滢培审题人:唐姣鸾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表述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是A.风和日丽B.鸟语花香C.枯木逢春D.乡音难改2.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就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④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观念,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情感归宿。这表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4.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②互派留学生③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④大众传媒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①借鉴外来文化应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②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④实现文化融合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6.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这表明①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歌曲《中国话》的歌词从一个侧面说明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8.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9.文化创新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A.科技进步B.人民群众C.社会实践D.教育活动10.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A.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C.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11.“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酒文化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然而今天众多的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见A.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影响B.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D.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当前,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不过,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坚守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原作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主要情节,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视野的拓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这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处理好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B.吸收与传播的关系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D.改造与继承的关系13.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出决定,自2014年始,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并放假两天。作出这一决定是基于A.保持文化民族特色的需要B.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C.全面继承壮族文化的需要D.展示壮族文明程度的需要1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峻增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汉字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④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在《海峡两岸建设》的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州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闽、台文化之间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6.《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17.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5周年。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18.“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体现了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19.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在第二届名优电视栏目推选表彰暨第二届电视节目创新论坛会议上,山东卫视的《歌声传奇》、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电视栏目获奖。这些栏目注重大众参与性、娱乐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影响力大,收视率高。可见A.应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B.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C.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D.建设文化强国,就是发展先进文化21.2013年10月,《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被央视点名批评,创作单位已开始对这他们进行全面修改,修改后再送电视台播出。对上述报道的正确解读是A.两部动画片暴力失度、语言粗俗,属于落后文化B.娱乐作品创作要面向市场,符合不同欣赏者的需求C.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方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培育“四有”公民B.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3.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要有中国制造,更要有中国创造;不仅要有中国声音,更要有中国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②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④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大家从身边做起,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士,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公民来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A.投身社会实践,提高科学文化修养B.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社会风尚C.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D.提高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5.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人们在分析右图漫画的寓意时,有下列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最贴切的是A.落后的文化总是对人们的行为相互影响B.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都是由其价值观决定的C.每个公民都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到严于律己D.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五十步笑百步第II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8分)27、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8分)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创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在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具有这些特征的原因是什么?(8分)28、辨析题(9分)在全民普及电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因其担负着“振兴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而获得赞誉。但他们将一些早已埋葬于历史尘埃的生僻字词用于比赛,靠疯狂背诵也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央视推出此档节目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中听写众多生僻字,靠死记硬背更是对中学生的摧残。”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你的理由。(9分)29、分析说明(18分。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橡皮网在线组卷系统楚,表述简练。)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今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材料二: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在改善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人们在公共场合驾车不能很好地相处,交通摩擦随处可见,看似小事却能演化成刑事案件。交通要立法,道路要拓宽,但重要的因素是人。如果民众不能提高交通道德修养,提高守法意识,再宽阔的马路,再健全的法律法规,都解不开城市交通拥堵的死结。(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9分)(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材料二中民众的交通道德修养问题提出合理建议。(9分)30、实践与探究(要求根据题
本文标题:广西省桂林十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7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