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实验八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反应
实验八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反应105012013153刘莹摘要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关键词骨骼肌收缩1引言: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2实验方法2.1被试蟾蜍(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2实验工具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0g)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不锈钢盘或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橡皮泥、棉线。3实验步骤3.1.收缩总和启动波形显示图标,调节扫描速度为5~10nm/s,调节单收缩幅度为1.5cm左右。调节刺激设置为双刺激方式,并使两个阈上刺激强度相等。先调节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然后逐渐缩短刺激间隔,分别观察并记录肌肉收缩形式的变化。3.2.强直收缩减慢扫描速度(5mm/s)并衰减振幅增益,使单收缩的幅度减小至3~5mm。调节刺激设置为串刺激方式,分别以1.5次/s(串长为5)、6次/s(串长为10)、10次/s(串长为20)、30次/s(串长为35)和45次/s(串长为50)的频率刺激标本,观察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注意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两次刺激之间稍有间歇,使肌肉休息片刻。4实验结果图1现代实验之腓肠肌收缩三种方式5结果讨论5.1分析讨论肌肉发生收缩总和的条件与机制。条件: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机制:若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绝对不应期内,则不会有动作电位产生,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收缩的任何反应,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相对不应期内,会产生一次较弱的二次兴奋,致使释放较多的Ca+从而产生一次较强的肌肉收缩。5.2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与机制。当一串刺激作用于肌肉时,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舒张期内,则会使肌肉再一次收缩后,还未完全舒张就发生另一次收缩,此谓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时,也可能是后几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则前后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发生融合,使得肌肉的收缩力显著增大并持续表现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强直收缩。5.3何为临界融合刺激频率?指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与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的分界频率。6参考文献【1】生理心理学实验指导手册(自编)【2】现代生理心理学实验教程,肖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考文献
本文标题:实验八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9256 .html